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结核病防治所 157011
【摘 要】目的:探究肺结核内科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及其临川医学研究。方法: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22例肺结核内科疾病患者,探究心血管病的治疗与预防,对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与预防方案进行分析,探究心脏病的临床医学研究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照治疗,在基本病情相近的基础上,根据探究肺结核内科病的治疗与预防分析结果,得出探究肺结核内科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的最佳方案。结论:以通过有效地预防与治疗肺结核内科疾病的方法保证身心健康。
【关键词】肺结核;内科;临床医学研究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已经有不少的临床经验,这项特殊治疗心脏疾病的手段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在获得发展的同时生活环境也在遭到一定的破坏。生活环境,饮食追求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肺结核疾病成为愈发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每年全球肺结核死亡的人数正在逐年减少,但肺结核的预防与治疗仍然刻不容缓。为有效彻底控制这一疾病,保证人民健康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展肺结核内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已刻不容缓。
1资料与方法
1.1相关知识背景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下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认为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2基本资料
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了22例结核病病患者,根据实际病情与环境等因素,选择其中的22例病例进行对照治疗。22例病患中,男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43.5岁,女性患者9例,平均年龄48.2岁,基本病情相似,均为咳嗽,肺部有阴影等症状,患病平均程度相似,最长病程为2年,最短病程为3个月,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治疗方法
遵照医嘱,定时、定量地服用药物,肺结核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其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早期:肺结核病早期,肺内病灶血液供应好,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分布,同时巨噬细胞活跃,可吞噬大量结核菌,有利于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有效地杀灭结核菌,所以应尽可能早地发现和治疗肺结核;规律:按照化疗方案,规律投药可保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以达到持续的杀菌作用。反之,血药浓度不稳定,在低浓度时达不到最低抑菌浓度,反而会诱导细菌的耐药性;全程: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后,短期内症状会显著改善,2个月左右大部分敏感菌被消灭,但部分非敏感菌和细胞内的结核菌仍然存活,只有坚持用药才能最终杀灭这部分细菌,达到减少复发的目的;适量:过量使用抗结核药物,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用量不足则可诱导耐药产生,因此在化疗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给予适当的药物剂量;联合:联合不同机制的抗结核药物,可以利用多种药物的交叉杀菌作用,不仅能提高杀菌灭菌效果,还能防止产生耐药性。
2结果
评价标准:治疗后患者咳嗽症状、肺部显示有阴影完全消除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症状、肺部显示有阴影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治疗后症状消除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咳嗽症状、肺部显示有阴影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在22例失眠症患者中,显效为13例,占64.63%,有效为8例,占 28.05%,无效 1例,占 7.32%,总有效率为 92.68%。
3讨论
结核病灶中的菌群不均一,初治结核菌中大部分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但有少量天然耐药菌,耐利福平发生的概率为10-8,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为10-6,如使用单一抗结核药物,敏感菌被杀灭,耐药菌大量生长而取代成为主要菌群,会造成临床耐药病例。联合用药具有交叉杀灭细菌的作用,可有效防止耐药的产生。此外,病灶中的结核菌的代谢状态也可影响化疗的结果。现在普遍认为,结核病灶中存在4种不同状态的菌群,A群为持续生长繁殖菌,B群为间断繁殖菌,C群为酸性环境中半休眠状态菌,D群为完全休眠菌。一线抗结核药物并非对所有代谢状态的细菌有效,例如链霉素对C群菌完全无效,只有吡嗪酰胺对此菌群作用最强。B、C群结核菌可保持在体内很长时间,化疗药物应使用足够的疗程才能杀灭。因此,如果使用的化疗药物不当或者疗程不够时,B、C群结核菌往往不能被完全消灭,很容易造成复发。
在诊治的22例患者中,通过药物减缓病情的患者可达62.17%,而通过基础药物治疗与肺结核疾病治疗使病情缓解的高达75.08%,并且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更好,生活质量较一般患者更优。
结核病重在预防,现代社会提供给人们优越便捷生活的同时,也使生活节奏变得过于紧张,部分人的生活失去正常规律,运动减少,糖尿病及免疫系统疾病增多,部分人的免疫力下降,人口流动带来疾病传播机会的增加,等等,都使得结核病有死灰复燃的机会,所以加强对结核病的认识,提高警惕,提倡健康生活,才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杜宇华.116例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转归情况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2(03):23-24.
[2]龚雪莉.肺结核咯血的治疗方法与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66-367.
[3]郝德义.尘肺病合并肺结核254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09):23-24.
论文作者:程晓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肺结核论文; 结核菌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结核病论文; 疾病论文; 内科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