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论文_李宏蕊

探讨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论文_李宏蕊

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人民同泰药店 150000

【摘 要】阿司匹林在被研发出来时,可发挥出退热以及止痛的药效,随着对该非处方型药品的研究工作不断获取了全新的成果,阿司匹林的实际药效被丰富,可以对关节痛、神经痛、感冒以及伤风等多种症状有效治疗,甚至可以发挥出抗血栓的应用效果。尽管该药品已经成为常见型西药,但是医疗人员与药店药师还是需要对其具有的多种药理进行认识,以便可结合患者的情况合理运用阿司匹林。本文简要分析阿司匹林药品具有的实际药理作用,并提供应用建议。

【关键词】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合理用药

阿司匹林药品制备方法逐渐简单化,其应用范围极广,在临床医疗活动中会被频繁使用,随着制备工艺不断精进,阿司匹林药品的质量被充分提升,其具有的药理作用也被丰富,可以对更多的疾病加以治疗,尽管阿司匹林已经被当做常见药品使用,但是其仍旧可能会给使用者带去一些不良反应。了解该药品的药理之后,医疗人员可实现精准用药的工作目的。本文围绕阿司匹林药物呈现出的药理作用,解析其药效与应用。

1药理特性解析

目前,在世界上阿司匹林这种药物是被使用的范围最广、最频繁的一种药物,同时阿司匹林也是众多药物中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一种药物,适合用于各种类型的疾病控制和预防。阿司匹林药物的研究工作逐渐发展,在对阿司匹林药物的应用方面取得众多临床实例,值得进一步研究。现如今使用阿司匹林这种药物的水平不高,该药物的利用程度进进无法充分利用其药理药性,也就无法将其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所以需要在阿司匹林药物的临床应用中不断总结,完善阿司匹林的药理特性,并使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宽。

阿司匹林又被称之为乙酰水杨酸,化学中被称为 2—乙酰氧基。物理形态为白色结晶或是结晶性粉末;气味上无臭或是带有微微的醋酸臭、味道呈微酸气味,当遇到湿气就会立即产生缓慢的水解作用。同时在乙醇中易溶解,在氯仿或乙醚中溶解,遇到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是碳酸钠溶液中溶解时,会出现分解状况,MP135—140oC,阿司匹林呈现出弱酸性,PK 为 3.49,和水杨酸钠相比对解热镇痛的效果更加具有疗效,并且产生的副作用低。其次,阿司匹林对血小板中的血栓素 A2 的合成,对血小板的凝聚具有强效的作用。研究表明,使用阿司匹林同时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对结肠癌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阿司匹林也存在一些瑕疵。

2临床应用情况

基于阿司匹林药品具有的多种药理作用,医疗人员可以在有多种治疗需求时应用该药品,使患者存在的多种病症被有效治愈,现对几种典型的药理作用以及相应的应用情况加以解析。

2.1 预防缺血性问题

近些年,在众多治疗急性缺血中风的环节中阿司匹林脱颖而出,对急性缺血事件可以起到一级或是二级的预防作用。研究表明,预防的每 1000 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其中就有 19 例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糖尿病患者中,至少 75%的死亡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栓事件,以上这些缺血事件中主要包含有:心肌梗死、脑梗死、血管性死亡。缺血性中风患者在病症发作的 2 到 4 周内,对其使用阿司匹林,不但可以使死亡的几率或者是中风复发率降低 11%,还可以对患者的多种血管阻塞性疾病起到预防的效果。

2.2预防癌症疾病

临床使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将癌症的风险规避到一定程度是一种常见的使用效果。研究表明,实际使用的阿司匹林的药物过程中,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联合使用有效的降低了结肠癌的危险,对结肠癌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可有效的将发病率下降约 20%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乳腺癌和胃癌的患者同样能够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经过相关实验发现,患者长期注射阿司匹林药物和非类固醇类药物进行治疗时,可以将胃癌的风险减少约 22%。阿司匹林对癌症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将环氧酶蛋白质起到相应关闭的作用,进而导致癌细胞的一些酶刺激血细胞。

2.3 抵抗衰老以及提升免疫力

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具有促进免疫力分子—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 的再生,通过此研究可以明确,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的相关疗效,与此同时在实际的使用的过程中,针对预防老年患者因为自身的机体处于下降时期,并且各种器官功能呈下滑趋势,同时造成的记忆力衰退等情况具有良好的作用。阿司匹林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和妊高症患者也可以起到良好的药物作用,甚至对老年痴呆和下肢由于静脉曲张所引起的溃烂等症状同样具有显著效果。

2.4其他药理作用

通过研究实验发现,在女性怀孕后的 12 周到 14 周的时间里,通过使用超声波对孕妇的子宫进行检查,这时很有可能发现孕妇患有妊娠毒血症,当发现此类疾病使是让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有效的对毒血症起到作用,同时不会因为母亲服用阿司匹林的多少,对腹中的胎儿产生影响作用。

3应用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药品除了可以借助积极性的药理作用来对一些治病进行有效治愈外,还具有一些消极的药理作用,在用药时,同样需要关注这些不良的药理作用,从其带来的副作用来看,阿司匹林药品常常会带来两种副作用,如果没有把握好药物的剂量,出现过量用药的情况,患者比较容易产生视力降低、耳鸣、头痛等生理不适症状,部分患者的胃粘膜还会因而出现受损的情况;另外一种不良反应并不是因剂量而产生的,即患者因服用药品而出现过敏的症状。

在制备肠溶型阿司匹林药品时,生产人员需要将肠溶膜包裹到阿司匹林药品的外部,其材质主要是硅或者纤维素,这些物质的活跃度比较低,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使药品更好地对胃内部的酸性环境加以对抗,在进入到碱性环境之后,该物质才会被直接分解,患者在服用这种特殊的阿司匹林药品时,不会出现胃粘膜受损的问题,医疗人员需要提醒患者通过运用正确的方式来服用药品。

在过去,服用阿司匹林药品一般在餐后,借助食物的缓冲作用,胃粘膜处存在的直接受损问题可被避免,但是这种服用方式还是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果用这种方式来服用肠溶型的阿司匹林药品,肠溶片的作用将会因此而被削弱,服用者在进餐之后,其胃内部的环境会出现变动,首先其酸碱度数值会被提升,酸性环境会被事物稀释,药物的溶解性增强,食物与药品混合之后,药品将会在胃部停留更长的时间,胃粘膜受损的情况仍旧会出现,同时药物在胃内部变得更加容易被溶解。

如果改为在进餐前服用阿司匹林药品,患者为空腹状态,其胃内的酸性极强,药物溶解性被削弱,药品排空的速度变快,在服用者内部停留的时间被缩短,患者的胃粘膜可被有效保护。

4结束语

阿司匹林药品的应用范围被扩展,随着药品研究水平提升,医疗人员可以运用该药物对更多的疾病进行治疗,除了单一应用该药品之外,医疗人员还可将其他药物与阿司匹林药品联合使用,对心血管以及癌症这一类顽疾加以控制,在日常的药物保健环节,阿司匹林药品还可发挥出提升抗衰能力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尽管该药物具有的积极性药理作用极多,但是其负面药理作用仍需被注意到,以便可合理运用阿司匹林药品,减少患者因药品而形成的痛苦。

参考文献:

[1]朱冰冰.(2016).探讨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中国保健营养,26(11).

[2]刘志伟,马文娟,&单桦.(2018).阿司匹林临床应用探讨.中国乡村医药(5).

[3]李雪靖,&王梅.(2017).阿司匹林在结直肠癌中预防治疗的研究进展.临床合理用药杂志,10(23),180-181.

论文作者:李宏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探讨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论文_李宏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