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厂”培养高职医学专业人才模式探讨论文_杨芳 熊金成 张加林 陈跃龙 李新林 周瑾

“教学工厂”培养高职医学专业人才模式探讨论文_杨芳 熊金成 张加林 陈跃龙 李新林 周瑾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楚雄 675005)

摘要: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医类职业教育的地位也日渐提升,将“教学工厂”引入办学,开辟了医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本文对可用于医类职业教育中的办学模式进行探讨,为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教学工厂”;高职院校;人才模式

“教学工厂”一词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前院长林靖东先生在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的启发下,将工厂办学引入学校,在校园内投入生产设备,把企业环境与校园环境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职业素养,在校园内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发展。“教学工厂”是一种发展模式,它不固定,会随着学院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学院能力基础的强化将促进教学工厂模式的提升,并加深教学与企业环境的融合。

1 “教学工厂”的导向分类

根据学校和企业对教学工厂主导权的不同,可以将教学工厂的类型分为分为教学导向型和生产导向型两种类型[1],二者的区别如下:教学导向型的主导权在学校,学校能够根据课程设置情况有效地安排生产活动,使得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充分融合,不足之处在于科研活动的强度稍低。生产导向型的主导权在企业,教学作为辅助手段。这种模式下,企业能够根据社会需要调整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生产有关的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并且能够了解企业在社会立足涉及的成本控制,工艺改进需要等知识,在真实的生产或服务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综合职业能力。

2 教学工厂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实践

以贵州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为例[2]。2010年,该校首先对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进行了生产性实践教学改革。学校负责搭建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购买相关设备仪器。企业则对厂房进行装修规划,校企双方签订了相应的方案制度。校园中的工厂,使得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充分地接触了生产性实践,实现了人才培养中的低投入、高产出、高质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不少学生在各项技能大赛中获奖,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由以前的84.2%提升到95.4%,高级技工取证率由97.0%提升到 99.4%,技师的取证率由原来的 89.09%提升到90.37%[2]。与此同时,学校教师也在“教学工厂”的改革模式中不断完善了自己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块,实现了课程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教学工厂”的引进,不仅加速了学生角色转变的进程,同时也降低了培养成本。在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学校也将“教学工厂”模式引入了汽车钣喷维修专业中,真正意义上实现以生产促教学、以教学促成绩、以成绩促发展[3]。

新闻出版行业,要实现“夯实基础、创新创意、顶岗实习、就业创业”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4],“教学工厂”模式优势可见。2009年[5],绍兴文理学院依托数字出版类专业群,组建了“数字出版实习实训中心”。经过两年的发展,该校的实训室基本覆盖数字出版全流程,并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丰富资源、建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专兼职教师团队。近年来,学校将项目引进入校,参与校对编辑各类出版物、数字化图书上亿字,完成各类产品设计排版及印刷装订上千万元。以校刊校报出版制作为主线,通过 “采、 编、 录、 排、 校、印、发”[5]环节,学生全程参与,极大化地实现了生产价值,也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

3 教学工厂培养高职医学类人才的模式探讨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的发展,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医疗保障体系得到稳步提升,医学类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医学类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毕业生要能迅速适应职场,因此,学生在校过程中,职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重中之重。因此,以“教学工厂”探寻新的高职类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可为今后的教学模式改革推广提供参考。

3.1我国医学类高职院校办学现状

我国医药类高职院校大多数专业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医学实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但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实验教学仍存在问题。独立的实验课程缺乏,实验课基本遵循理论教学内容,在校期间学生难以掌握全面的实验技能,在进入临床或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常常存在脱节的情况。除了部分具有专升本资格,硬件设施达标的院校外,大部分院校的教学条件和实验室规模远远达不到发展的要求,设备短缺,仪器维护困难、高精尖仪器闲置率高。另外,为了扩大办学,在缺乏科学论证的同时许多高校急于开设门类众多的专业,重数量轻质量,既缺乏专业特色,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医学类高职院校教学工厂建设的可行性

2017年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2017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总要求是稳中求进。国务院制定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6]中要求“切实加强医教协同工作,深化院校教育改革,推进院校医学教育与卫生计生行业需求的紧密衔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国家纲领对职业教育改革作出要求和指示,为“教学工厂”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各方在“教学工厂”的构建中均能成为受益者,因此,在保障办学的同时也能增加办学的可持续性。

3.3教学工厂平台构建

3.3.1政府主导型教学工厂构建

政府主导构建医学类职业院校“教学工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学生就业过程中,政府主导能够以法律形式在协调学校、企业及学生利益时给予保障,同时有益于地方卫生事业的长足发展。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楚雄医专)立足于实际,在校企合作方面也正在进行探索和尝试。2017年,楚雄州政府与神威药业签订了共建楚雄中药产业项目的框架协议,提出将共同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集中药材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基地。与此同时,将整合相关资源,与楚雄医专药学系开展合作,力争在楚雄州实现项目组团,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医养结合创造条件。立足楚雄,放眼云南乃至南亚东南亚,打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链,有效促进产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与神威开展合作,能够有效提升楚雄医专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医药健康产品研发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3.3.2学校主导型教学工厂构建

这种类型的教学工厂以学校为主导,引入企业文化理念、技术专长及管理模式,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的对接。对于医药类高职院校的众多专业来说,药学及相关应用型专业相对要更适应该模式。药企入校,一方面能解决学校设备仪器相对缺乏的困难,同时外聘企业专业人员对教学及专业建设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学校能实现科研合作,教师申请课题,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共同完成新药开发。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主导型教学工厂存在一定的体制缺陷[7],企业与学校不存在隶属关系,即便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形式内容多余实质性内容。学校对于社会需求以及市场的掌控的敏感性不及企业,二者之间尽管进行合作,但是仍存在竞争关系,而且没有合理的调节机制加以管理,因此,学校主导型教学工厂在融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上很难发挥高效作用[7]。

3.3.3学校—企业共担型教学工厂构建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课程,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任务。这一模式主要体现在“同筑专业、合作实训、同谋就业、全面评价”。企业作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提供行业意见使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符合,学校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学生成才机制。同时提供进修学习机会给在校教师,实现“双师型”队伍建设。学生实习过程中,企业对学生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帮助,对专业资格证的获取提供培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部分高职类医学院校的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已经与第三方医疗检测机构促成合作,企业提供实训实习机会的同时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双赢的局面。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有助于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共同进步的目的。因为该模式实践性强,成果相对显著,因此逐渐成为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3.3.4“校政行企社”合作办学

作为全国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具有带头作用的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中,开辟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该校在福建省医药护理职业教育集团的协助下,建立了由学校、行业企业、政府、社会等45家单位组成的“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理事会”,形成了有特色的“校政行企社”紧密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例如,护理专业与军区医院“军地合作”,共同培养有开展战创伤救治及处理突发灾难事件能力的“军地两用”护理人才。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和东莞市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泉州医高专—中鼎食品检测中心”,校企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开发特色课程、教材编写,为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工作过程的全程无缝对接。药学专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与东南医药集团、福建省太平洋制药公司合作,培养药品生产、经营和管理人才,“校企深度合作、全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2014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8]。“校政行企社”的全方位合作办学,使得专业建设、招生就业、科研合作、资源共享、实践培训等方面实现了互通。由此可见,作为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校政行企社”优势明显,更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类高职院校均存在自身短板,无论是哪种“教学工厂”模式,均不能完全照搬,只能根据区域特点及学校自身发展的条件,有针对性的加以吸收和改革,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工厂”之路。只有这样,才能破解难题,实现多赢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姚奇富.职业院校生产导向型教学工厂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 2017(3):102-106.

[2]徐桂庭, 王宇波, 林晓洁. 走进大山深处的“教学工厂”[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28):23-28.

[3]罗全财.教学工厂在汽车维修钣喷教学中的实践[J].职业, 2017(33).

[4]吴艳芬. “教学工厂”模式培养新闻出版创新人才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6, 36(1):10-12.

[5]华江林, 许朝晖.依托数字出版实训中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3, 33(8):101-104.

[6]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

知(国办发〔2015〕14号)[Z].2015.

[7]欧阳旻.学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融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体制缺陷与应对策略—以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31(2):1-4.

[8]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精诚惠世”的实践路径与现代示范[N].中国教育报,2016-12-5(08).

论文作者:杨芳 熊金成 张加林 陈跃龙 李新林 周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  ;  ;  ;  ;  ;  ;  ;  

“教学工厂”培养高职医学专业人才模式探讨论文_杨芳 熊金成 张加林 陈跃龙 李新林 周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