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大豆高产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豆论文,高产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大连池市总播种面积117万亩,其中大豆9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1.2%。过去由于因循守旧,耕作粗放,技术不配套等多种因素,造成五大连池市大豆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大豆单产在65kg上下徘徊,70年代到80年代,大豆单产在120kg上下波动,单产比五、六十年代提高55kg。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从90年代我们承担国家农业部大豆高产攻关项目开始,在高油大豆高产技术中主要推广了新的栽培法,使大豆产量达到了170kg,比七、八十年代提高50kg,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1 改常规低产老品种为高油高产新品种
20世纪80年代前,我们种植的黑河3号、丰收10号等,这些常规低产老品种脂肪含量都在19%左右,达不到高油标准。这些品种都属无限结荚习性的,荚稀,产量也比较低,666.7产量120kg左右。进入90年代后,我们改常规低产老品种为高油高产新品种,开始种植黑河19、黑河27等,脂肪含量达21%以上。比过去增加2个百分点。666.7产量达到160kg。比过去提高40kg。近几年国家农业部又在我们这里建立高油大豆示范区,开始推广北丰01-8296、垦鉴豆25、黑河42、疆丰22-1778、北疆00-115,这些高油品种面积每年累计推广60万亩。这些品种的脂肪含量基本上都在23%左右,比过去增加3~4个百分点;666.7产量达到200kg水平,增产效果显著。因此说,改常规低产老品种为高油高产新品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2 改春整地为秋整地
五大连池地区春风大、降水少、底墒差,是十年九春旱的旱作农业区。过去由于春整地,经常造成大豆缺苗断条,影响产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春整地改为秋整地,解决了春整地大豆缺苗断条、产量低的问题。秋整地能把天上的雨水贮存在土壤中,做到秋雨春用,春旱秋防。经多年调查,在相同条件下,秋整地大豆保苗率达98%以上,而春整地大豆保苗率仅达70%左右,秋整地比春整地保苗率提高28%。由于整地时间不同,产量也大不一样,秋整地666.7产量180kg,而春整地平均666.7产160kg,秋整地比春整地亩增产大豆20kg,增产12.5%。秋整地增产的原因:一是能接纳秋季雨水,贮存在土壤中,保墒保苗;二是能延长土壤的熟化时间,提高土壤的肥沃性;三是通过深翻起垄,可消灭田间杂草,减少草荒。因此说,改春整地为秋整地是抗旱保苗、提高产量的一项关键措施。
3 改种子拌药为种子包衣
过去防治大豆病虫害,全部是拌药播种。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把种子拌药改为种子包衣。种子包衣是集良种技术、植保技术、肥料应用技术于一身的工省效宏,简便适用的一项综合技术。它不但能防治病虫害,还能提高大豆产量。通过8个乡(镇)的大面积调查:7月份包衣田大豆平均株高55.8cm,比未包衣田大豆高5.2cm;包衣田单株鲜重平均53.5g,比未包衣田大豆高9.8g;单株根瘤数包衣田平均58.4个,比未包衣田多18.8个;包衣田侧根数46.9条,比未包衣田多9条。9月份调查产量,包衣田大豆666.7产量185kg,未包衣田大豆666.7产量171.2kg,前者比后者增产8.1%,增产大豆13.8kg,每kg大豆按2.2元计算,每666.7增收30.36元,去掉包衣成本2元,每666.7纯增收28.36元。每年推广大豆种子包衣80万亩,总增收2268万元。因此,改拌药播种为种子包衣是夺取大豆高产的一项重大举措。
4 改经验配方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我们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全县(原“德都县”)十几个乡镇搞了666.7施商品化肥20kg,不同氮、磷配比的多年多点试验,得出一个氮1磷2的经验施肥配方,666.7增产大豆30kg左右,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后来我们经过认真总结,觉得这个配方在施肥量上还有盲目性。为了解决盲目施肥问题,我们在21世纪初,就把经验配方施肥改为测土配方施肥。每年采3000个土样,用以磷定氮法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经过化验之后,根据土壤养分的丰缺来确定氮磷钾的比例和用量。确定施肥量之后,把三分之二的肥量施于种下10~12cm处,三分之一的肥量随种同施,这样既能保证大豆前期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又能保证后期不脱肥,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经过大面积多点调查,在每666.7结余3.5~5kg化肥的情况下,666.7产量仍然达到175kg水平,达到既经济施肥又获得高产的目的。
5 改“三垄”栽培法为30cm平窄密
“三垄”栽培法是大豆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何再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于1996年开始,改“三垄”栽培法为30cm平作窄行密植(简称30cm平窄密)。这种栽培法,我们通过多年多点的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平均666.7产量225kg,单产比“三垄”栽培法又提高了50kg。“平窄密”播法增产的原因:一是增加了保苗株数,扩大了绿色面积;二是植株分布更加均匀合理,并且很快占领空间领域,截获光能较好。群体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可提高大豆的增产潜力。特别在加大密度的条件下,由于行距缩小,延长了株距,减少了大豆株间竞争,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协调的比较好,因而高产。这种播法要求选用矮秆、秆强、早熟、粒大、抗病、高产品种,保苗45万株,666.7施化肥25kg,通过“三垄”栽培式的平作机械,在不易受旱涝威胁而且地板干净肥沃的翻秋整地上进行,666.7产量完全可以达到300kg以上。这项技术要求的条件比较高,目前在五大连池市还没有形成规模,只能因地制宜的推广。
6 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
过去大豆栽培管理粗放,“播种两头堵,铲趟一遍五,开铲之前先压蒙头土”。现在是三铲三趟或三铲四趟,消灭了趟蒙头土的粗耕现象,取代的是铲前深松。过去播种是“手撒豆,满垄灌”;管理是“铲两帮,撸大荒”的种管方式。实行精量点播以后是:“深松土,细铲趟,既保苗,又保墒。”过去铲地是:“撞命锄,狠劲拽,不顾苗死好与坏。”推广“三垄”栽培技术以后是:“小扒锄、小锄板、铲两帮、松苗眼”,实现了单株管理。推广平作窄行密植以后,使用先进的化学除草剂,实现了地净苗清。
推广新栽培法以后,在大豆生产上,农民感到最明显的变化有3条。一是大豆长势喜人,农民说:“过去是大豆过膝,小麦齐腰;现在是小麦、大豆一般高”。二是株型喜人,过去应用的大豆品种多属无限结荚习性的,荚稀产量低;现在应用是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农民说:“底荚厚,中荚满,嘟噜豆最增产”。三是产量喜人,过去是“六石豆,看一般,八担豆创丰产;现在是十石豆看一般,四百斤很平凡,五百六百出经验”的喜人效益。
联系电话:010-68919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