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 薛盛森
摘要: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合理的构建特色的教学课程,使物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图文并茂的体现,这不仅可以达到传统教学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制造活跃的教学气氛,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物理课程,本文介绍了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一些策略,以及作者对融合理念的思考,旨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信息技术;融合
初中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融合,更不是被动的引入信息技术手段,而是让学生们积极的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它强调的是在课堂上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启迪思维,开拓思路,扩充课程资源,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教学过程。
一、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具体概念
实际上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初中物理课程的具体过程,以打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实现一种既能合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体现出来,将过去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形式彻底改变,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三个基本特点是:打造新型教学氛围、实现新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的教学结构。具体到物理教学中,其实就是以物理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物理学习为是基础,运用信息技术为物理课程服务的过程。通过融合的过程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建立真正的教师引导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结构。
二、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
(一)控制教学节奏,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所有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统计整理,并加以实时分析,从而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做到了及时反馈,使教学的调整更加科学合理和针对性,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升了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通常会对相关实验演示很久,这样经常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这时如果运用信息技术方式来提升教学速度,便可以让课堂效果更加明显。例如:教师在讲解《光的反射》这节课程时,在实验时需要一个平面镜和一张纸板作为教学工具,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纸板垂直的放在平面镜上,实验开始时将一束光沿着纸板从平面镜的一侧射入,经过平面镜的反射,从另一侧射出,这其实就是光的反射具体经过,但是如果在课堂教学实验中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演示方式,并不能让班级所有的同学都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实验的操作过程中,而且实验操作会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这时教师如果能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把实验的具体演示过程利用希沃白板软件的授课助手进行全程拍摄投影展示,进行互动式教学,不但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而且还能控制课堂节奏,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教学是运用图形、视频等形式展现教学内容的过程,它可以将抽象的内容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另外它的有趣性、丰富性打造出了一个十分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这种良好的氛围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情绪,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初中学生只有喜欢上物理学科,才能把课堂学习当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从而可以轻松愉悦的学习教材知识。
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如让学生观察在汽车的轮胎上装有防滑链后,汽车就可以在雪地上自如前进,而车辆使用的时间久了后就必须更换轮胎;田径运动员穿着钉鞋比赛,古代时使用滚木搬运重物等,将学生带入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物理在平常生活中的应用,减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畏难心理,为学生进一步通过相互探究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提供情境性材料。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在课堂教学中打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就要以计算机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的形式来制造课堂氛围,充分的运用互动性建立直接、形象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和有趣,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师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章时,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电子白板进行课程互动,讲解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方式以及回声的应用,并且以多种图片、声音和视频的形式,将抽象的理论,图文并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理解教材内容,最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思考
(一)信息技术的运应用方式较单一
一些教师在物理课上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发言的机会。另外还有一些教师在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采用了信息技术方式增加了课堂知识传输的速度,但是却将传统的机械灌输方式转化成了电脑灌输的形式。这样的融合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也产生了阻碍作用,这样便失去了二者相互融合的实际意义。
(二)要综合考虑初中学生的现实需要
有些教师在运用信息工具时不考虑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实际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为了信息教学而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还有一些教师扔掉了黑板板书等教学工具,过分依靠计算机教学,这便降低了教师的教学作用和精神素养的熏陶。
(三)不能够真正理解融合的意义
在学校里举办的PPT培训、微课制作和专业理论学习较多,而关于融合理念、教材分析等精神上的学习内容很少。一些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整合的作用与意义,这样在实际物理教学过程中便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科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辅助了教师教学,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的提升。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还要加强传统教学课程的基本功能,让二者相互融合,互相影响,最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淑鸾,孙丰富.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策略[J].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7(8):71-74.
[2]李树林.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7,35(10):61-62.
[3]佚名.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融合[J].考试周刊, 2017(102):157.
论文作者:薛盛森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平面镜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