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城市形成的经济机制研究_城市经济论文

国际城市的形成经济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制论文,城市论文,经济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全面提速并不断拓展,世界经济逐渐呈现多极化态势,国际城市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并逐渐演变成一种世界性潮流。培育和发展本国的国际城市,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只有拥有自己的国际城市,才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控制地位,不断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利益,增强国家竞争力,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国际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国际城市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国际城市,包括世界城市、国际化城市和国际性城市等特定的国际城市类型在内,是职能众多、实力雄厚、吸引辐射范围跨越国界的高等级经济中心城市。由国际性城市到国际化城市,再到世界城市,城市的规模等级由低变高,中心地职能丰度和强度由弱变强,吸引辐射范围由小到大,国际化程度由低渐高。几个不同的国际城市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见图1。

附图

图1 几个国际城市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国际城市是一种具有特殊经济职能的城市,是不同层级世界经济体系的控制、管理、协调中心。国际城市的中心地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国际经济控制与决策中心;二是国际政治中心与国际机构所在地;三是国际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四是国际交通枢纽与信息中心;五是国际人口聚集与人才中心(见图2)[1]。由于经济职能是国际城市的本质特征,是国际城市最基本的判别标准,所以,在上述五大职能中,国际经济控制与决策中心职能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四个职能都是为经济职能服务的。国际城市的经济控制与决策职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金融中心;二是国际经济控制中心。前一职能主要由国际城市中聚集的各类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交易所等来完成,后一职能的履行不仅由金融机构来承担,还要由跨国公司总部来参与。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总部及其他高端服务企业在国际城市中的某个地段高度集群式布局,从而节约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形成国际城市的一个特殊功能区——中心商务区( CBD) 。CBD是国际城市履行国际金融中心职能的物质载体。

附图

图2 国际城市的五大职能

需要指出的是,在工业化时代和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城市的职能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一,在工业化时代,国际城市的经济职能的生产性更突出,它们通常是当时的大工业生产中心;在后工业化社会,国际城市的经济职能的服务性更突出,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攀升,产业结构呈现服务化的趋势。例如,伦敦、纽约、东京这三大国际城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分别高达86.2%(1982年)、88.7%(1993年)和76.2%(1991年)。[2] 其二,在工业化时代,国际城市职能较为单一,以经济职能为主,其他职能较弱,且以所在国家和少数其他国家为服务对象;在后工业化社会,国际城市职能的综合性不断提高,经济职能不断强化,信息中心和文化中心职能也日趋增强,并与经济中心职能相互促进,使国际城市的吸引辐射范围波及全球。

二、国际城市形成的内在机制

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国际城市是在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发展、演变的。因此,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是国际城市形成的内在机制。

1.企业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

企业是城市的行为主体之一,也是城市经济的基本组织单元。企业规模经济是指处于某一特定区位的经济主体,如生产型企业或经营型企业,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不断下降,收益不断递增的趋势。企业规模经济的成因如下:要素投入具有不可分割性;规模扩大引发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效率的提高;大企业在筹资、招聘、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订购等方面的优势突出;大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用行政行为替代市场行为,节约交易费用,获取更多经济收益。

企业聚集经济一般是指经济要素和经济主体在地区聚集所产生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及资源高效率配置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和经济效益提高。不同行业的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聚集可以享受专业化分工的益处,而专业化与分工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资源,为技术进步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创造了适宜的外部环境,从而给全社会带来经济利益,吸引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总之,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不仅强化了已有的社会分工与协作,而且由此形成一种紧密的经济联系,并进一步推动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化和发展。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分工导致生产专业化,从而具有各种内外联系的同类或不同类企业在相互接触或接近时产生“溢出效应”,给彼此带来利益,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关联经济;第二,分工导致生产多样化,从而使聚集布局的同类或不同类企业在空间相互接近时,可以通过企业多样化或产业多样化给彼此带来正面效益和影响,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范围经济。对外部范围经济的追求,是企业空间聚集的重要原因。[3]

2.城市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

城市规模经济是指在某个临界点之前,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大,城市建设与运营成本递减,经济效益递增的现象。城市的经济效益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显著上升。当城市人口规模达到700万人时,城市的综合要素生产率达到城市产出水平(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的45%左右。就是说,同量的生产要素投入在这些大城市所形成的产出,接近于投在非城市或最小城市的1倍半。在剔除由政府和个人负担的外部成本后,城市的规模收益仍随城市规模扩大而明显提高,在150万人-200万人之间时,城市的净规模收益达到最大,大约相当于城市GDP的19%左右;此后逐步下降,直到超过800万人时才变为负值,即规模收益被外部成本抵消,人口规模再继续扩大时就会形成负效益。[4]

城市规模扩张与规模经济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从人口集中的角度来看,大城市商品种类齐全,生活便利,对区域人口产生吸引力。于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创造出更大的消费市场及人才市场,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此布局。而企业在城市的集中又会导致新一轮人口迁入及城市规模的扩张(见图3)。第二,从企业集中的角度来看,城市由于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齐全,对工业或商业企业产生吸引力。于是,工业和商业企业在城市集中布局,创造出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使城市生活便利性进一步提高,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城市规模扩张。第三,从基础设施网络的扩展来看,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如道路网、供水网、供电网、供暖网、电信网等是准经营性行业,其建设与运营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不可分割性。基础设施网络规模越大,平均建设与运营成本越低,边际效益越好,居民和企业得到的益处就越大。[5] 基础设施网络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从而吸引企业和居民向城市集中。于是,城市规模再次扩张。

附图

图3 城市规模扩张的内在循环机制

城市在空间分布上的集中和聚集所造成的城市外部经济效益递增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城市聚集经济。城市的空间聚集性是世界上超大城市和巨型城市不断增多,城市群、城市带发展成为城市地域结构最高形态的重要原因。[6]

城市聚集经济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群、城市带具有聚集效应。城市群、城市带中单个城市的发展,不仅能增强其自身的经济功能,而且会增大城市集群的聚合力。在城市群、城市带中,不同城市在职能上相互分工,空间上高度聚集,彼此之间存在广泛、密切、稳定的生产和生活联系,使城市群、城市带整体吸引力增大,功能增强,经济收益倍增。城市群中聚集的城市个数越多,城市规模结构越合理,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越稳定,城市的空间布局越是密而有致,城市聚集的经济效应就越大;反之亦然。

其次,城市群、城市带具有扩散效应。缪达尔认为,某一地区社会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社会因素的变化,而后一个变化反过来又会增强初始因素的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的变动方向运动。对于城市群而言,这个变动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城市群、城市带的辐射力表现为单个城市的扩散,由市区向郊区不断延伸的扩散;第二个阶段,由于城市之间物资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和信息流不断增强,形成整个区域内城市群、城市带的网状辐射,辐射方向增多,辐射力度增强,辐射范围扩大,从而使城市群、城市带的扩张远远超出了郊区的范围,向更大规模的城市地域演变。[7]

最后,城市群、城市带具有关联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如前所述,不同企业在空间上聚集,带来关联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样,不同城市在空间上聚集,也会产生关联经济和范围经济。城市群、城市带中各个城市职能各异,有综合性中心城市,也有专门化城市,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旅游业城市等。不同职能的城市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分工合作关系,致使城市之间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形成“溢出效应”,这为各个城市的发展带来益处。而且,城市群、城市带中各个城市职能特色突出,形成多样化的投资机遇和居住环境,对其他地区的企业和居民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伴随着企业和人口的迁入,生产要素也向城市群、城市带中集中,这对各个城市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城市群、城市带磁场效应与国际城市的形成

城市群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及其周围与中心城市保持高度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的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共同组成的城市体系。几个在空间上相互连接的城市群组成一个城市带。例如,美国的南加州城市带由旧金山、洛杉矶和圣迭戈三个城市群组成。城市群和城市带具有以下四个共同特征:首先,它们都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一定数量的规模等级不同、职能特点各异而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城市构成的区域城市体系。其次,它们都是地域规模和人口规模巨大、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很高、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地域。再次,它们的组成城市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都存在着频繁、密切、多样化的联系,使整个城市地域系统呈现出高度的一体化倾向。最后,它们都是以超大城市和巨型城市为核心,由众多中小城市构成的区域城市体系。

城市群、城市带具有强大的磁场效应。城市群、城市带磁场是一个由四级磁场相互作用、相互叠加形成的经济空间。一级磁场是指作为城市载体的城市群、城市带磁场;二级磁场是指作为企业载体的城市磁场;三级磁场是指作为生产要素运行载体的企业磁场;四级磁场是指在空间上可以自由流动的各种生产要素如土地、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构成的要素磁场。就四级磁场的相互关系来看,一方面,要素磁场聚集构成企业磁场,企业磁场聚集构成城市磁场,城市磁场聚集构成城市群、城市带磁场;另一方面,一级磁场包含有二级磁场,二级磁场包含有三级磁场,三级磁场包含有四级磁场。

城市群、城市带的磁场效应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城市对其农村腹地的磁场效应;二是高等级中心城市对低等级中心城市或非中心城市的磁场效应。

城市对其农村腹地的磁场效应是指城市通过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城市自身发展,促进农村腹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现象。根据增长极理论,城市是周围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它通过与周围地区之间的要素聚集、创新扩散、信息传播和产业关联效应等,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该区域内次级新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地方最先形成极点,并迅速聚集、扩张,从而形成城市,然后由城市极点通过扩散效应,逐步把城市磁力辐射推进到腹地区域。城市以其有利的区位,相对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较多的就业机会和便利的服务设施及协作配套条件,以其特有的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吸引着各种经济要素持续不断地向城市聚集。当城市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后,经济活动便从城市向其腹地扩散、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具有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等,于是,引发新一轮要素聚集,并最终形成新的中心地城市。城市与区域之间保持着相互联系、互动互利、共同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发达程度一致的情况下,城市对其腹地的吸引和辐射作用的大小,同城市的聚集程度即城市的规模成正比。城市规模越大,聚集程度越高,吸引和辐射作用越强,周围地区受益越多;反之亦然。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是为居住在其周围的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地方——一家工厂、一间商店、一个集贸市场或一座城市。作为中心地,城市的基本经济功能就是为其腹地提供商品和服务。由于这些商品和服务依其特征可分为若干层次,因而城市可按其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特征和等级来划分成若干个层级,各个城市之间形成一种有序的层级关系。[8]

高等级中心城市对低等级中心城市或非中心城市的磁场效应是指,高等级中心城市通过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区域城市化,促使低等级中心城市或非中心城市产生,引发城市群和城市带形成的过程。因此,城市群、城市带是高等级中心城市对低等级中心城市或非中心城市磁场效应的结果,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城市群、城市带是由不同等级的中心城市及其影响的非中心城市共同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城市体系。城市群、城市带的磁场效应包括纵向的高等级中心城市对低等级中心城市或非中心城市的磁场效应,及横向的同级中心城市之间或非中心城市之间的磁场效应。在城市群、城市带中,纵向磁场效应体现了高等级中心城市与低等级中心城市或非中心城市之间的梯度效应和辐射效应;横向磁场效应则更多地体现了同级中心城市之间或非中心城市之间的分工效应和协作效应。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城市群、城市带中单个城市的增长,会引发经济增长的连锁反应,即系统内的各个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会产生一种正向效应,促使城市价值链的形成和整个城市群、城市带的发展。例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其经济与社会发展会通过辐射作用,向外传递增长波,并通过城市价值链,对城市群中其他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使城市群的社会经济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城市群、城市带的磁场效应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城市群、城市带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二是城市群、城市带中基础设施网络和区域一体程度;三是城市群、城市带中各组成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四是城市群、城市带的中心城市规模等级和职能强度。人口规模巨大、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网络发达、区域市场成熟、城市间分工合作关系稳定、中心城市规模等级和职能强度很高的城市群、城市带,我们称之为高能级城市群、城市带,其磁场效应十分强大,能培育出世界城市。例如,美国的波士顿城市带、英国中部城市群和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分别培育出了纽约、伦敦和东京这三座世界城市。能量较高的城市群、城市带可以培育出大区域国际城市,如美国五大湖城市带中的芝加哥、南加州城市带中的洛杉矶等。

城市群、城市带的磁场效应十分强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城市群、城市带内形成了一体化的区域市场,使要素资源可以摆脱行政区界的阻碍,在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遵循市场交易机制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为区域经济规模化、集团化、协作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城市群、城市带内形成了统一的基础设施网络和相互融合的城市社会,使各组成城市可以共享其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而降低单个城市的运营成本,增加城市群、城市带的整体收益。第三,城市群、城市带内的所有城市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城市之间不仅有广泛而又紧密的经济联系,更有分工与合作,从而获取专业化与竞争经济、协作经济和范围经济,使城市群、城市带的整体经济效益倍增。

城市群、城市带与国际城市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关系。一方面,城市群、城市带作为巨大的人口聚落、庞大的制造业基地、商品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重要的三维交通枢纽、科技文化信息中心等,蕴藏着巨大的人口能量和经济能量,其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强大,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中枢,它不仅能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还是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桥梁,代表该国参与国际分工,体现该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城市群、城市带的特性和发展必然要求其中一个中心城市发展成为国际城市,承担起国际城市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国际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又会为该城市群、城市带带来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由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拉动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

总之,城市的本质特征就是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在这两大规律的制约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空间分布趋向集中,形成城市群、城市带这种人口和经济高度聚集的巨大城市地域形态,它是国际城市形成的最佳外部环境。

标签:;  ;  ;  ;  ;  ;  ;  

国际城市形成的经济机制研究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