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地理教材(人文教育版)若干教学问题的探讨_地理论文

实验地理教科书(人教版)的若干教学问题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科书论文,人教版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同年8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开始在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北、贵州、四川6个省级行政区的7个实验点(市或县)实验。2001年11月、2002年6月,该套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与八年级下册分别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开始在全国实验区实验。目前,该套教科书已经实验了2年,实验区遍及除西藏、浙江等少数省份之外的20多个省级行政区。2005年,该套教科书将在全国范围普及。随着实验区的扩展,有关如何使用该套教科书的实验经验也在不断地积累。为了让正在实验的和将要实验本套教科书的教师们能够更加从容地进行地理教学改革,本文在简单介绍该套教科书的结构框架、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实验地理教科书的结构和特点

1.教科书的结构

按照《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主要以区域地理为主。在内容的呈现顺序上,该套教科书继承了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的传统,在七年级讲述世界地理(上册是世界地理总论,下册是世界地理分论),在八年级讲述中国地理(上册是中国地理总论,下册是中国地理分论)(结构如图1)。

图1 实验地理教科书结构图

2.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按照《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标准和教材编写要求,实验地理教科书在内容选择、组织和表达方面都作了重要的改革,与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相比,具有很多鲜明的特点。

(1)削枝强干,进一步精简内容。世界地理分论部分选择1个大洲、5个地区、6个国家;中国地理分论部分,不同尺度的区域共选择了9个。

(2)突破传统的地方志式组织区域地理内容的方式,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世界地理分论部分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讲了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西半球的国家和两极地区。中国地理分论部分以省作为标准区域尺度,依次讲述了省级区域、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

(3)突出地理学习方法的培养,通过对精选的区域案例的全面剖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区域问题的一般地理思维方法和思维策略。

(4)增加了活动性课文的比例,将一些知识放到活动性课文中,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基本特征、分布规律,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体现了建构主义思想,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开始讲述有关的地理概念或地理规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这些感性知识与书本理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符合学生特点、有利于未来发展、灵活的地理知识结构。

(6)适应初中阶段学生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表述有关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时尽量采用图文相互结合的方式,以帮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再上升到理性认识。

(7)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在活动中渗透有关应用信息媒介查询、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应用信息媒介解决相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8)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在教科书中设计一系列相关的对话、阅读材料、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地域观念和灾害意识培养。

(9)语言平实、生动、简洁,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二、若干教学问题探讨

1.如何处理教材

按照《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实验地理教科书的内容作了大幅度削减,其目的是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将更多的教学空间留给教师,让教师也参与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课程建设者的优势,用足教材留下的空间,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度扩充教学内容。

与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相比,实验地理教科书在内容表述上首次将正文分为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两部分,叙述性课文用来阐述有关地理概念、过程;活动性课文用以探究基本地理规律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两部分课文各有分工,但是在逻辑上是有结点的。因此,教师们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需要找出这两部分内容的结点,将这两部分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主线重新组合。

2.如何把握教学重点

为了改变教师照本宣科和学生机械记忆的传统、引导教学走向探究,该套教科书设计了大量探究性活动。活动内容的增加使大量的知识点分散到了活动性课文中。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就需要将它们挖掘出来,可是,依据什么来挖掘这些知识点呢?教师们都感到非常困惑。实际上,作为解释《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验地理教科书(人教版),它的知识点就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标准。教师们只需要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标准落实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上,就等于抓住了知识点和教学重点。

3.怎样处理知识与方法的关系

与以往的课程和教材改革不同,新课程和教材改革强调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为此,实验地理教科书(人教版)对精选的地理区域作了详细的剖析,并设计了大量探究式活动,目的是通过个案剖析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可是,知识量的大幅度削减却使教师们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即新课程和教材改革主要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知识的传授处于次要的位置。实际上,在基础教育阶段,知识传授和方法培养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没有一定储量的知识,学习方法是无法建立起来的。所以,在运用实验地理教科书(人教版)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辩证地处理知识学习和方法学习的关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4.如何让师生互动起来

新课程和教材改革承认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前概念,主张教学应该创设一种积极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团体的对话交流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可是,这个说法有一个假设前提,那就是学生是在一种信息流动畅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东西部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的国家而言,它有一定的不适应性。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的先进性是必然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纳。那么,如何满足学生的前概念要求,让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查阅图书、预习课文等形式,让学生对所讲述的地理事物首先建立一个前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也许,有的教师会说在初中教育中地理是副科,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想让学生课前预习是空想,笔者认为,这种预习不一定是课前或课外预习,可以是课堂的前几分钟预习。

5.如何处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板书辅助教学的关系

在新课程和教材改革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个亮点。为此,很多人认为粉笔+黑板的时代已经结束,教学不再需要板书。其实,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的国家,能够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学校还为数较少,大部分学校多媒体设备很少或没有多媒体,粉笔和黑板还是多数学校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教学工具,板书依然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回忆和识记知识重点的主要手段,粉笔+黑板的时代还远未结束。

我们提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并不意味着要用多媒体代替所有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有其他教学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有弱势。它完全依赖于前期的教学准备,灵活性比较差,无法随堂记录师生互动交流建构的知识结构。而粉笔+黑板则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应辩证看待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板书辅助教学的关系,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引导教学走向探究。

6.课堂笔记做不做

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科书中,每节课的知识点都非常清楚地用文字表述在正文中,学生复习起来非常方便。可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中,有一部分知识点分散到了活动性课文中。这部分知识点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活动内容的过程中,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总结出来,呈现给学生。但是,这样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教师还需要提醒学生适时地做好课堂记录,为后期的复习巩固做好准备。因为,实验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设计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一般很难单独完成,假如没有及时地做好课堂记录,学生后期的复习巩固会变得非常困难。

7.课堂和课后练习还要不要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技能和方法是两个很重要的课程目标。其中,技能包括读图、绘图技能和获取地理信息技能;方法包括运用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以及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分析、判断地理事物的方法。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地理教科书也设计了大量活动,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但是,由于容量有限,有些活动类型在教科书中设计的比较少,没有给学生太多的练习机会。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适度增加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和方法。绘制地形剖面图是一项很重要的地理技能,但是,在整套实验地理教科书中,这样的活动只出现了一次。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种技能,就需要增加课堂或课后练习,加深学生的印象。

8.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

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改革要求,在评价建议部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地理学习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强化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甄别和选拔功能,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那么,在激励性评价中,如何对待学生错误的观点?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对知识科学性的辨别能力还比较差,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错误的观点若不能及时给予纠正,学生会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会影响到后期发展。所以,在激励性评价中,学生错了也要及时指出来,只是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标签:;  ;  ;  ;  ;  

实验地理教材(人文教育版)若干教学问题的探讨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