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四〇七医院 甘肃天水 741001
摘要:从亲子关系出发,通过具体事例,使用行为矫正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基于行为矫正理论的亲子关系适应原则,为心理咨询师行业的发展拓展了全新的领域,为婚姻关系、亲子关系、行为矫正理论关系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行为矫正理论;心理咨询师;亲子关系;应用
行为矫正理论是在上世纪70年代正式产生。它将治疗焦点放在被试者的思想、感受、自我言语以及其他的内部心理活动上。其主要论点是:影响被试者的情感和行为的主要原因是认知过程的障碍。经过伊万.P.巴甫洛夫(Ivan P.Pav lov)、爱德华.L.桑代克(Edw ard L.Thornd ike)、约翰.B.华生(John B.W atson)和B.F.斯金纳(B.F.Sk inner)等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建立了许多解释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行为原理。因此,行为矫正理论是通过矫治被试者的不良认知以达到疾病减轻或消除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它高度重视被试者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所谓不良认知,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和思想,它们往往导致情绪障碍和不适应行为。目前,行为矫正理论多用于研究人的心理,在亲子关系咨询方面行为矫正的程序和方法被专业人员及其辅助人员来帮助人员改变其社会行为,以达到改进其生活的某些方面。在子女教育中,行为矫正可用来研究和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就应该了解行为矫正理论。这里所指的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关于亲子关系对少年问题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影响,如何应用行为矫正理论,诊断与改善少年的亲子关系,国内很少见到这方面的资料。
一个行为的后果无非有四种:得到愉快刺激,取消愉快刺激,得到痛苦刺激,取消痛苦刺激。心理学家将它们分别称为:正强化、负惩罚、正惩罚、负强化。正强化与负强化都是对孩子行为的奖励,它们将使孩子的行为重复或加强,正惩罚与负惩罚实际上都是对孩子行为的惩罚,它们可实行为减少或消除。由此,我们得到一个极富价值的启示:假如你要使孩子的某个好行为重复或加强,那么,在孩子的这一行为之后,你就及时地给予正强化或负强化。假若你要使孩子的某个不良行为消除或减弱,那么,在孩子这一行为之后,你就给予正惩罚或负惩罚,这就是行为矫正理论的核心思想。
行为矫正又称行为疗法,是当代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心理疗法。其基本思想可归结为:人的一切行为,包括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都是通过强化获得的,因此也可以通过强化加以矫正。可以通过强化塑造良好行为,也可以通过强化改变和消除不良行为。
孩子的习惯行为是由于给予强化或不给予强化定型的。家长的不良强化作用,往往是孩子不良行为的根源,而良好的强化作用则可成为改变孩子不良习惯的有效途径。您再看一下中间的表格,培养好习惯或矫正不良习惯,关键在于适事适时地给与孩子愉快刺激或痛苦刺激。行为强化现象,普遍存在家庭日常生活之中。
本课题研究在于探索如何使用行为矫正理论诊断与改善少年亲子关系,促进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这对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发挥家庭教育优势,配合学校教育,培养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实践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小芳,女,13岁,从幼小时就喜欢艺术体操,小学时曾多次获奖,梦想着将来能成为一名体育专业人才。小学毕业后,按体育特长升入一所重点中学,父母非常高兴,他们认为只要进了重点中学就有了上大学的希望。小芳的父母都是干部,家境较好。因为种种原因,父母都未能享受高等教育,常以此为憾事,总希望在女儿身上得到补偿,希冀这个宝贝独生女将来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们对小芳百般疼爱,从艺术体操方面开发她的智力,尽量满足她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物质需要,任何家务活都不让她干。然而,小芳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并不尽如人意。随着初一年级学科门类增多,难度加深,学习成绩日趋下降。初二第一学期,六门功课总分都停留在250-300分之间,这样的成绩是很难毕业的。父母为其现状异常焦虑不安,多次提出希望班主任老师多给予帮助。
二、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1.亲子关系非常密切,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于把握其真实全貌。所以我们首先做好测试动员工作,真诚帮助、理解、尊重亲子双方,取得他们的合作。然后采取行为矫正理论,进行综合诊断,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少年亲子关系是双向的关系,应同时从亲子双方做好工作。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应该学会怎样应运行为矫正理论解决具体问题。
3.介绍了行为矫正理论的发展及其在我国亲子关系和应用的。
三、研究结果:
对于行为形成的过程,无论是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还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都以“S—R联结论”的观点来解释的。它强调经练习而形成习惯,强调从简单的动作反应直到较复杂的行为,都是这种S—R的机械式联结。尽管行为矫正学家在开始阶段总是反对运用一些心理学名词,如思想、知觉,但在实践研究面前他们不得不和这些心理学名词发生一定的调和。随着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改变,行为矫正的应用领域也随之扩展。一些注意到个体内部的思想过程对行为有影响的行为主义者,试图设计一种行为矫正法,通过认知历程的改变来改变或矫正外部行为,于是产生了认知行为矫正理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对孩子没有兴趣,在情感上与孩子疏远,父母自身常处于抑郁状态的话,那么孩子与父母明显缺乏亲密的依恋关系,而且以后会有明显的心理欠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亲子关系对少年社会化具有学校和社会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少年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培养世纪合格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家庭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多数研究者都同意,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会造成儿童心理发展多方面的差异。相对于其它三种教养方式而言,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学者鲍姆林德认为:由权威型的父母抚养长大的儿童要比由其它类型的父母抚养长大的儿童更有能力。而专制型、宽容型和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消极影响。我们在对小芳进行智力和人格特征测试中发现,其智商良好,但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立、自强精神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另外,她对父母的教育似乎听不进去,常常表现为我行我素。小芳的智力并不差,家庭条件又比较好,为什么学习成绩总上不去,问题行为无甚改进呢?在亲子关系测试结果显示,小芳父母管教态度的各项指标均处于最差水平。班主任又通过日常观察和谈话了解到,小芳父母由于恨铁不成钢,教育方式方法由溺爱、盲目服从变得简单粗暴,父亲经常训斥、贵怪,母亲整日或唠叨或冷嘲热讽,刺激小芳,小芳也时而顶撞父母。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心理咨询师要站在教育工作者得角度和立场,将矛盾的主要认定在家长一方,只有促使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养态度和方式,才能使小芳健康成长,顺利地升入理想的高一级中学。
我们采取了以下步骤。首先,转变家长的观念。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期望值过高,过多干涉、溺爱等。通过家长、学校与个别交谈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树立新的“人才观”,并具体地帮助其调整对子女的期望目标和管教态度。就亲子关系诊断结果以及父母教养态度,对孩子个性发展和行为向题的影响,对其作具体详细的解释,并结合教育小芳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使之认识“女之惰,父之过”。父母开始有所醒悟 “过去我们对她是过于溺爱,现在又过于急躁,是应该改变教育方式了”。其次,传授少年期心理特征知识和家庭教育艺术,启发家长对少年要理解、尊重,正确引导教育,培养其独立性。利用心理辅导对被试者进行指导,使之对自己行为及人格特征的长处与短处有所认识,并启发其正确对待父母。我们一起分析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出路究竟在哪应该确定哪类志向。家长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放弃了让孩子升重点高中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目标,表示“ 既然孩子喜爱艺术体操,报考体校,将来当一名小学教师也不错。”,家长的期望目标与孩子的自我期望达到了统一,小芳的思想压力小了,心情舒畅了,情绪也较前稳定了。最后,建议家长培养小芳的独立性与自理能力,以迁移为学习的自主性。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制定了切合小芳实际的教育计划,指导她合理地安排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对她加强了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和学习毅力的培养。老师们鼓励她为争取考上向往的专业学校而发奋读书,还帮助她弥补知识缺陷,进行考前的个别辅导,启发她理解父母的苦心,对父母尽一份孝心,用学业上的进步回报父母的爱。
小芳最后在心理咨询师、父母、老师细心的辅导下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被师范学校体育班提前录取。升入中专后,思想要求进步,学习刻苦努力,成绩名列前茅,艺术体操水平又有了长足进步,她向往着毕业后报考体育院校。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独生子女的增多和少年亲子间出现新的矛盾,教师与家长们迫切要求找到改善亲子关系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少年顺利地度过“ 心理断乳期”。在我国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如何将行为矫正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应用于亲子关系咨询中,为亲子关系及少年人格特征的培养提供帮助,这是摆在我国心理咨询师面前的一个全新领域。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新方法、新成果的借鉴,进一步探索对亲子关系进行科学诊断与调适的方法,促进少年健康发展,并为改善亲子关系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于学兰.关于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少年健康成长的实验研究[J].教育改革,1997,(04):30-35.
[2]王桂儒.少年亲子关系调适的个案研究[J].教育改革,1997,(05):20-23.
[3]辛浩力.国外现代亲子关系理论观点回顾[J].教育改革,1997,(07):32-38.
[4]谭秀娟.家庭与孩子的不良心理行为[J].法治与社会,2010(04):239.
[5]毕金仪.让爱不再成为束缚——鲍恩家庭系统理论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7,23(20):52-58.
[6]潘科.基于行为矫正理论的大型社会活动人群应急疏散[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7,12(04):76-78.
[7]张琨.如何改善亲子关系[J].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2007,12:88-90
作者介绍:胡建梅(1980,01-),女,汉族,甘肃天水人,本科,甘肃省天水市四〇七医院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论文作者:胡建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2
标签:亲子关系论文; 理论论文; 父母论文; 孩子论文; 小芳论文; 少年论文; 家长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