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技术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电气工程建设进入全新的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之中,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推动我国电气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简要概述了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设计理念,并探讨了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的弊端和有效措施,以期能更好地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应有作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融合运用
前言
现阶段,我国电气的自动化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其整体运用水平日趋成熟,将其融合应用于电气工程中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能够对电气系统实施有效的监控管理,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原因,进一步保证了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基于此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必须结合我国电气工程发展实际情况,着眼于电气工程的长远发展目标,极大地提高了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水平,为电气工程的良性发展提供有效技术保障。
1.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设计理念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必须遵循特定设计理念,集中表现为如下方面:①集中化设计理念,在电气工程工作中,处理器需要就系统功能开展集中处理,自身处理压力较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处理效果。而电气工程涉及设备数量较多,给主机带来巨大负担,为了达到良好的监控效果必须增加电缆数量,并且电缆距离的增加对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在设计中应遵循集中式监控设计理念;②现场总线式设计理念,为了提升系统设计的针对性,工作人员在设计中多采用现场总线网络技术,并在具体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对于不同的功能设置特定的间隔,以此明显降低端子柜、间隔和模拟量等,日渐成为电气工程未来发展趋势;③远程化设计理念,在该理念指导下能够有效减少系统中的电缆数量,在降低投资成本的同时,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弊端
相较于传统技术而言,电气的自动化技术优势明显,将其应用于电气工程中能够提高工作任务执行的准确性,并且在线路或者设备检测中能够对故障进行快速识别与诊断,从而根据故障的真实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为电气工程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电气工程中的人工值班监测被智能监测方式所取代,极大地缓解了人为压力,同时在使用中融入了GPS技术,对异常或者故障实施实时监测与报警,极大地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但是就实际应用情况而言,其中仍然存在诸多弊端:①技术应用不成熟,在实际应用中,受传统模式影响,工作人员并未充分意识到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和技术要点,导致具体应用问题较多;②投资成本较高,在实际应用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对外部电压提出了较高要求,并且相关设备抗电磁干扰和雷击的能力较弱,很难有效应对恶劣的外部环境,增加了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
3.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有效措施
3.1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继电保护装置中的融合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气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异常现象时及时准确地发出报警信号,并且将线路切断,以此对故障连接的线路予以有效保护,因此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尤为重要。例如在某建筑电气工程项目开展中,工作人员将自动化技术融合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中,在系统中引入继电自动保护装置,以此对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具体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同时通过GPS技术实现了远程控制,进一步解决了继电保护装置误跳等故障。此外,在运用中工作人员注重区分继电自动保护装置自身的故障情况,其主要包括据动和误动两种故障情况,前者当系统出现故障时,继电自动保护装置并未及时断线保护;后者则是当系统正常运行时,保护装置发出保护动作,向工作人员传递错误信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的融合应用
近年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迅速,其作为一种计算机监控系统,具有多重性能的综合性优势,能够在具体应用中实现对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测量设备和信号管理系统的重组和优化,以此达到系统功能最大化效果,基于此将其应用于电气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某电气工程项目中,工作人员引入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整合应用,并合理利用先进的电子金属,对检测、控制和测量等工作进行严格部署,并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融入GPS技术和智能技术,以此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3.3主动数据库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
主动数据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应用中以对象为核心,保证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行为趋同于人们的真实认知,从而提升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例如在我国某电气工程项目中,工作人员创新性地引入主动数据技术,对运行系统进行实施监控,在分析和管理对象函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此外,工作人员还应用了触发机制,对主动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控制,使得短时间内读取数据成为可能,以此提升电气工程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4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
现阶段,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得到快速发展,以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受到电气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该系统构成部分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太网、分布架构、进程把控单元、远端者工作站和数据通讯高速网等,这些成分为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例如在我国某电气工程建设发展中,工作人员引入了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在应用中重点分析了该系统的远程把控单元,其主要包括输入和输出两个板块,在具体通讯过程中信息在主控模件的作用下被传送到可冗余处,进而再被传输至智能板块上,最后传输至总线板块,以此实现输入和输出操作。在该系统作用下,信息传输过程中可作用于不同的现场设备,其中主要包括热电偶、开关量、电阻和变电器等设备,并且在信息传输结束后,还可将信号输出,并保证显示和打印处理的及时性。此外,该系统还可将设备运行参数和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传输处理,并且可对指定部门进行径直驱动,极大地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保证工程实施过程中检测、维修和连锁把控的实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而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景无限,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明显的现实优势,在技术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领域之中,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推动力,尤其在电气工程项目发展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工程发展中应注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动数据库技术和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的应用,以此提升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莹.探讨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地球,2015,(32):8-8.
[2]魏威,吉宗满,曹章楷,等.探讨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9):90-90.
[3]郝宏敏,王林.探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企业文化旬刊,2015,(4):230-230.
[4]董章韬.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分析[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26(31):114-114.
[5]任士金.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89-89.
[6]夏侯元.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7): 163-163.
作者简介
徐万余(1996-05),男,辽宁省庄河市人,黑龙江工业学院 201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
论文作者:徐万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电气工程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