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保持稳定_企业经营论文

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保持稳定_企业经营论文

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保持稳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发展论文,稳定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几年前我去一个企业考察的时候,感到这个企业的发展有些太快,完全脱离了企业的现有基础,因而问这个企业的负责人,你们为什么要发展这么快,该企业负责人回答说,为了做大做强,发展是硬道理。我紧接着又问,做大做强又是为了什么,发展又是为了什么,他回答说是要为社会做贡献。这种回答似乎很对,其实完全错了,因为无论是做大做强,还是发展,实际上都是为了生存,即就是要为社会做贡献,也必须首先生存,生存是第一位的。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生存与发展是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有机统一体。没有生存,根本就谈不上发展,但无有发展,似乎又难以生存,因为往往需要在发展中才能生存。我记得军队曾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这句话,是把保存自己放在前面,还是把消灭敌人放在前面,有人说,首先是要保存自己,因为连自己都不存在了,如何消灭敌人;有人说,首先要消灭敌人,因为不消灭敌人,怎么能保存自己?但经过讨论,这个讨论对企业很有用。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首先能生存,不能存在,如何谈发展?因此,企业应该是生存第一,发展第二,发展也是为了生存,因为有了生存,才能有发展,实际上生存本身就是发展。

当然,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不发展,确实也难以生存,企业只有在发展中才能为自己创造生存的条件和基础。但是,这种发展必须是适度的,不能超速发展,即不能超过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而盲目发展。也就是说,适度发展是协调生存和发展的相互关系的准则。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没有发展就难以生存这句话的前提是,发展必须是适度发展,适度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生存。

对于适度发展问题,古人有许多提醒,例如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等,都表明了这种思想。具体来说,企业为什么不能超速发展?因为:

企业需要有资本金的积累过程

企业的发展是以资金为基础的,没有应有的资金,就不可能有其长远发展,但是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不能仅仅来源于债务资金,而是必须要有应有的资本金。我们经常讲的企业发展的资金积累,是指资本金和债务资金的比例,都应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比例上,债务资金太大,会引发企业的经营危机。因此,企业发展所依赖的资金,是有待于企业资本金的积累的,而资本金的积累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即就是在暴利时代,也是需要一个积累过程的。由此可见,资本金积累上的渐进性,决定了企业不可能超速发展。我在考察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的时候,比较关注它的资本金的积累状况以后一直提醒这个企业要注意放慢扩张速度,但是该企业负责人对此建议根本听不进去,他认为银行愿意给我钱,为什么我不扩张?最后这家企业因为债务链条的断裂而消失了。

企业需要有市场的积累

企业的发展是以市场为基础的,需要逐渐形成自己的市场,例如需要形成自己稳定的客户群体等。但是市场的积累又是需要有时间的,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那些超常规手段在短期内所形成的市场,往往都会很快就完蛋。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企业,以人海战术为自己争夺市场份额,形成了泡沫极为严重的市场,结果是好景不长,很快因为销售人员的离开而衰落了。从现实来看,一个企业在形成自己的市场中,需要逐渐形成销售团队、销售机构、销售物流等基础性要素,因而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种市场形成的渐进性,决定了企业不可能超速发展。

企业需要有技术的积累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需要有技术创新的支持,即是劳动密集型的以劳动成本为优势的企业,也需要有技术的支持,例如员工技术水平的提升等。因此,任何一个企业都注重技术问题,但是一个企业的技术水平的提升,又是需要有一个逐渐的积累过程的,例如技术创新团队的形成、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实验室)的建设、技术创新方法的积累等,都是一个逐渐的积累过程,由此决定了企 业发展不能太快。为什么用同样的技术原理和零部件,我国组装的产品就没有国外原装的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员工的技术素质问题,而员工的技术素质是要逐渐积累的。因此,企业不可能离开自身的技术积累而过快发展。

企业需要有经营经验的积累

任何一个企业只有在教训与成功的实践中才能逐渐积累起经营经验,虽然学习别人的经验也可以使自己提升,但真正的经营经验,是要靠自己在经营实践中积累。这种积累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获得,因而企业不可能发展太快。有一个企业家曾经告诉过我,他的经营水平的提升,虽然与他注重学习有关系,但最终还是靠自身的实践,因而经营能力的提升要有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不短,所以他从来就对那些扩张太快的企业抱有怀疑的心态。

企业需要有管理能力的积累

任何企业的管理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而且其形成有一个过程,例如 一个拥有管理年生产能力为100万吨的钢厂的管理能力的企业,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就能管理年生产能力为1000万吨的钢厂,虽然都是对钢厂的管理,但企业的大小之分在管理上差异是很大的,甚至根本就不同。因此,企业的扩张需要有管理能力的积累,而这种积累过程又是缓慢的,而企业不可能过速扩张。

企业需要有管理团队的积累

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通过吸进管理团队方式提升自身的管理团队,但企业管理团队的基本构架则是靠企业自身慢慢积累起来的,不可能依靠全部引进而形成自己管理团队。而任何一个企业管理团队的形成,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太快。例如,管理团队的内部磨合,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的优缺点的互补关系的形成,管理团队的风格的形成等,都需要慢慢地形成,不可能一下子就搞好。因此,企业受此约束,不可能发展太快。有一家企业曾经从社会引进了一大批所谓经营精英,以为有这些精英,企业就可以超速发展了,因而投资在一年内扩大了两倍,结果这些外来的经营精英在相互认同度上,在相互的互补性上有很大的问题,结果内战不断,甚至相互拆台,使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看来管理团队的形成是有一个渐进过程的,这就决定了企业不能扩张的太快。

企业需要有企业文化的积累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活力和自身内在约束的思想基础,没有良好企业的形成,就不可能有充满活力的企业,但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形成。虽然企业文化可以靠培训而提升,但是其形成则是建立在企业经营实践上的,因而企业文化的积累的渐进性,决定了企业发展不可能过速扩张。企业文化的提升虽然要有良好的培训,但实际上企业文化的提升是在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因而不可能快速提升,这就决定了企业扩张的速度是不能太快的。

企业需要有品牌的积累

品牌是企业存在的基础,企业要有各类品牌,例如需要有产品品牌、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等,但是企业品牌的形成需要有较大时期的积累,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就形成。企业可以收购别人的品牌,但这种收购的品牌也需要有企业的消化和自我化,因而同样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品牌的积累的渐进性,也就决定了企业不可能过快的扩张。不少人可能都对秦池酒厂的教训记忆犹新,该企业以央视广告标王的方式而盲目扩张,结果损失很惨,因为市场的消费者是理性的,他们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判断一个企业,当消费者发现一个企业的扩张具有盲目性时,他们就不会再信任这个企业的产品了,这也就标志着这个企业要衰落了。

企业需要有员工的积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是可以流动的,因而企业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随时获得员工,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发展过程必然有一个基本的员工队伍,而这个基本员工队伍如工作作风、生活习惯、文化素质、敬业精神等的形成,则是不能靠引进的,而是靠自我形成的。从实践上看,一个企业的基本员工队伍决定了企业的内在活力,企业需要一个良好的基本员工队伍,但这基本队伍的形成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员工队伍形成的渐进过程决定了企业不可能扩张太快。有一家企业在开创初期,其发展非常谨慎,明文规定每年员工的引进率不能超过30%,扩张必须考虑员工的状况, 但后来忽视了企业发展受员工约束的问题,每年成倍地引进新员工,结果很快就出了问题。因此,员工队伍建设是约束企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

企业需要有社会关系的积累

任何一个企业是生存于社会之间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认同,也就是需要有深厚的社会关系基础,但是这种基础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企业要通过较长时期的自身行为才能使社会认同。没有深厚社会基础的企业是不可能快速发展的,因而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扩张太快。为什么人们对有的企业非常信任,一旦出现某些失误人们能够理解,而对有的企业则不信任,对其有些做法一直持怀疑态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的社会关系基础不同,前者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基础,而后者则没有,因而社会关系的积累是很重要的,但这种社会关系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这就使得企业绝不能发展太快。

总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扩张太快。但是为什么总有人试图脱离现实基础而盲目扩张呢?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缺乏生存哲学的理念,不懂得只有生存才能发展,生存是第一位的,首先要考虑自己如何生存,而且发展也是为了自己更好的生存,只有生存才能有发展。应该说,快速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是有各种诱惑的,例如利益的增加、名声的扩大、媒体的追踪、政府的赞扬、虚荣心的满足等,都会有吸引力,但是这种快速发展往往会导致企业的消亡,会危及企业的根本利益。因此,关键是要抗拒各种诱惑,把企业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上。我发现所有的百年老店,都是能抵抗住超速发展的诱惑的,其中生存哲学在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因而我们必须树立起生存哲学的思想。

标签:;  ;  

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保持稳定_企业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