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琛[1]2004年在《汉地传统住宅元素研究散论》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民居是一个热门课题,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传统民居的地域差别、历史演变,风格、形式,乃至空间组成上的不同。而“住宅”是一个具有统括性的名词,本文所指的“住宅研究”意味着,在这里更关注的是住宅功能性及其普遍意义。 汉地传统住宅是中国传统住宅中最为重要和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我们发现,在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许多不可忽视的元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这些元素在汉地传统住宅中的空间位置具有特殊性,与住宅的空间组成甚至是家庭结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是建筑学理论研究范畴内的研究点;另一方面,这些元素本身即是饶有趣味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是被普遍关注的对象,它们在汉地传统住宅中成为了住宅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对它们的研究也就是对居住文化的细致思考。 本文选取了四个住宅元素作为研究对象:火、水、床或炕。其中,前两个元素是宅内生活的必须的自然元素;后者在宅内直接与某种特定的功能空间相关。 通过对住宅元素的研究,我们发现,汉地传统住宅的建构是一个严整有序的大系统,其中空间的组织围绕固有的逻辑关系,以宅内行为和展开场所的对位,建立空间的次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序关系。 火,作为家庭建构的核心行为——祭祀等礼仪性活动中的主要元素,其宅内的各项功能在不断剥离演化过程中,应家庭建构和住宅建构共同的需求,产生了从“火塘”到“香烛”的转变,可以说,这种转变是与“住宅的意义”密切相关的。 水,在汉地传统住宅中除了生活必需的功能外,应人们的希求与向往成为了美好意念的象征元素,并具有一定自由审美的倾向。因而,与严整有序的汉地传统住宅空间体系相对等,“水”引发了宅内生活的另一种倾向,从而使以“水”为审美主体、崇尚自由写意的宅第园林,成了规整严格的住宅外的一种生活环境的舒缓与补充。 针对宅内卧具“床”和“炕”的研究,我们发现,室内的行为与空间的开放汉地传统住宅元素研究散论论文摘要性和私密性与宅内卧具的形式及空间位置相关,床和炕特性上的差异导致了宅内空间格局和行为方式的不同。 综上所述,汉地传统住宅中的元素,其在宅内空间体系中确立、存在、发展、演化的过程,都是与“住宅的意义”直接或间接的相关,从而引发了汉地传统住宅中一系列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进而成就了汉地传统住宅具有独特魅力的居住文化。
杨文法[2]2011年在《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民族学人类学的宗教研究对多元宗教信仰状况的关注逐渐增多。本论文的田野调查地点热贡赛姆耘也是一个制度性宗教与民间仰并存的多元宗教地区。这一地区在地理上属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在历史上曾经先后有藏、汉、蒙、回等不同民族繁衍生息,在文化上则处于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中原儒家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交叉地带。在此背景下,热贡赛姆耘成为观察宗教信仰多样性的理想场所。对这一地区不同宗教信仰类型和功能的探讨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笔者在对热贡赛姆耘进行铺垫性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对各种民间信仰以及藏传佛教、本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不同宗教类型的历史和现状作了详细的论述。其中,藏传佛教作为热贡赛姆耘地区的主体宗教,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论文的第四章至第七章分别探讨了热贡赛姆耘的宗教信仰与神圣空间的建构、民族认同、地方文化的融合、地方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属于对宗教信仰进行功能分析的范畴。热贡赛姆耘的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意义系统,不仅建构了这一地区的神圣空间,也象征着此地的地域空间结构;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不仅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也对当地的其他文化形式发挥支配性的影响;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既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功能,也有影响社会稳定的反功能。由此可见,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的功能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从不同侧面进行多维的、动态的分析。最后,本论文还将热贡赛姆耘的宗教信仰放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了拓展讨论和总结。在全球化背景下,热贡赛姆耘的宗教信仰在当地所发挥的功能可以看作是地方性知识所具有的解释功能。这种功能的复杂性在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更加凸显。不同宗教面临现代化的冲击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以适应宗教市场中竞争的需要。此外,热贡赛姆耘不同宗教间的对话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多民族和谐社会空间的必由之路。文章由此也与宗教市场论、宗教世俗化等宗教研究的主要理论范式进行了对接。
蔡霞, 石平萍[3]2014年在《“环境文本”的二次书写对小说生态意义的重构——以《喜福会》叁个中译本为例》文中指出“环境文本”是小说生态思想的重要载体,译者对小说“环境文本”的翻译是基于作家首次"环境书写"的二次书写。译者能否在“环境文本”翻译过程中实现"生态对等"至关重要。故此本文提取了谭恩美的《喜福会》叁个中译本里的环境文本译例,采取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的研究方法,重点阐释不同译者对环境文本的"二次书写"给译本带来的效果差异及其对生态意义的重构。
佚名[4]2014年在《亚洲城市气候变化的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亚洲城市在何种程度上助长了气候变化?在亚太地区对气候变化的无奈和脆弱意味着自然、经济和社会将会遇到非常不利的后果。亚洲城市可能在那些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中:由于规模、地理位置和海拔,他们特别容易受到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如干旱、洪水、飓风和热浪(McGranahan等,2007年)。很多城市都位于沿海岸线,勒贝尔(Lebel)(2002年)指出,例如,海平面上升一米可能会导致印度尼西亚
牛乐[5]2015年在《青砖雕刻的城市——文化变迁中的临夏砖雕艺术》文中指出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砖雕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是多地域、多民族文化基因在特定的地域文化环境中不断汇聚和流变的产物;其始终处于变动中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文化遗产保持活态传承的真实规律;同时,其在当代社会环境中处于“二元”的生存状态则是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客观反映。
方祯璋, 洪仪真, 张清影[6]2016年在《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下)》文中提出“正梁”在《鲁班经》中又称为“栋”,是指屋顶最高处的木梁,由于需承载屋瓦以及压瓦砖桁的重量,所以选用直径最大且坚固耐用的上材,这一结构体的总成通称为“高坡垄大脊”。筑造时基于美观考虑一般在“正脊”上会以泥塑、剪粘、彩瓷等粘贴华丽的图像,并在两侧山墙顶端以“五行马背脊”或“燕尾翘脊”造型装饰。从其外观来看,“五行马背脊”两端箍头由于具有“金、木、水、火、土”等造型,可以判定是由风水、五行观念演变而来。然而有关“燕尾翘脊”部分,传统观念则以社会科层阶级意识角度认定其为官宦之家的表征图像,是中国传统古民居特有筑造型式之一。相对的,也有国内外相关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探讨这种建构式样,亦即“燕尾翘脊”的起翘渊源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而,本文拟从宗教、人文、历史叙事,分布范围以及古建筑技术事典搜寻,进行“燕尾翘脊”现象本质直观。
汉内斯·迈耶, 法比奥·格拉马西奥, 周轶凡, 郭喆, 林钰琼[7]2019年在《着作者与自动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格拉马西&奥科勒研究中心在数字和机器人制造领域取得的经验,探讨了着作者在数字时代下建筑学中的角色。从克林斯和克莱恩对半机器人的猜测开始,重新审视塞德里克·普莱斯的乐宫和尼古拉·尼葛洛庞蒂的SEEK展览等关键项目,在计算建筑的路上,对人和建筑的优化概念被严格的评估。更密切地关注马文·明斯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开创性工作,阐述了一种乐观而细致的技术视角,作为理性在建筑中的一种表达。
吴佳维[8]2019年在《以空间为核心的“设计化”构造教学之形成——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系1961-1983年的一年级构造课》文中指出通过追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系在1960-1980年代海因茨·罗纳与赫伯特·克莱默前后两种教学模式的发展,从教案编排、问题设置、教学的辅助手段、与设计课的关系及其思想原理等方面,还原了“设计化”构造教学模式的形成过程。
强世功[9]2019年在《陆地、海洋与文明秩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一九年春节过后,北京罕见地持续下了几场雪。这究竟要给中美贸易战的紧张谈判一个好兆头呢,还是给《流浪地球》引发的热议降降温,让我们更冷静地看待中国要面对的世界?在国庆七十周年之际,中美贸易战和《流浪地球》不期而遇,让人们想到的不仅是中国科幻电影工业追赶美国以及面对好莱坞电影的文化自信问题,而且是在中美科技竞争乃至发展道路竞争的大背景下,科
佚名[10]2016年在《吐槽》文中提出《我不是潘金莲》不是个圆圈,那是面镜子>时光评分:7.2>豆瓣评分:7.0尹鸿:那天,看完《我不是潘金莲》,横竖睡不着,翻来覆去脑子里都浮现着那个圆圈画面,半夜里才明白过来,与其说那是一个圆圈,不如说更像是一面镜了,我们看见的不是范冰冰,也不是李雪莲,也不是潘金莲,而是活脱脱的我们自己——固执、偏执、挣扎和无奈,也照出了生活不像一首歌其实更像一团乱哄哄的麻。所以,如果说这是一部喜剧电影的话,那么它的喜剧性并不来自于冯小刚驾轻就熟的各种喜剧艺术常见的夸张、巧合、包袱、
参考文献:
[1]. 汉地传统住宅元素研究散论[D]. 陈琛. 郑州大学. 2004
[2]. 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 杨文法. 兰州大学. 2011
[3]. “环境文本”的二次书写对小说生态意义的重构——以《喜福会》叁个中译本为例[J]. 蔡霞, 石平萍. 东方翻译. 2014
[4]. 亚洲城市气候变化的挑战[J]. 佚名. 人类居住. 2014
[5]. 青砖雕刻的城市——文化变迁中的临夏砖雕艺术[J]. 牛乐. 中国民族美术. 2015
[6].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下)[J]. 方祯璋, 洪仪真, 张清影. 中国民族美术. 2016
[7]. 着作者与自动机[J]. 汉内斯·迈耶, 法比奥·格拉马西奥, 周轶凡, 郭喆, 林钰琼. 建筑学报. 2019
[8]. 以空间为核心的“设计化”构造教学之形成——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系1961-1983年的一年级构造课[J]. 吴佳维. 建筑学报. 2019
[9]. 陆地、海洋与文明秩序[J]. 强世功. 读书. 2019
[10]. 吐槽[J]. 佚名. 电影.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