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生资助的思想渊源与模式选择_助学金论文

论高校学生资助的思想渊源与模式选择_助学金论文

论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思想根源及方式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根源论文,思想论文,方式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26.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02)03-0071-04

高等教育实施收费制度以后,对社会稳定和教育机会均等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建立相应的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制度。那么,社会各界为什么要资助学生?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合我国国情的资助方式应是什么?本文试就此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思想根源

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从资金来源看有国家、社会、学校三个主体,出于各自的利益或责任,在资助高等教育学生时各有其相应的思想根源。

国家资助高等教育多出于政治、经济方面的考虑。(1)就政治方面而言,首先,国家通过资助高等教育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国家机构,巩固国家统治,引导人才从事对国家或社会都很重要,但对个人缺乏足够吸引力的工作。如早在罗马帝国时代,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就受到帝国财政的援助,国家出资在罗马、雅典、亚历山大里亚和迦太基设立法律学校,并设立助学金吸引四面八方的学生到此求学,为巩固皇帝的独裁统治服务。在我国历史上从政府拨款的国子监、府州县学到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大都采取教养合一的办学模式,学生不仅免费入学,而且领取公费津贴。这种制度与向民众开放的科举制相配合,保证了大一统皇权基业的稳定。新中国成立后,最初指导学生资助的思想同样是出于一种政治目的,即扩大工农子弟进入大学的比例,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培养人才,因此,资助体现出向工农阶级出身的学生倾斜。当人民政权基本巩固以后,为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把极为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与严格选拔发现的聪颖人才相结合,培养国家的“栋梁”,这种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支持了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制度。其次,国家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而资助困难学生。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分层的重要工具,历来是民众实现社会阶层流动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进入近代以来追求教育机会均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斗争目标,但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教育机会均等。虽然在基本社会制度不平等的情况下,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不可能的,但社会民主的理论还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促使政府拿出实际措施推动教育机会均等。由于社会承袭所得和财富分配不均,实行选拔的高等教育,必然存在个人天赋与经济能力的矛盾,学生资助是实现机会均等的重要措施,只有政府利用税收政策并与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支出政策相配合,才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进而实现所得及财富重新分配的目的。因此,政府资助就成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2)就经济方面而言,国家一是把高等教育资助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这一思想来源于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直接贡献于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投入是一种具有直接收益的投资,个人读书是更多贡献于社会的活动。因此,对经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经济资助是国家投资的一个部分,这一思想形成于60年代,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成了60年代各国对大学生的大规模资助。这时的资助形式主要是助学金、奖学金等不需要偿还的形式,从学费到生活费都进行资助。进入80年代,这一思想受到批判,有人提出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是个人,这就形成了世界范围内,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变的发展趋势。二是引导人才培养和供求使其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我国和一些国家的专业奖学金,美国的国防奖学金、贷学金等。

社会组织或个人对大学生进行资助,有的是出于一种文化目的的需要:一是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公益性的事业,资助大学生是一种社会公益活动,是实现组织或个人社会价值、回报社会的途径。二是认为资助大学生是一种“慈善”活动,或是一种宗教行为,通过资助来体现本集团或个人的一种价值观并进而传播这一价值观。在国际上现代大学的形成过程中,教会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不少大学就是教会创办的,源于体现宗教的一种同情心,培养该教派的信徒。三是为了组织或个人扬名,扩大社会影响。四是为了组织或个人的某种文化目的,如争取子弟的受教育机会而开展的捐助活动。有的是出于经济目的:一是某些企业和个人为了合理减税和某种文化目的相结合而资助大学生;二是企业或个人把资助大学生看作是扩大企业知名度的好“广告”,为此在一些大学设立了各种奖、助学金,在最具可能性的未来用户中进行广告活动。三是某些企业把资助大学生看作是吸引优秀大学生到自己企业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自愿对大学生的资助主要源于三点:一是为了争取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报考;二是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办学质量;三是为了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我国现阶段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相适应,必须发挥政府在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一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英才阶段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对国家和社会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是以严格选拔为基础进行的。这种选拔制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严格的大学入学选拔。要保证最优秀的人才入学,就必须有完善的学生资助制度(因为优秀人才并不是都出自能付得起学费的家庭),资助制度是严格选拔制度存在的基础。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更应重视公民的平等,学生资助政策是收费条件下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三是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社会资助机制,除重点和名牌大学外,贫困生比例较高的一般院校很少接到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更多的学生资助要依靠政府解决。四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差距中有较多不合理的成分,国家有义务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此进行平衡,其中对困难大学生进行资助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五是国家需要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要保证国家机构,如军队、政府等对人才的需要,要保证艰苦行业和地区对人才的需要。五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是以公立高等教育为主的体系,各学校资助资金的来源最终主要靠国家,这些都有赖于国家资助作保证。那么,我国究竟采取何种资助方式才能既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又能使社会各界所接受,则取决于各种资助方式的比较优势。

二、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方式的比较

国际上对大学生资助的方式有很多,研究大学生资助问题的权威伍德·霍尔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列出各国采用的十种大学生资助方式[1](P113)。但以学生是否直接获得资助资金为准,我们可以把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区分为“间接资助”和“直接资助”。间接资助主要是指国家通过对高等学校的资助而使学生或家庭免予承担的教育费用部分。这种资助方式有三种:它们是转移支付(包括一揽子学费经常性赠予、资本赠予、国家对学校的税费减免)、现时收入(商业活动和其他收入投入到教育活动中的部分)、贷款(商业贷款、补助性贷款)。直接资助是指学生可以获得可支配资金的资助。这种资助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学费减免、教育凭单等赠予性资助和贷学金、大学毕业生税、雇主资助等推迟付费性资助。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与高等教育的收费政策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国际上一般是高收费与高的直接资助相结合,如美国和日本采用高学费与高直接资助的双高政策。大多数国家采用高的间接资助与低(免)学费、低直接资助相结合的政策[2](P15)。根据国际上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特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增加,应加强高等教育直接资助的政策建设。关于“间接资助”主要涉及到公共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在此不再赘述。这里仅就直接资助方式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出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特征的高等教育学生直接资助方式。

“赠予性资助”和“推迟付费性资助”两个概念能够比较清晰地区分各种资助方法在性质上的差异,已成为各国学者通用的述语。所谓“赠予性资助”即出资者将资金“无偿”给予大学生的资助。作为大学生资助的基本方式,“赠予性资助”是同欧美近代大学一起发展起来的。这类资助的优势是操作简单,学生受益,能够解决已经进入大学的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但最近20年,“赠予性资助”给各国政府和纳税人带来沉重负担,使各国政府难以继续实施,同时“赠予性资助”的公平性、合理性也受到人们的质疑。所谓“推迟付费性资助”即以帮助学生解决暂时困难,以便学生先求学,待毕业以后用未来的收入偿还教育成本的资助,传统的也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推迟付费性资助”的方法是贷学金。这里列举8种资助方式的比较结果,作为我国资助方式选择的参考[2](P162-163)。(见表1)

表1 八种直接资助方式的比较

资助方式 优势

 弱点

奖学金激励发奋学习,有利不能解决贫困学

 英才培养。生资助问题(因

优秀学生与贫困

学生并不是两个

对应度很高的群

体——笔者注)。

助学金解决在校贫困生的 政府、纳税人负

 困难。

担沉重;易趋向

平均资助;如获

得助学金的并非

是最贫困的学生

,则对提供资金

的低收入纳税人

不公平,如毕业

生获高回报,则

对其他人不公平。

教育凭单

 学生感受到政府资

平均资助,而

 助;有助于提高学

不是资助困难

 生的责任感,有利

学生;纳税人

 于提高办学效率,

负担重;初期

 有利于学生选择学

 需要大量

 校。

资金。

勤工俭学

 部分解决贫困生经 岗位有限;收入

(政府项目) 济问题;增强学生 有限;影响学业

 劳动、服务意识。 ;需要不断投入

大量资金。

减免学费

 解决学生无能力支 减免方法众多,

 付学费的困难;简 需要做出选择;

 单易行。 不利于实现成本

——收益公平;

造成学生之间的

公平问题,减少

学校收入。

贷学金有利于实现成本——需要精心设计,

 收益公平;有利于 有力的管理;容

 减轻纳税人和政府 易造成学生的心

 的负担;有利于增 理压力;家庭经

 强学生的责任感。 济状况不易确定

;回收若无有效

机制,难以减轻

纳税人负担;可

能造成“公平”

的代价,影响贫

困学生的升学选

择。

大学毕业生税 保证贫困学生上大 需要健全的个人

 学;政府收入增加 所得税收入体制

 ;解除贫困学生的 ;税收与成本脱

 心理负担。钩,使之难以建

立;纳税人难以

确定。

雇主资助

 解决贫困学生经济

影响学生就

 问题;减轻政府和

业选择;影

 纳税人负担;实现

响雇主的用

 成本分担。 人积极性。

从表1的8种资助方式的比较中可以得出结论:1.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能够在任何地区、任何时间无条件使用的万全之策。相反,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势,也都有其缺陷和弱点,每一种方式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2.“推迟付费性资助”既符合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对政府有利,还可解决学生的暂时付费困难问题,特别是贷学金有其他资助方法不具备的优势,80年代以来贷学金深受各国学者和政府的青睐。但是与其他资助方法不同,贷学金优势的充分发挥,更有赖于贷学金资助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管理的效率。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方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各种资助方式的优劣。

三、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方式的选择

在我国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收费原则和资助原则:“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设立贷学金,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赞助;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学校均可设立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报考国家重点保证的、特殊的、条件艰苦的专业的学生给予奖励”[3](P15)。按照“纲要”的有关指导性原则,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特困生补助等多品种并存的资助方式。从目前的资助情况看,在高校贫困生的各种资助方式中,无偿性资助比例过高而有偿性资助所占比例太低。如教育部信息中心1999年秋季的一次全国性的抽样调查,高校贫困生获得助学金、奖学金和享受减免学费的比例分别为48.4%、23.8%和27.8%。年生均金额分别为606元、516元、1116元。向学校申请贷学金的贫困生占贫困生总数的34%,年生均费用金额为720元。参加勤工助学的人数占贫困生总数的比例为41.4%。然而能利用劳动报酬支付生活费的仅占10.8%,除在学校中申请贷学金外,已有学生开始向商业银行贷款,但只占高校贫困生数的0.4%,此外,还有0.2%的贫困生因此向私人贷款[4](P28)。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这种资助模式日益显示出其明显不足:一是社会公平问题。助学金和学费减免体现了党、政府、学校和社会对困难学生的关怀,但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讲,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在社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高等教育可以为其带来较高的个人收益,如1994年一个专家小组在沪宁线一带的城市作过关于“学历与收入的关系”的调查,调查表明,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不同学历人员收入比为100:117:126:128:180。同年,广州市的一项大型综合调查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历人员的收入比为100:121:128:173[5](P177-178)。其次,大学毕业生还可以获得其他货币和非货币的利益,如:降低失业的可能性,包括失业机会小于其他人,并且比较容易转换职业;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容易适应环境和社会的变化;他们的子女往往有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更高的教育成就等。若拿广大纳税人,包括低收入阶层的钱作为福利赠予给未来的少数高收入、高待遇阶层,显然是不公平的。相反,贷学金不仅可以解决学生暂时负不起学费的问题,而且还具有受益付款、有偿使用的性质,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二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收费制度的实施,无论是从困难学生的数量还是从困难程度讲,所需资金将会急剧膨胀,仍靠无偿资助为主,国家和社会将难以支撑。而贷学金则可以通过资金回收,使资金重复使用,这样,可节省开支,满足更多的学生的求学需要。三是贷学金可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获得助学金的学生很容易把资助当作他们理所当然的特权,这会造成学生缺乏义务感、责任感和必须努力工作的意识,相反,受贷学金赞助的学生则更容易产生比较强的责任感,必须努力学习,掌握一技之长,以便毕业后尽快偿还贷款,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学生更倾向于发愤苦读。因此,在我国应尽快改变目前以助学金等无偿资助为主的资助方式,建立以贷学金为主的混合资助方式。这既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制度改革的趋势,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建立学生贷学金制,重点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能否为上大学确需贷款的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贷款。从我国金融市场和学生贷学金需求情况上来看,贷学金资金来源是有充分保障的。2000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为643万人,按贫困生平均占20%,每位贫困生求学期间需贷款2万元,平均还贷期限为10年,未来10年内每年平均新增招生量100万,每年新增贫困生20万人计,10年内累计共需贷款为[643×20%+5(20+200)]万人×2万元/人=2457亿元。我国作为高储蓄国家,在未来10年内随着经济的发展,储蓄余额会在6万亿元基础上继续攀升,仅就6万亿元计算,2457亿元仅占6万亿元的4.1%,且还没有计算10年内学生贷款到期偿还部分可用作周转使用,显然从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上看,学生贷款是有充足资金来源的。二是能否使有条件负担高等教育费用的学生不利用贷款。这关键取决于学生贷款利率的设定、贷款的支付方式和贷款限额问题。学生贷款利率应以市场利率为基础,在国家贴息后,学生实际支付利息应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从而避免不使用个人存款而对国家、银行的套息行为。学生贷款的主要用途就是支付学校的收费和学生的生活费,因此,为避免学生或家庭把优惠提供给学生的贷款挪作他用,学费贷款可由银行直接汇入录取学校账户,生活费贷款可由贷款银行按月发放。学生上学期间的最高贷款限额应限定在学费和生活费范围之内。三是能否保证贷款方本息的按时回收,维护借贷方的利益。总结我国助学贷款工作的初步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鼓励广大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基层机构,直接面向学生家长发放担保或无担保的信用助学贷款,是目前条件下比较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助学贷款的途径。目前我国高校困难学生的80%来自农村。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基层营业所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可以就近就地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在我国个人信用征询系统不健全的情况下,助学贷款贷给学生家长,比贷给学生个人,风险更容易得到控制。毕业生就业更多地走向市场,就业后的流动性同样很强,而多数困难学生家长——农民,家庭居住地比较固定,流动性较低,以学生家长为贷款对象,则借款人家庭经济收入及其子女毕业后就业去向比较容易掌握,追债成本低,风险容易控制。同时,为了提高贷款机构的积极性和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贷款,政府应该为学生贷款提供担保。

在以贷学金为主的资助方式下,其他资助方式作为辅助方式也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学生奖学金作为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鼓励品学兼优学生和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而设立的资助方式,应当予以保持并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但由于社会捐助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还应当发挥国家财政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设立国家、省(市、自治区)和学校三级奖励渠道,国家重点奖励在科学研究中取得较大成绩的学生,省(市、自治区)重点奖励为本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突出成绩的学生集体和个人,学校重点奖励品学兼优、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学校在加大奖学金投入的同时,应淡化助学金,强化奖学金,把压缩的助学金部分用于奖学金,扩大奖学金在学生资助资金中的比例。通过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引导学生发愤图强,全面发展,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使有限的学生资助资金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专业奖学金是国家引导毕业生就业保证国家需要而设立的资助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某些地区、部门、行业资源禀赋、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体制间的不协调性,人才价格短期内不可避免地会处于劣势,作为国家必须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通过设立专业奖学金,降低在这些学校、专业求学学生的私人成本,从而提高他们的私人收益率,使入学程度相同因报考学校和专业性质的差异而造成的私人收益率的差异保持适度的范围,补充市场调节的不足。避免地区、部门、行业和高校、专业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出现“马太效应”。

勤工助学是国际上通用的资助方式,目前采取的以校内勤工俭学为主的方式,由于岗位、资金所限,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各高校应抓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使需要且愿意开展勤工助学的学生能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自我负担高等教育费用;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使社会各界在用工过程中对大学生和社会青年一视同仁,同工同酬。

学费减免应从国家利益和毕业生去向上考虑,对国家急需人才和愿意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实施学费减免,按照权利与责任对等的原则,通过有关政策明确规定国家和学费减免学生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是解决我国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和困难学生求学的又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减免的部分国家财政应当给以补足,避免给执行学校带来经费负担。至于某些学校为争取优质生源而采取的学费减免,属于各高校的自主行为,这部分减免金额应由各高校自行负担。

助学金作为国家、社会和学校对困难学生关心、爱护和学校争取生源的一种资助形式,国家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可设立专项基金救济那些其他方式仍无法满足其求学需要的特别困难学生,国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企业、个人和学校开展各种面向困难学生的救助活动。

标签:;  ;  ;  ;  ;  

论高校学生资助的思想渊源与模式选择_助学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