“怀疑论”对气候变化的分析与启示_ipcc论文

“怀疑论”对气候变化的分析与启示_ipcc论文

气候变化“怀疑论”分析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怀疑论论文,气候变化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人类需大幅减排温室气体以应对全球变暖已成主流观点和联合国相关谈判的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全球变暖已成为气候变化的代名词。但近年来质疑全球变暖的声音也在增强,特别是2009年底英国气候学界的“邮件门”、2010年初联合国报告一系列出错事件以及北半球罕见严冬等,使气候变化“怀疑论”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怀疑论”升温不可避免会使民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和支持率有所下降,未来联合国气候谈判难度增大,但国际社会推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趋势难以逆转。同时,对主流观点的质疑与争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国际社会在研究与应对气候变化时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促使相关气候政策更多基于理性的成本—效益分析而非对夸大的危险乃至世界末日的恐惧。

由来及演变

气候变化领域有关全球变暖的争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国际社会较为流行的观点是气候变冷。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根据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较早提出地球气候将进入冷周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Bryson)认为,地球正缓慢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一批欧美知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召开题为“当前的间冰期何时及如何结束”的研讨会。①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Board)也曾在1972年的一份题为《环境科学的模式与前景》报告中指出,“根据过去间冰期的记录,目前的高温行将结束,接下来将会进入一个漫长的寒冷期”。诸多学者在《科学》和《新闻周刊》等刊物上发表关于全球变冷的文章,《气候阴谋:即将到来的新冰川时代》、《变冷:又一个冰川时代的来临?我们能够渡过这一关吗?》等成为1970年代中期的畅销书。②当时,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流行观点认为地球气温已开始下降,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冰期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

在20世纪70年代,只有少数科学家坚持“全球变暖论”。直到20世纪80、90年代,全球气候没有变冷,反而迅速变暖,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论”才逐渐成为国际社会主流观点。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成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从1990年起,IPCC先后四次发布评估报告,逐步确认了全球变暖的真实性、与人类活动的相关性及减排的必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制定以及相关谈判进程。

IPCC评估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③,化石能源燃烧和毁林等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大幅上升,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将会带来海平面上升、灾害天气增加、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后果,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减缓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应该尽快大规模消减温室气体排放。由于有上千名各国科学家参与,IPCC评估报告有着很高的权威性,其观点不仅作为联合国相关谈判的主要理论依据,也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关于气候变化的主流观点。

但与此同时,一些科学家、学者对于IPCC结论和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理论仍持保留甚至怀疑态度,他们相继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针对全球变暖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对其主流观点进行反驳。除学术争论外,一些怀疑论者也通过各种方式,批评气候威胁论控制了欧美政府和主流媒体,认为气候变化问题已被政治化和宗教化。2007年3月,英国BBC推出了名为《全球变暖大骗局》的纪录片,片中采访了多位科学家,举出大量证据否定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说,认为这是在制造不必要的恐慌。与此同时,在S.弗雷德·辛格等的领导下,气候变化“怀疑论者”还于2007年针对IPCC正式成立了一个NIPCC组织(“非政府IPCC'”),并推出题为《重新思考气候变化》的报告,提出了诸多与IPCC报告不同的观点。④

2009年底,质疑全球变暖的声音逐渐增多,特别是英国气候学界爆发的“邮件门”使得长期存在的全球变暖“怀疑论”受到空前关注。2009年11月,英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网络遭遇黑客入侵,大量内部资料和近千封电子邮件被窃取和公开。相关材料显示,该研究中心多年来人为地修改了气候变暖数据,夸大了全球变暖的影响。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怀疑论者”在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召开了“全球变暖怀疑者大会”。2009年12月8日,俄罗斯科学院天文观测总台宇宙研究室主任阿卜杜萨马托夫等近20个国家的140位科学家联名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出公开信,质疑“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怀疑论者”组织了各种类型的活动,宣称“全球变暖是个谎言”。

2009年底和2010年初,寒流和暴风雪强袭北半球,致使亚、欧和北美许多国家交通瘫痪,民众正常生活被打乱,并造成百余人丧生。异常的严冬再度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是否变暖的争论。有气候学家指出,全球变暖已经停止,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期”,20世纪以来气候变暖是因为海洋处在“暖模态”中,现在海洋将进入“冷模态”,接下来气候将变冷。由于北半球罕见的严寒与公众心目中广为流传的“全球变暖”印象形成极大反差,在媒体的竞相报道下,“气候变冷”说受到广泛关注。

自2010年年初起,IPCC因被揭露其评估报告中的错误而接连受到外界猛烈抨击。2010年1月1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一篇报道披露IPCC于2007年发布的评估报告中关于喜马拉雅冰川将于2035年消失的判断是个明显的错误。⑤随后,该报告中又被接连发现一系列错误,“气候变化将威胁到40%的亚马逊雨林”、“到2020年非洲杂粮作物生产可能减产50%”、“世界各国因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所受经济损失急剧上升”等内容引起较大争议,被认为缺乏证据,明显夸大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舆论还批评IPCC是一个政客多于学者的政治和官僚机构,冷落甚至打压怀疑论者,有的还对IPCC主席帕乔里的任职资格等提出质疑。各界的批评使IPCC陷入空前信任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扩大了气候变化“怀疑论”的影响。

主要观点

目前,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怀疑论”并无统一的界定,主要是指各种质疑乃至否定当前流行全球变暖理论的观点。持有这种观点者,既包括大量气候、天文、物理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也包括许多经济、社会等人文学科的学者,还包括大量的社会活动家及政界人士。他们的观点十分庞杂,并无统一的理论基础或内容,其中有的是质疑全球变暖的真实性和严重性,有的是质疑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的相关性及当前应对措施的合理性。综合起来,这些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质疑全球变暖现象的真实性,认为全球变暖趋势已经停止,或者认为全球气候正在变冷。如,有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微不足道,气候一直在变暖和降温间反复,全球气候是否异常变暖尚无定论。也有分析指出,目前判断地球在“变暖”或“变冷”都为时过早,最近20年地球的平均温度在上升,但是并没有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温度。气温上升的势头早在1998年之后便已减缓,最近10年平均气温下降了0.2摄氏度,2008年平均气温为本世纪以来最低。德国气候学家莫吉卜·拉蒂夫等预测,由于洋流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期”,在未来20-30年内世界将进入一个更加寒冷的周期。俄罗斯科学院天文观测总台宇宙研究室主任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过去全球变暖是事实,但在1998年到2005年度过了全球变暖的高峰期,从2012年至2015年起,气温将开始缓慢下降,严寒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在2055-2060年前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地质和矿物学研究所专家多布列佐夫提出,地球正在发生的气候变化并非全球变暖,而是进入全球变冷前的一个过渡阶段。英国爱丁堡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托马斯·克罗利在《自然》杂志刊文,指出地球原本应该进入一个新的冰河纪,但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延缓了这一过程。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宗慈预测,自然因素将使中国在2020年到2030年之间的平均温度下降0.8摄氏度,而人为因素仅会让中国平均温度上升0.5摄氏度,中国的气候将越来越冷。

二是太阳活动周期等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影响有限。许多科学家认为世界气候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受太阳黑子周期性活动的影响,地球气候也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气候变化周期。弗雷德·辛格和丹尼斯·艾沃利指出,现代的变暖是适中的,并且不是人为的,世界气候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受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推动,每1500年有一个适度的但不规则的气候变化周期,我们正处在当前这个周期的变暖阶段,⑥一个新的冰川期正在来临,相对温和的时期正在走向结束。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全球变暖主要是太阳几乎在整个20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造成的,现在太阳的发光强度正在逐渐下降,大约在2041年会降到最低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理查德·林德森等认为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不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1%(二氧化碳在大气总量中所占比例不到0.054%),不会对气候变化产生直接威胁,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甚至超过1000ppm也不会产生危险。澳大利亚地质学家伊安·普利莫尔认为气候变化是持续的自然过程,在很大程度上由太阳活动决定,人类活动对其影响不大。拉蒂夫等认为是海水温度的自然循环周期影响了全球气候,当海洋处于“冷模态”时,全球气候会变冷;当海洋处在“暖模态”时,无论是否有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温度都会上升。美国NASA科学家莱恩和林特发表论文宣称,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73%是自然原因所致。

三是全球变暖的后果并不可怕,甚至可能对人类是一个福音。弗雷德·辛格和丹尼斯·艾沃利指出温暖期气候将比寒冷期的气候更好、更稳定,在现代变暖期地球有可能重新回到以前百万年间最适宜气候的时期。在1500年的气候循环中,最后两次变暖阶段,对人类来说都是繁荣时期,罗马帝国和中国都是在2000年前的罗马暖期处于繁荣时期。在地球过去的温暖期里,并没有像全球变暖论者所说的令人恐慌的情景发生。而全球变冷却会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徙,每年与寒冷有关的死亡几乎是与热有关的死亡的10倍还多。在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战争的最高潮和王朝变更都发生在严寒时期。密歇根理工大学副教授、美国国立气候变化研究所中西部地区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伯顿提出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大气污染物带来的更多氮元素提高了森林生产率,更长的生长期将使木材业受益。罗伯特·蒙德尔森和詹姆士·纽曼在合著报告《全球气候变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中指出,假设空气中二氧化碳倍增会使气温上升2.5摄氏度,降水量增加7%,这会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增加、木材产量小幅增加,其他经济领域所受的负面影响很小,总体来说美国经济可从全球变暖中获得轻微增长(GDP增加0.2%)。⑦

四是当前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路有误,人类无力逆转气候变暖趋势。一部分怀疑论者承认全球变暖问题的真实性和严重性,但认为当前国际谈判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措施无力扭转全球变暖趋势。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法里德·扎卡里亚指出,即便全球制定最雄心勃勃的计划,未来几十年温室气体的浓度仍将继续上升,国际社会应在适应全球变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⑧印度国际政策网环境项目主任肯德若·奥考斯基也认为,适应性和经济增长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好办法,大量减排会把本来发展人类适应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资源转移至减排技术的发展。《增长的极限》一书作者、美国科学家丹尼斯·梅多斯认为,人类已经无法避免全球变暖趋势,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能解决气候变化根源,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找到方法来适应它。《持怀疑态度的环境论者》作者、丹麦“哥本哈根共识”中心主任比约恩·隆伯格认为碳减排代价昂贵、效率低下,大量碳减排本身造成的损害甚至超过了全球变暖所造成的损害,人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清洁能源上。气候经济学家理查德·托尔(Richard Tol)表示,以68美元为起点的高昂的全球二氧化碳税(旨在将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会导致2100年全球GDP降低12.9%,相当于每年减少40万亿美元,是全球变暖预期损失的50倍。⑨

相关影响

目前各国领导人依然赞同气候变化主流观点,但“怀疑论”升温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民众的看法,一些相信主流观点的人可能出现动摇,而原本不相信主流观点的人更坚定了信心。在各国政府决策者乃至谈判代表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怀疑论者。全球气候谈判本已步履维艰,“怀疑论”的存在及传播将使各国达成协议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一方面,气候变化研究界和联合国相关机构的公信力受到置疑。从2009年底的“邮件门”到2010年初IPCC报告一系列错误的披露,使IPCC这一曾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近年影响力不断上扬的国际组织受到猛烈抨击,IPCC面临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在喜马拉雅冰川的有关数据资料披露后,英国绿色和平组织负责人、美国怀俄明州共和党参议员约翰·巴拉索等纷纷呼吁IPCC主席帕乔里下台。2010年2月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负责人伊沃·德波尔宣布将于7月1日提前结束4年任期。

另一方面,民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和支持率有所下降。目前,公众已不再一边倒支持解决环境问题,各国认为气候变暖是一个“严重紧迫问题”的人数也锐减,只有1/3的美国认为人类应该对全球变暖负责。2009年10月美国皮尤民众与新闻研究中心公布的民调显示,认为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证明全球温度升高的人数比例与3年前相比下降了20%,只有36%的受访者认为发电厂的污染、工厂和汽车的废气等是造成温度上升的原因,较前减少了11%。⑩另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46%的英国民众不相信“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其中有39%的人认为“没有证据表明气候变暖是人类活动导致的”,7%的人则认为根本就不存在全球变暖。(11)“邮件门”发生后,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的民意调查显示,32%的人认为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得到证实,15%的人认为地球并没有变暖。2010年1月,耶鲁大学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认为“全球变暖正在发生”的人数比例从2008年的71%下降到了57%。此外,一些企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2010年初,两大石油巨头BP和康菲以及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商卡特彼勒公司退出了美国气候行动合作组织(USCAP)。

此外,气候变化保守势力回旋余地增加,各国政府在谈判中妥协难度加大。利益集团和怀疑论者在各国气候立法与政策制定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2003年1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宣布俄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时强调,条约具有“科学性的缺陷”,“即使100%地服从《京都议定书》也无法逆转气候变化”。(12)2009年12月1日澳大利亚著名的“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托尼·雅培当选最大反对党自由党领导人后,坚称会在参议院表决时对碳排放交易议案投反对票。2009年12月2日,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的碳排放交易法案在参院受阻。近来全球变暖“怀疑论”在美国民间升温,这使美《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在国会面临的阻力进一步增大。美国机构证实,过去一年,全美至少有770家公司和利益集团组织、雇佣的专业游说人员超过了2340名,他们的活动对美国联邦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13)为此,奥巴马于2010年1月27日在向国会做国情咨文时特别呼吁,即使对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的决策者都应当支持能源立法,以帮助美国成为领导清洁能源经济进而领导全球经济的国家。

从另一个角度看,“怀疑论”影响的上升也将促使人们反思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各种过错和不足,进而推动相关研究与应对机制的深化。首先,诸多不同乃至相反观点的披露和批评声音的出现,将使人们对待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更加客观、更加理性,相应对策也更加从容和有效。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各种争论、质疑充分反映了气候变化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有助于减少人们对待气候变化问题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乃至夸大化的倾向,促使人们多一些科学和理性的思维。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政策制定方面,应该更多地基于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而不是基于激进的想法和对世界末日的恐惧。

其次,走下神坛的IPCC仍然凝聚了国际主流共识,其相关判断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支持,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参考。在全球众多大型科研预测报告中,IPCC报告预测的可靠性始终被认为是最强的,它对于督促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高环保意识等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质疑声音难以从根本上撼动IPCC的整体结论。

第三,日益增多的质疑声将从另一方面推动气候变化应对机制的不断改进和相关研究的深入。近来一系列事件将督促IPCC进一步规范审核程序,并以更开放的姿态对待不同意见。2010年2月25日,德国研究机构亥姆霍兹联合会宣布,由该联合会地区分支机构绘制的德国气候变化预测图从即日起在互联网上对公众开放,任何人都能在图上方便地查到德国各地气候未来变化的预测结果。2010年2月,英国气象局决定重新审查150年来的气候数据以澄清“邮件门”事件,该重审评估将会由一个国际气候权威专家团体用3年时间来完成。此外,一些科学家呼吁全面整顿丑闻缠身的IPCC,尽可能减少政治对相关研究的干扰。

第四,将推动联合国现有谈判机制的改革和完善。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体制曾经在达成《京都议定书》和“巴厘岛路线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直存在着协调力不足等缺陷。近来,一些学者对联合国现有谈判体制有效性提出了质疑,要求改革相关程序,增加谈判渠道。奥巴马智囊、美国进步中心全球气候变化协调员莱特(Andrew Light)认为,“我们已经到了研究其他可行渠道的时候了,最起码应利用其他现有国际论坛组织”。(14)有分析指出,诸如减排以及财政援助数额等主要议题最好是在温室气体最大排放国(现有的和即将成为的)之间解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则应担负起监督职责,并为穷国的绿色发展提供援助分配机制。(15)克林顿执政期间的美国主要谈判代表弗兰克·洛伊认为,可以参照世界处理武器削减谈判时采用的方式来改善这一程序,应该把谈判范围限定在与此事密切相关的国家内,而不应该留给一个全体大会似的机构来解决。(16)鉴于G20等多边机制已经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盟内部支持其接替联合国展开气候谈判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近期G20等取代联合国相关机制的可行性较小,但将这些大国多边协调机制引入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至少有助于提高谈判效率,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几点启示

全球变暖只是人类面临的挑战之一,不足以概括全部气候变化问题,更难以代表全部的环境问题。在诸多对全球变暖论的批评中,有一种声音认为当前国际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妖魔化”了气候变化,夸大了其威胁,而忽视了其他环境及全球问题。《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应该使用“全球异常”一词来替代“全球变暖”的措辞,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气温上升和气候变化应该用变“异”来形容。(17)丹尼斯·梅多斯认为,世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仍然十分狭窄,“全球变暖”并不能很好地描述全球气候问题,问题的本质是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人类始终追求着无限的发展。比约恩·隆伯格领导的“哥本哈根共识中心”曾进行过一项研究,其中提出的一个假设是:如果存在500亿美元,该如何花费以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在该项研究的最后17项提议中,应对艾滋病、为妇女儿童提供食品补贴、控制疟疾等被排在前3位,而《京都议定书》位列第16。该项研究认为,《京都议定书》成本将远超过它的收益,它的实施每年至少要消耗1500亿美元。而联合国儿童基金估计,每年仅需700亿-800亿美元就可以让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居民获得最基本的清洁饮水、卫生设施、基本医疗保健和教育。

还要看到,全球变暖只是各国推动节能提效、发展清洁能源的动力之一,即便全球变暖论被否定,也难改变国际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趋势。节能提效和发展清洁能源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减缓全球变暖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不可否认地推动了这一进程。

低碳经济从根本上讲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即使没有气候变化因素,世界各国仍将会努力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继续推动能源低碳化和多元化。(18)首先,低碳化和多元化是能源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必然趋势。从历史看,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主力能源基本是按照含碳量(19)越来越低的趋势演变的,先是木柴(110CO[,2]/百万焦耳),然后是煤炭(97CO[,2]/百万焦耳),现在主要是石油(73CO[,2]/百万焦耳)和天然气(56CO[,2]/百万焦耳),未来很可能是不含碳的太阳能、氢气等。19世纪末煤炭取代木柴成为主要能源后,1900年世界能源平均含碳量降至97.7克CO[,2]/百万焦耳。20世纪60年代末期,石油成为主要能源,1970年世界能源平均含碳量进一步下降至75CO[,2]/百万焦耳,1988年为67.1CO[,2]/百万焦耳。(20)与此同时,能源消费种类逐渐增多,结构日益多元化,主导能源所占比例趋于下降。在木柴和煤炭主导时期,木柴和煤炭占世界能源消费比例最高时均超过70%,而在石油主导时代,其所占最高比值只有45%。2006年煤炭和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所占的比例由1950年的84.6%下降至60.4%(分别为26.0%和34.4%)。(21)

其次,清洁能源是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全球人口预计将从现在的68.3亿增加到2050年的91.5亿(22),同时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水平将向发达国家靠拢,不可避免将带来能源需求的大幅攀升。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世界能源展望2008》预测,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到2030年高达170亿吨油当量,比2006年增长45%。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2009年版《亚洲与世界能源展望》预计,2035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从2007年的111亿吨油当量增长到169亿吨油当量。(23)鉴于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人们为后油气时代早作准备,自然都把目光投向了替代能源,尤其是不存在资源意义上枯竭的可再生能源。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分析,能效和新能源等技术进步有望使2035年的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比参考情景降低14%,减少23亿吨油当量。因油气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性引发的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问题成为美欧等油气消费大国热衷于能源转型、大力发展清洁替代能源的主要推动力。美国一向强调能源独立,把摆脱对海外的油气依赖与摆脱一些资源富国政治讹诈与威胁挂钩。托马斯·弗里德曼表示,“我们应该多研制和出口清洁技术产品,少拿美元换石油,尤其不要把美元花在那些万恶的石油独裁国身上”。(24)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强调,为保证经济及国家安全,美国必须放弃对石油的依赖。

第三,发展替代能源是市场价格与成本推动及全球产业竞争的必然结果。历史上,价格低廉、能源密度高及运输成本低等是新型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动力和诱因。进入工业社会后的两次清洁能源发展高潮均发生在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之后。特别自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高能源价格周期,使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大大增强,开发利用速度显著加快。与此同时,清洁能源将会成为未来一个巨大的全球性产业,直接影响到各国在未来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预计到2012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额将达到每年4500亿美元,到2020年将超过每年6000亿美元。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许多国家在通过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新产业以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着眼于增强未来在新能源和环保技术及低碳经济等方面的长远竞争力。发达国家试图继续保持在相关领域的优势,而新兴发展中国家则希望利用新能源和产业革命,缩小差距,争取更多话语权。

第四,能源消费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无法通过异常激进的社会变革来完成,需要遵循经济和市场规律。长远看,人类有充足的能源资源支持消费需求,相对短缺的是高效、洁净、廉价的能源。目前清洁能源虽在资源和环保等方面有较大优势,但多处于研发阶段,在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和不足,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综合竞争力较弱。在清洁能源发展的起步阶段,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政策扶持及补贴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极力推动和希望达到的目标。但仅仅依靠政府推动难以使替代能源获得与传统能源相当甚至更高的市场竞争力。无论是通过政府补贴还是企业投资,成本最终都要由社会支付,清洁能源的成本效率必须与化石能源相当甚至更高,才能吸引投资。政府的推动是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还需要来自经济、市场、技术等层面更持久的动力。

第五,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努力消除彼此认识差异,共同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与相关技术合作。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存在很大的认知差异和诸多误读与误解。如在发展中国家,一些分析认为气候变化理论的背后隐藏着发达国家遏制和阻止发展中国家继续发展的阴谋,也有分析认为这是一些利益集团为了谋取利益以及一些科学家为了争取经费制造出来的一个骗局。事实上,发达国家重视环保主要是出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考虑,这些国家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后,不仅提高环境质量的要求和愿望十分强烈,也有较充分的经济和制度保障。发达国家推动发展中大国减排,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发展中国家搭便车,因而是国际政治经济与外交博弈的一种表现。如果仅仅将之归结为某些国家的阴谋,既不利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同样,对发达国家来说,理解经济发展阶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联系,对于缩小认知差异、理解发展中国家立场也十分必要。世界银行研究认为,尽管人类在经济增长早期阶段危害了环境,但在后期对环境应是建设性的。许多国家的环境意识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而明显增强,社会财富增加、技术进步使得各国环境治理能力显著提高。有分析指出,当一国人均收入达到5000-8000美元时,更多资金将进入环保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和能力都将大幅度提高。事实上,原始人类并不曾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与自然和谐共存”,而是以非持续发展方式开发自然。当今世界许多贫困人口仍在很大程度上实行割-烧农业,用木材做饭和取暖,猎杀濒危野生动物。(25)因此,环境问题从本质上讲也是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减排的期望要与其发展阶段和环境治理能力相适应。

注释:

①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http://www.Ses300.ne/yangxuexiang/13.php.(上网时间2010年2月22日)

②"Global Cooling",http:///en.wikipedia.org/wiki/global_cooling.(上网时间:2010年3月16日)

③在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IPCC指出:“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毫不含糊的”(IPCC报告是使用这一术语的唯一一份文献),“有90%的概率表明变暖是由人类将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导致的”。[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曹荣湘译:《气候变化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④http://www.nipccreport.org/aboutNIPCC.html.(上网时间:2010年1月20日)

⑤Jonathan Leake & Chirs Hastings,"World misled over Himalayan glacier meltdown",The Sunday Times,January 17,2010.http://www.timesonline.co.uk/tdnews/environment/article6991177.ece.(上网时间:2010年2月11日)

⑥[美]S·弗雷德·辛格、丹尼斯·T·艾沃利著,林文鹏译:《全球变暖——毫无由来的恐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16页。

⑦[美]S·弗雷德·辛格、丹尼斯·T·艾沃利著,林文鹏译:《全球变暖——毫无由来的恐慌》,第259页。

⑧Fareed Zakaria,"Global Warming:Get Used to It",Newsweek,February 19,2007,http://www.newsweek.com/id/68417.(上网时间:2010年3月15日)

⑨Bjorn Lomborg,"Carbon Cuts Won't Work",Newsweek,Aug.29,2009,http://www.newsweek.com/id/214244.(上网时间:2010年3月18日)

⑩"Fewer Americans See Solid Evidence of Global Warming",http://people-press.org/report/556/global-warming.(上网时间:2009年12月28日)

(11)"Only one in two voters accepts man-made climate change,according to new poll",http://www.telegraph.co.uk/earth/environment/6737353/Only-one-in-two-voters-accepts-man-made-climate-change-according-to-new-poll.html.(上网时间:2010年3月15日)

(12)[美]S·弗雷德·辛格、丹尼斯·T·艾沃利著,林文鹏译:《全球变暖——毫无由来的恐慌》,第254页

(13)拉金德拉·帕乔里:“2010年墨西哥城谈判之路不好走”,《中国能源报》,2010年1月11日。

(14)"Copenhagen-compact",http://www.grist.org/article/2009-12-18-a-copenhagen-compact/.(上网时间:2009年12月28日)

(15)Peter N.Spotts,"Kyoto to Copenhagen:why UN's glacial global warming talks need overhaul",January 11,2010,http://www.csmonitor.com/world/2010/0111/Kyoto-to-Copenhagen-Why-UN-sglacial-global-warming-talks-need-overhaul.(上网时间:2010年3月18日)

(16)Peter N.Spotts,"Kyoto to Copenhagen:why UN's glacial global warming talks need overhaul”,January 11,2010,http://www.csmonitor.com/world/2010/0111/Kyoto-to-Copenhagen-Why-UN-s-glacial-global-warming-talks-need-overhaul.(上网时间:2010年3月18日)

(17)Thomas L Friedman,"Global Weirding Is Here",The New York Times,February 17,2010,http://www.nytimes.com/2010/02/17/opinion/17friedman.html.(上网时间:2010年3月22日)

(18)Karel Beckma,"Unmasking of IPCC will put brakes on climate policy",February 17,2010,http://www.europeanenergyreview.eu.(上网时间:2010年3月22日)

(19)每百万焦耳热量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的克数,即克CO[,2]/百万焦耳。

(20)贾文瑞、徐青等著:《21世纪中国能源、环境与石油工业发展》,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365页。

(21)高翔:“IEA:气候变化政策与能源发展”,《国际石油经济》,2009年第2期,第48页。

(22)Jack A.Goldstone,"The New Population Bomb",Foreign Affairs,January/February 2010,p.31.

(23)黄佳音:“预测前景把握未来能源与石油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石油经济》,2009年第12期,第12-13页。

(24)Thomas L Friedman,"Global Weirding Is Here",The New York Times,February 17,2010,http://www.nytimes.com/2010/02/17/opinion/17friedman.html.(上网时间:2010年3月22日)

(25)[美]S·弗雷德·辛格、丹尼斯·T·艾沃利著,林文鹏译:《全球变暖——毫无由来的恐慌》,第243页。

标签:;  ;  ;  ;  

“怀疑论”对气候变化的分析与启示_ipcc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