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论文_张玉磊

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论文_张玉磊

张玉磊

七台河市城乡规划局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1546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凸显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而人口的增长加剧了环境日益严峻的趋势,大气问题、水问题、土壤问题成为了影响人们生活的主要环境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城乡规划,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环境问题,为城市的发展带来生态方面的保障。基于生态理念展开相关研究,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某地城乡规划设计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寻找相关的发展措施,为接下来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

引言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规划设计是指在生态理念的指引下,重新设计城市和乡村的规划,从而提升其环境的可持续性。尤其是在今天,大气问题、水问题、土壤问题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健康隐患,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为接下来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资源利用率的问题常常困扰着着我们,市场供需难以协调,如果可以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将会提升相关工作的效率。整体来看,开展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规划设计意义重大。

1生态型城乡规划概念

我国现在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我国具体的环境污染中心是城市,但随着国家醒悟,并发布一系列的政策,导致现在污染源正在向广大农村靠拢,因此在2007年末国家出台了一项以“城乡统筹规划”为特色的《城乡规划法》来进行城乡发展的统一规划,在其中明确指出未来城乡之间应该统筹规划,协作进步,并且一切的发展都要以最低程度的环境污染为前提来进行。而生态型城乡规划就是合理利用城市与乡村之间不同的地理条件来确定不同建设功能区的具体布局和各要素的布置,在最大限度内的合理利用每一点资源来建设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而要想令城乡之间的发展始终都能够有所掌控,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要确保在城乡村之内的所有建设性活动都能够在合适的规划范围内进行,并且相关管理单位还要为这些建设进行合理的现场规划以及指导工作,来引导城乡建设朝着最完美的布局前进,从而最大程度的抑制城市当中的污染源向农村扩散这一现象的发生。其次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城乡边缘地区的规划改造工作,历年以来城乡交界处的管理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是出名的差,因为城市管理者认为这属于农村的管理范畴,而农村管理者总会认为这是城市管理者的义务,因此,经常会导致一些城乡交界处成为人们说的三不管地带,特别混乱,这点尤其需要引起相关管理者的注意。总而言之,生态城乡发展是人们进步的必然选择,这是一项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人类居住区。

2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现状

2.1城乡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耗费资源较多

城乡的建设中一定是需要相应的资源加以支撑,但是

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的情况。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耕地的减少,不合理的城市扩张的规划不但不能给居民以便捷,反而损失了大量的耕地。科技的逐渐进步,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交通工具,而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依赖于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能源进口降低了我国能源的安全性,汽车的大量应用对我国的石油资源提出较高的需求。水资源是人们生活赖以需求的资源,城市人口较多,且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城市的需水量巨大,城市通过加深汲水的深度实现水资源的补充,长此以往诱发地表沉降等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城乡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污染较多

城乡的发展速度过快,缺乏统一、整体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问题比较严重,空气、水源、土地等资源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空气中的可吸入微粒(PM2.5)就是空气的污染,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十分严重的空气污染的问题。水资源的污染现象也较为严重,水资源的污染容易扩散且不易处理,容易诱发土地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的发生。土壤的污染能够将土壤的污染通过种植过程转移到植物之中,可能诱发食品安全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直接的影响。

3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3.1建设生态城乡,减少环境污染

在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以生态保护为首要目标,杜绝任何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出现。在规划设计中加入大量的篇幅,来具体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对于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措施,以及相关污染问题出现后的解决办法,都要有所说明。要根据某地实际的城乡建设情况,结合某地的气象条件,合理的安排土地的使用,把有污染的企业移动到不会对人以及某地生态产生过多污染的区域,加大生态污染防治力度,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

3.2合理规划城乡结构,重塑美丽乡村

在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需合理的规划城乡结构,对于人口、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要仔细的考虑、统筹的安排;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除了要注意保护城市形象之外,还要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塑美丽乡村,使得乡村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不被工业化、现代化问题所干扰。

3.3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法律法规是国家各个主体行为的指引和说明,所有的团体和人必须严格按照其要求开展相关的行动。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政府机关应当加大力度来结合某地的发展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各项业务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也要加大各项业务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保证某地城乡规划设计发展的持续性、合法性、效用性,提高相关的工作效率。

3.4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规划和管理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保障

想要构建科学、合理、生态的规划,除了先进、科学的技术和生态的理念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支持,相应法律法规的建成能够保障规划和管理过程中的生态理念的落实。在相应的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一些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规划和管理的进程可能受到这些人员的抵触和破坏,此外,这个过程和人们以往的规划方式的不同,可能由于执行者的不重视而使得生态理念的内容停于表面,不能切实的在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加以实践,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也要在具体的执行的过程中,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各种资源建立专门细化的保护措施和相应的法规,对以损害环境谋求发展的现象绝不姑息,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该谋求经济和自然协同发展,同时,法律法规的建立还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对公众的生态理念和具体的做法有了明确的规定。

结语

就目前我国情况而言,生态环境形式相对还比较恶劣,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只有将城乡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牢牢的联系起来,努力改善当今的土地利用率不高这一现状,争取能够达到自然、人与社会有机融合、整体协调、共同发展的共生结构,另外相关管理者还应该具有敏锐的嗅觉,要能够抓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主轴,以生态的要求推动生活中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长效发展,从而造就较好的人地关系,最终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毛蒋兴,郑雄彬.社会生态平衡:新时期城乡规划调整思考[J].规划师,2012,28(12):10-14.

[2]任希岩,张全.生态理念下的多规协同编制技术探讨[J].城市规划,2014,(S2):150-155.

[3]杨朝雄.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融入分析[J].现代园艺,2013,(18):137-138.

论文作者:张玉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3

标签:;  ;  ;  ;  ;  ;  ;  ;  

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论文_张玉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