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综述_科学论文

近十年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综述_科学论文

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研讨观点十年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技术论文,第一生产力论文,观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十周年。1978年,邓小平重申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关注。1988年,邓小平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总结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十年来,人们对这一论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有关的论证和阐述文章之多、范围之广为近年理论界少见。由于两个命题的内在联系,研讨仍然关涉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但重点则转移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上。现在人们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有了深刻和一致的认识,“科教兴国”已成为党和国家的基本战略。但在对科学技术何以成为第一生产力等问题的理解上,研讨者则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现综述如下,仅供参考。

一、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性质和命题中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一)命题的性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是否科学,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命题?对此研讨者主要有四种看法:

1.在肯定命题的科学性的同时,强调它是一个经济学的命题。“邓小平同志谈到的生产力,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学的命题”(注:冯维和:《对生产力的几个问题的新思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2.认为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哲学命题。“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这种发展的重要性,不亚于狭义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发展。”(注:宋养琰:《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管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3期。)

3.少数论者对命题的理论依据和逻辑表达持有怀疑。他们“往往强调这是一个‘形象的政治的语言’,在充分评价其实际意义的同时,对命题的科学性持保留态度。”(注:苗东升:《试论科学是元生产力》,《光明日报》1993年4月5日。)

4.认为这一命题是“被设定的难题”,从表面上看似乎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命题不相容,存在着“相互缠绕的怪圈”,但是可以“解构”,命题是“完备与不完备的统一”(注:张践明:《“第一生产力”和历史唯物主义》,《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二)命题是否包括社会科学

应该说,这一问题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命题中就已存在,只是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以后,才引起人们更广泛的讨论。“科学技术”是不是特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否具备生产力的属性?对此主要有四种看法:

1.认为一般而言,社会科学不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社会科学的确很重要,但其重要性不能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来说明。”(注:《胡绳谈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人民日报》1992年11月30日。)

2.强调马克思从来没有把社会科学排斥在科学的范畴之外,邓小平更明确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科学是生产力,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注:洪远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理论》,《复旦学报》1991年第5期。)有的论者甚至认为,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关键的第一生产力”(注:吴欣:《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新认识》,《理论探讨》1994年第4期。)。

3.认为命题中的“科学”是指与生产力有密切内在联系的科学,自然科学并不都是生产力的因素,在社会科学中也有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因素的。因此,“不应笼统地用‘社会科学是生产力’,或者‘社会科学不是生产力’的命题。”(注:姜法芹:《也谈社会科学与生产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4.认为社会科学在一定的前提下属于生产力范畴,“假如能够排除对于社会人文科学研究的种种消极的政治化扭曲,那么,它们将同样具有生产力意义。”(注:崔永和:《生产力的文化意蕴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三)对命题中的生产力内涵的理解

为了能够科学地解释和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们对生产力内涵作了许多探讨,其中不乏新的阐述。主要有六种看法:

1.传统的“三要素”说。认为生产力是指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产资料的能力,它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坚持这种观点的论者,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持“渗透论”。)

2.多因素说。这种观点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认为生产力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3.“因素体系”说。认为现代生产力是由多类型因素构成的因素体系。从结构功能分析,生产力因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型是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第二类型是智能性因素,包括科学技术、现代教育、生产信息;第三类型是运筹性因素,包括生产管理、分工协作、劳动组织(注:刘景林:《关于生产力的三个论题》,《黑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坚持第2、3两种观点的论者,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持“要素论”。)

4.生产力“三源泉”说。论者认为应该将生产力理解为“劳动力、科学力和自然力能动的统一”,科学技术虽不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但却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这样,就能解释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要素但却是生产力的问题了(注:洪远朋主编《新编〈资本论〉教程》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8页。)。

5.“大生产力”论。认为应该将现代生产力理解为大生产力,“大生产力作为广义的社会生产力,是指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生产力的总和。”现代科学技术正是对大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注:张道民:《论大生产力》,《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1年第3期。)。

6.认为应该“把认识力纳入生产力内涵”,并将生产力定义为“人们通过社会实践而得到的认识、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并用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有利于人类发展进步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从逻辑上彻底地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真理性”(注:吉彦波:《应该重新定义生产力》,《理论探讨》1997年第1期。)。

二、科学技术是什么性质的生产力

以前在讨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时,一般认为科学技术是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而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较之以前有了重大的变化,现在应该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对此大体上有以下五种看法:

1.坚持传统的观点,认为“科学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从广义的一般意义上讲的生产力”,“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精神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或间接的生产力,而不是现实生产力。”(注:洪远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理论》,《复旦学报》1991年第5期。)

2.基本赞同第一种观点,但提出“元生产力”概念,认为科学“是一种元生产力(metaproductive force),即生产力的生产力。”(注:苗东升:《试论科学是元生产力》,《光明日报》1993年4月5日。)

3.认为科学技术在一定的形态上是现实的生产力。“科学在其现实形态上表现为智力劳动的生产力、自然力和社会力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正是在上述三种形态上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注:时新:《关于科学生产力的几个问题》,《山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

4.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前,科学技术是精神的或间接的生产力,而到了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特殊的实体性要素,已成为直接的生产力了(注:罗绍贤:《科学技术何以成为第一生产力新探》,《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3期。)。

5.认为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性质不能一概而论,科学和技术分别属于不同性质的生产力。其中,科学是潜在的、精神的、扩大意义上的生产力,这种性质不因其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增强而改变。而无论将技术视为已经物化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技艺)还是视为装备、生产工具或操作方式、工艺方式的别名,“其规定都属于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的、本来意义上的生产力”(注:刘炯忠、叶险明:《从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分类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年第6期。)。

三、如何理解“第一”的含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中的“第一”,是何种意义上的“第一”,是实指还是借代?对此大体上有六种看法:

1.认为论断中的“第一”是“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但科学技术并不是生产力的唯一源泉和动力。”(注:洪远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理论》,《复旦学报》1991年第5期。)

2.认为“第一”主要有三层意思:其一,科学是元生产力意义上的第一生产力;其二,在各种元生产力中,科学是第一位的因素;其三,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是产生新的技术、新的生产力的第一源头活水。(注:苗东升:《试论科学是元生产力》,《光明日报》1993年4月5日。)

3.认为论断中的“第一”固然有数字上的顺序之意,但这并不是真实或本质的含义,其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借代,这里的“第一”主要不是与生产力其它因素一决高低的结果,而主要是指“最重要”的意思,是指科学技术对生产力整体的推动作用。因此,论者“更倾向于从宏观上、从比较超脱和模糊的角度来理解这个‘第一’”(注:鄂焕成:《如何理解“第一生产力”中的“第一”》,《生产力研究》1992年第1期。)。

4.认为“第一”作为确定事物地位或表达事物顺序的一个序数词,有几种不同的用法。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是强调在诸种生产力中,科学技术已上升到“第一”的地位,其他生产力就是“第二”、“第三”了(注:袁义文:《试论“第一生产力”的系统性质》,《内蒙古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5.所谓“第一”,不是指谁创造谁的本源问题,也不是指人和物的关系来说的,而是指它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到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关于这一点,江泽民同志作了明确而又透彻的阐述,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注:罗绍贤:《科学技术何以成为第一生产力新探》,《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3期。)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第一”,不能理解为“第一性”;不能理解为“唯一性”,即不能认为唯有科学技术才是生产力;不能理解为“初始性”,即不能认为科学技术一出现就成为第一生产力;不是意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排在第一位的独立要素(注:郑菊芬:《从哲学视角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咸宁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四、“第一生产力”与“首要生产力”的关系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人的因素第一”的思想有无矛盾,是什么关系?对此大体上有五种看法:

1.认为把科学技术理解为生产力各个要素中的第一,必然会排斥和动摇劳动者的主导地位。“如果把科学技术理解为生产力各要素中的‘第一’,剩下的因素都是‘第二’及以下的地位,那么,劳动者的地位往哪里摆?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地位不应因为加上科学技术而有所动摇。”(注:鄂焕成:《如何理解“第一生产力”中的“第一”》,《生产力研究》1992年第1期。)

2.认为“二者关系日趋复杂,应作具体分析,18世纪以前劳动者占主导地位,‘人是第一生产力’,到了20世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又不可一概而论。20世纪以来,从战略观点看科学技术第一,从战术观点看人是第一。”(注:黄兵海:《如何全面理解“第一生产力”中的“第一”》,《生产力研究》1994年第3期。)

3.认为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的。说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这是从人是生产力发展中能动的因素这一角度来说的;而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是从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角度来说的。“我们说,劳动力是首要的生产力,并不是否定也不应否定科学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处于第一位和开辟道路的作用;我们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并不否定也不应否定人是生产力中能动的最活跃的因素。”(注:洪远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理论》,《复旦学报》1991年第5期。)

4.认为二者并不矛盾,而是分别就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和附着性要素范围内而言的。在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按照列宁的说法,“第一生产力”是工人、劳动者;而在附着性要素(科学、技术、教育、信息、管理等)中,科学、技术要素比其他要素重要得多、也直接得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在这个范围内(也仅能在这个范围内)提出来的(注:宋养琰:《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管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3期。)。

5.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人的因素第一”的深化。其一,“人的因素第一”是相对于生产力基本要素的联系和整个生产力系统而言,同时也包含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其二,“第一生产力”是“人的因素第一”的当代表现形式;其三,“第一生产力”是对高度发展的人的智力的发展和确证(注:何新正:《评“第一生产力”的几种观点》,《安徽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五、科学技术何以成为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何以成为第一生产力,为什么是第一生产力?对此大体上有以下六种看法:

1.“渗透论”。这种观点大都认为生产力是由三个实体要素构成,科学技术虽不是构成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但可以对它们发生渗透性影响,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改进生产工具的水平、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成为影响生产力整体水平的第一生产力。

2.“首要要素论”。认为科学技术已经由原来生产力多要素中的一个要素上升到多要素中的首要要素。“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它较之其他生产力或生产力的其他因素或要素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与原来生产力学说中只讲科学技术是渗透在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三个实体要素中的生产力因素相比,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注:刘国光:《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座谈会上的发言》,《经济研究》1991年第9期。)

3.“主导生产力论”。这种观点“不同意把科学技术仅仅看做生产力的一个‘渗透性要素’并以此来论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思路,因为这会把‘第一生产力’导向‘第一生产力要素’。”论者认为生产力系统由多种生产力构成,其中,科技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生产力形态,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中占据中心地位,并对其他三种生产起主导的“第一”的作用(注:李作钦:《论科技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质》,《理论学刊》1996年第3期。)。

4.第一生产力“嬗变论”。认为“由于生产力极其复杂,又是一个集结体,相应地,在某一历史时期,总会出现一个占主导地位并起决定统率作用的要素”,即“第一生产力”。论者认为在历史上,“第一生产力”表现为劳动对象、劳动者、机器、科学技术的依次嬗变。前三个阶段“都是基于单要素主导和统率条件下的。只有科学技术‘第一’的时代,才使诸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科学技术又具有渗透、主导、独立的作用与地位,使生产力直接作用于社会,科学技术本身也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使生产力真正发挥它的决定作用。”(注:曾春晖、谷陵:《试论“第一生产力”的嬗变》,《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5.“特殊的实体性要素”说。这种观点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已经不再是生产力的精神性的要素,而变化成为“特殊的实体性要素”,具有精神性和物质性相统一的两象性的特征。而科学技术何以成为第一生产力?论者认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现代科学技术这种性质的变化,由此改变了它同其他实体性要素的关系,同时它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能够起到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注:罗绍贤:《科学技术何以成为第一生产力新探》,《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3期。)

6.社会作用“综合论”。这种观点从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到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力要素水平的关键要素;科学技术在商品价值中的含量逐渐占优势,等等(注:李庆臻:《论科学技术为什么是第一生产力》,《东岳论丛》1991年第5期。)。

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关于理论意义,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看法:

1.从哲学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从而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一元论特征。从时代背景上来看,它又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高度理论概括。”(注:周林东:《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复旦学报》1995年第1期。)

2.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一论断扩展了经济科学的研究内容,增加了科学技术在经济体系中的份量。以往的经济学也涉及到对一般的抽象的科学技术变化及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但研究的层次不深,而且范围,份量都较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使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研究中处于首当其冲、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经济学研究不能忽视的重要领域。显然这意味着将要拓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并增加关于科技生产力的研究份量(注:刘国光:《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座谈会上的发言》,《经济研究》1991年第9期。)。

3.从科学社会主义角度看,认为这一论断除了包含科技工作、经济工作、社会和政治发展等层次的意义外,还有社会主义发展这个层次,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比较和较量这个层次。“邓小平同志论科学技术问题,总是把它同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命运、社会主义的价值联系起来考察。”“科学的社会主义,还应该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归根到底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并且保证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的社会主义。”(注:龚育之:《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科学报》1997年8月16日。)

4.从与“唯科学主义”的观点的区别来看。“客观的说,西方许多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都对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中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早在60年末就在《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技术》的演讲中,已经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命题”。“虽然他们的研究中有不少的合理成分,但是总体上看来都存在着‘唯科学主义’的片面性”,“是脱离社会制度来孤立、抽象地对待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根本区别于‘唯科学主义’,从马克思的科技是生产力到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不是孤立、单向、抽象地看待生产力,而是运用辩证法认识社会及其发展的必然结果。”(注:余源培:《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层次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5年第6期。)

(二)关于实践意义,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看法:

1.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利于我们走上科教兴国的道路。只有用新的科学技术武装劳动者,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2.从这一论断出发,必然会合乎逻辑地得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推论,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科技、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和社会意识。

3.这一论断使我们有可能考虑一条新的改革思路,即不仅一般地以发展生产为目标,而且特别要以真正解放科技生产力为目标,设计改革思路和方案,塑造新的经济机制。

4.这一论断提醒我们要特别注意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抓紧机遇加快发展自己,尽快缩短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标签:;  ;  ;  ;  ;  ;  ;  ;  

近十年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综述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