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论文_孙斌

浅谈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论文_孙斌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越来越多种不同类型的大型施工设备,现场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风险大。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不仅会导致施工现场出现混乱,还有可能造成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要从本质上对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预测风险,结合实际优化安全管理方针策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的优势,从而推动建筑工程施工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本文将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作业;安全施工;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的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对于施工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建筑工程的施工具有作业周期长、露天及高空作业多、工作强度大、场地环境恶劣、大型机械种类繁多、作业风险多等特点,这些工作及环境因素无形中就增加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问题。比如存在于高空作业时发生的高处坠落、垂直运输工作时发生的物体打击、电气作业时发生的触电伤害、机械设备使用时发生的机械伤害,这些危害给施工人员与施工企业都来了较大的经济财产损失。一个企业应该严守红线意识,从根本上重视安全,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提高安监员素质,配备资源,投入资金,逐步完善和优化安全环保设施,改善生产一线的作业环境,切实保护企业与员工利益。

1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安全管理制度不科学,脱离现场实际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历史长,各企业虽制定了相应的制式文件。但在具体的项目管理中,由于建筑项目的施工技术要求不一样、施工环境不同,项目施工风险也就存在差异;部分施工单位无视这些差异,进行安全管理制度构建时还是照搬制式文件的内容,而没有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进行安全管理制度与管理标准的细化,这不仅会给项目施工建设中安全管理带来制度不健全、标准不可依的尴尬局面,同时也会进一步助长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消极懈怠的风气。安全管理并不是一个口号,它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管理过程,点多,面广、复杂多变。需要对生产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利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进行管理和控制,做到“四位一体”,全面把控。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得有安全措施与保障,同时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精细化管理。

1.2人员专业素质欠缺

专业素质方面,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大部分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于安全施工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不深、认识不足,安全技能不能够满足现场需求。与此同时,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基数偏少,专门专项的管理人员少。针对这一现状企业更应该制定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强化教育培训,做好施工人员的三级教育培训、专项培训、实操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做到警钟长鸣。这样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增长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专业知识,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1.3缺乏高效安全监督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安全监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具有直接性的影响,但是安全监督部门呈现出形式化、效率低下的现象,没有明确的安全监督内容和切实有效的监督手段,无法充分发挥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部门的职责。比如,安全监督流于形式、隐患排查流于表面、工作落实流于敷衍,再加上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的不足,无法从本质上掌握建筑工程的施工要点,制定出不合理性的安全监督内容和体系,降低了安全监督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由于工程上的抢进度或安全管理人员的懒惰,往往降低项目对施工过程的关注力度和监督力度,虽然做出了详细的监督内容和步骤,但是并没有将其落到实处,无法有效地预测和规避风险,大大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安全管理职责

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就要从企业与拟建工程项目部两个方面同时抓起,只有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履职,才能够不断提升整体性安全管理水平。(1)建立以项目经理作为安全施工第一责任人的管理制度。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严格按照生产标准化实施有效管理,促进整体安全责任意识的提升,在确保安全施工的前提下,保证工期与质量,提升经济利益。(2)施工单位在组织建立项目管理班子时,必须按照管理生产,必须先管安全的原则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明确安全岗位履职清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3)成立由项目经理、主管安全的副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工程施工负责人、安监人员组成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贯彻执行国家、业主及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负责现场的施工管理,确保安全、环境、文明施工、防火等符合国家规程规范要求。(4)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时候,加大惩罚与奖励力度,调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积极性,监督施工人员的行为,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2.2强化安全监督管理职能,完善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工作是全员参与,人人负责,企业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和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同时还要有一个过硬的管理队伍。企业和项目部拥有一支安全意识足够强、专业水平足够高的监督团队是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和组织保障。我们要加倍重视安监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完善各级、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的相关规定,对部门的内部人员配置、培训、教育、考核等等工作都应实现系统性、有效性,做好基础工作,夯实管理基础,使各项安全生产活动有章可循。

2.3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生产效益

管理体系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安全生产是安全工作的灵魂。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和完善适合自身特点的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合适的执行、跟踪、修正、分析和审核等系统,才能持续地发掘自身安全管理的需求。一个企业、从管理层到基层班组,都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班组是管理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每一个层次都有自己的结构和控制文件。完整的管理体系是否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要看是否能够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管理格局,是否能够构建安全与生产和谐、职工与管理和谐、环境与发展和谐的安全环保机制,这是保证安全连续和持续性的关键。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从细节着手抓起,通过落实岗前培训机制、层级监管机制、奖惩机制等,使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2.4 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管理

企业应当构建高效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一体化平台系统,实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并加强对体系运行工作的管理、检查、考核和持续改进。基于这一平台系统将安全管理与项目部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有效的统一结合起来,项目部是建筑企业下属组织机构,各级管理人员分级管控,在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下加大贯彻执行力度,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坚持“四个凡是”,制定有效的措施予以实施纠正,规避风险,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期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安全管理由传统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一个模式即QOHSE管理模式,它即是我们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通行证,也是广大职工生命安全的护身符。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体现“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宗旨,认真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成本的关系。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同时通过强化人的管理职能,使物的不安全因素降为零,最终实现零事故的目标。

加强安全管理的意义重大,不仅是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建筑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得以实现,保障施工人员人身权利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参考文献:

1]袁有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6,42(01):249-251.

[2]李睿.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J].江西建材,2016(05):274-275.

论文作者:孙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论文_孙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