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性主体意识_社会观念论文

论女性主体意识_社会观念论文

试论女性的主体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主体论文,意识论文,女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of women's subject consciousness as well as its present conditions.

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为女性奋发有为的人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将这一问题提到重要位置。掌握了解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表现形态及女性主体意识的现实状况,对确立和高扬女性的主体意识,完成社会赋予的角色责任有重要的意义。

一、女性主体意识的内容

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具体地说,就是女性能够自觉的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的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造,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确立主体意识,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自觉地进行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激发主体的内在潜力,鼓励自己积极地工作,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活动,以便取得最佳效益,并通过正确地自我评价,有效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女性主体意识是其能动性、自主性的基础,也是她们创造性的来源,是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追求的理性起点。

女性主体意识是一个涵盖宽广的概念,在观念群网络结构中属于“上位”观念。这就是说,人们的思想观念具有层次性,每一个观念在观念群中的地位不是平行的。“上位”观念与“下位”观念存在着包含和从属关系。女性主体意识作为“上位”观念,其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是指主体具有的不依赖于外在力量,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的意识。首先,自主意识体现为一种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女性的使命感是女性对自身作为主体所应完成的使命和所应负的责任的自觉认识。女性人生承载着“双重角色三重责任”,对于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许多女性认为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她们往往放弃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女性超越自身,超越传统,主要应体现在勇于承担起社会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在事业和追求中获得自己独立的精神和个性,最终确立和保障女性自主意识的实现。

其次,自主意识要求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即意识到自己是独立自在、自立自强的社会主体。做独立的女性,自己应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消极的依赖于客观外界,不依附于他人。有研究发现,女性中一个带规律性的现象,即:女性人才都有鲜明的个性,毅力顽强,独当一面。那些毫无主见,毫无个性,对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缺乏信心,听命于别人,模仿于他人的女性,永远不会走出自己的道路。

自主意识要求不去刻意迎合别人。迫使自己总是去顺应他人,结果往往失去了自己的主见和独特判断。自主意识要求女性在适应社会的同时,也要审视社会。自主意识强的女性不是不受任何约束,也不是不要与别人合作,自主意识所要求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一种精神向上的追求。自主意识是生活的长期积淀,是一种生活的风格。女性只有深刻地认识自己,发扬自己的个性,才能具备自主意识。

2、竞争意识

人类社会在各种形式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竞争才能带来繁荣进步。竞争意识对于女性来说,意味着反对束缚,反对依赖,反对谨小慎微随波逐流,因而竞争是一种积极的强者的心态。世代在男人“背后”生活着的女性难以产生竞争意识。实践表明,女性只有在敢于承担、敢于竞争中,才能不断地在更深层次上挖掘自我,提高自我。

竞争意识必须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才能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活跃的状态,自觉地调动起潜藏在自身的生理、心理能量,使之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表现为活动的激情、需要和动机的力量。

3、进取意识

女性的进取意识是女性对自身作为主体,必须不断进取和创造的观念和行为的自觉认识。女性要成为社会的主体,要实现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使命,离不开积极的进取意识。几千年男优女劣的传统观念使不少女性自我萎缩、妄自菲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遇到急、难、险、重问题,就以自己是女性为由回避、退让,使众多的女性在事业上绩效平平、毫无建树。

女性的进取意识缺乏无疑是女性整体素质较差的重要原因。它使许多女性,难以在同等的社会权利面前胜任与男性同等的社会责任,因而制约着女性对社会的贡献。女性进取意识的发扬是女性自尊、自强的重要体现,是女性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巨大的激励力量。在进取精神的鼓舞下,女性才能在实践中不甘落后、努力奋发,争取事业上的辉煌业绩。

4、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类极其宝贵的品质,人生没有创新就不能进步,社会没有创新就不能发展。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21世纪的主旋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将从根本上改造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的挑战恰似惊涛拍岸,对人类也对女性提供了寻求更大发展和解放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就是一个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女性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转换思维方式,改变行为方式,打破惯于从众的心理弱势和墨守成规的保守状态,克服女不如男的自卑感,建立自信心,占领高科技的制高点,真正成为高智能和新知识、新科技的拥有者,从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占有一席之地,获得发展机会。

创新意识不仅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超越,而且是主体对自身的超越。创新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不仅满足了社会需要,实现了它的社会价值。而且这些产品也反过来印证了主体自身的价值,实现了自我价值。创新是双重超越、双重价值的实现过程。毋庸置疑,女性在树立创新意识中,女性主体自身必定会获得新的发展。

二、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过程

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大致经由三个阶段:自在自然阶段,自知自觉阶段,自强自为阶段。

1、自在自然阶段

在历史上由于私有制的产生和夫权制的确立,女性被排除在社会生产领域之外,她们被完全禁锢在丈夫、儿女的家庭天地之中,她们的命运、悲喜及一生都与家庭紧密相联。女性的这种物品化、封闭化的奴仆式处境,决定了她们浓重的家庭意识。她们没有独立的人格,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主体身份和主体价值。这时她们的主体意识处于潜在状态,即自在自然阶段,远离生产劳动和人类社会生活之外的女性,其社会主体地位及主体意识都被扼杀了。女性主体意识的丧失,使她们忍辱负重,默默地在“三从四德”的训教中度过无欲无为的一生。有些女性甚至遁入空门,在佛教理想中求得暂时的安宁,以图来世不再投作女儿身;有些女性在可能的情况下搞拟男主义。虽然她们才智超群,但并不以为自己是女性而自豪,而是着男装,处处模仿男性,以男性作为观照坐标。

2、自知自觉阶段

资本主义大生产使大批妇女作为资本需要的廉价劳动力投入了工厂和社会,虽然女性的人格价值仍贬损有加,女工的悲惨境遇和生存状况并无实际改善。但是,资本主义毕竟使女性通过自身劳动,开始被纳入社会分配体系。女性不仅仅加入到社会生产的行列,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女性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她们不仅仅作为一个性别意义上的“女人”,而且要作为一个社会“人”而存在。

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只是被动的存在物,不一定要受某种命运的摆布,她们可以在对客体认识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自然界,积极作用于社会,主动地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完善。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作用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时,她们便具有了自知自觉的主体性。

3、自强自为阶段

自强的主体意识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女性在观念领域中不断学习探索,丰富加强对女性主体意识内涵的认识,另一方面,她们又在实践领域中,展开以争取男女两性在各方面权利平等的斗争。当女性以强有力的主体姿态改造社会与自身时,女性的主体意识便达到了自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女性不仅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而且是具有创造性的能动主体。创造性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自为的主体也是自由的主体。主体意识要达到自强自为的高级阶段,还要在争取男女平等的道路上经过艰辛漫长的过程,才能得以最终的确立。它要求:第一、消灭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实现男女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第二、在女性具备经济独立的前提下,改变其心理素质,实现与男子在人格上的平等;第三、要在生产力极大提高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人的智能,并随着男性体力优势的减弱代之以男女两性在社会上的完全平等。只有跨过人类社会的重重屏障,女性才能最终实现其作为人的全面解放,而不仅仅是性别的解放。

正如个体的胚胎发育史浓缩着和重演人类的进化历程一样,女性的主体意识发展演化的不同阶段,在个体主体意识的表现上也大致经历着某种相同或相似的顺序。因此女性不同个体之间相互比较时所显示的主体意识的差别,本质上是女性的主体意识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个体身上的同时体现。这种分析对于女性认识自身的主体意识处于何种阶段,以便尽快地走完自在自然的初级阶段,自觉地进入自知、自强、自为、自由的高级阶段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女性只有具有自强自为的主体意识,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三、女性主体意识的现实分析

女性主体意识像其他社会观念一样,在现实中,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矛盾的情况。积习深重的旧传统观念是一种巨大的习惯力量,对新观念有极大的抗异性,使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女性主体意识确立中的矛盾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女性主体意识中理论和实践具有不同步性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女性在理性认识层次上十分明确地意识到确立主体意识的意义。她们关注自身的发身,渴望得到应有的位置,承担必需的责任,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她们有着较高的职业意识和成就意识,她们希冀在职业领域追求与男性一样的成功。然而,在经验和实践中却往往仍然铱承传统意识,表现出与理性认识相反的倾向:依赖性、自卑感和怯懦心理。例如在婚配模式上,女性一般愿意找比自己大几岁的男性为伴,要求男性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学历层次、能力才干各方面都比自己优越,她们希望男性成为自己生活的坚固靠山。结婚以后她们希望丈夫比自己有发展,自己甘当“贤内助”这种依赖感从家庭延伸到社会,她们认同“男将女兵”,怯于独当一面。一些女性虽然智力和能力与男性相比毫不逊色,但潜意识中的弱者心态,使她们在事业上缺少拼搏精神和开拓精神,难以出新、创新。自卑怯懦象一根潮湿的火柴,永远不能点燃胜利的火焰。

2、女性主体意识中表层认识和深层认识具有差别性

人们思想意识的嬗变是意识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矛盾运动过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形成了意识的深层结构。作为一种认识的积淀,观念的深层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含蓄性。它一经形成,便以潜在的、稳定的、习惯性的力量左右人们的思维意向和行为趋向。人们经常的大量的表露在言论中的对事物的评价、看法、态度、判断等构成了观念表层结构。表层意识对现实生活反应敏感、灵活、易变。

女性的主体意识从表层认识来看,它直接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现实状况。随着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的解除,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社会权利和待遇。她们走出了困居已入的家庭,到社会的广阔天地一展风采。由于广泛就业,她们有了经济收入,有了表现自身能力和价值的场所。她们亲身感受到了自尊和自立。然而,社会革命“恩赐”的解放淡化了女性的自我反思意识。中国的女性在思想认识的深层结构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自觉的主体意识。她们之中有些人只是在国家指定的工作岗位上“挣钱吃饭”,做着近乎传统的妻子、母亲。长久的依赖心理使她们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强烈冲击。因此,她们的主体意识只是停留在表层的形式上。当面临具体选择时,深层的传统的心态和思维定势便自觉不自觉的起了作用。

思想观念表层和深层的矛盾不仅表现在女性身上,也时时在男性身上体现出来。尽管现代文明冲垮了封建思想的堤坝,多数男同胞拒绝承认自己的大男子主义,在事业合作、思想交流、友谊交往时,他们已经比较倾向接受具有现代风采、敢想敢干的新型女性;但是具体到家庭生活,他们则要求妻子温柔贤淑,做十足的“贤妻良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们虽然穿上了西服革履,但骨子里却埋着老祖宗。

3、女性主体意识中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交织并存

女性主体意识中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相互交错、相互冲突。一方面历史的连续性,使印有封建宗法遗迹的传统心理、观念在相当程度上禁锢着女性的精神世界,许多女性把做“贤妻良母”作为人生的目标。她们的牺牲意识过多地停留在家庭范围内,缺少付诸社会公共事务的思考,她们对忍耐、无怨、牺牲、奉献自然认从,并自我欣赏。另一方面,女性中自信、自强,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自立自主的独立意识,追求高尚道德的自强意识,追求理想的未来意识,对民族、对祖国的使命感、责任感等社会意识也在人们思想中不断获得发展。

我们在一项调查中也发现,传统的女性角色观念仍在绝大多数女性中占据重要位置,她们把主持家务、照顾老人、丈夫和孩子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通常的三种角色模式:相夫教子模式、事业成功模式和家庭事业兼顾模式中,选择家庭事业兼顾的占57.4%。选择“事业第一”的有39.3%,前者比后者高出近20个百分点。这说明,一方面新型女性力求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在更高层次上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但这种兼容性的选择也反映了女性意识中对传统观念的妥协和认同,反映了传统观念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矛盾和碰撞。

因此,在传统与现代的交互作用下,女性既为“过去”规定,又被“现代”塑造,思想观念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并存,形成了带有两极性特征的内在矛盾运动。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女性身上或多或少都表现出这种两极性倾向。

4、女性主体意识在不同群体中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主体意识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女性身上有很大的差异性。一般来说,青年女性与老一辈相比,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她们更加懂得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意义,她们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创造着与上一代完全不同的生活。青年女性一般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视野较开阔,接受媒介的渠道较多。她们不愿意在昨天的圈子里徘徊,更愿意着眼于今天和明天的创造。所以,她们较之于在旧的文化氛围中生活久长的老一辈来说,在实践中进取性和求异性更强些,在心理意识上独立性、自主性更多些。

职业活动对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发扬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认为,其职业性质带有示范效应的工作群体如:妇女干部、教师、警官、军人等,与其它职业的女性相比,其主体意识处于较高阶段。因为,她们的工作性质所具有的示范效应使她们必须“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这是她们的职业要求。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她们是,或者应该是社会的道德楷模。她们的模范作用,以其最真切的表象,留存在人民大众和学生心中,并深远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她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性质和特点有着深刻的认同。一般认为这些群体的女性具有较优越的确立自主意识的客观条件。

这些女性群体之所以有较高的主体意识能力,是因为她们具有较高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要求。人类个体总是在认识、判断的基础上,不断修正、改正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的超越自己向前发展。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揭示了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缩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发展和成就的需要。在这些层次的需要中,一般是由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开始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但是,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不同,受教育的水平不同,社会化的方向、性质和程度不同,每个人的需要是不同的。一个除了吃饭穿衣以外其他什么知识都不懂的人,她决不会有成就的需要,她们的需要不会超过生理的层面。知识女性由于其人格判断力和需要的层级较高,所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要求也较高,确立主体意识的内驱力也愈自觉。

综上所述,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是在新旧文化因素,新旧思想观念不断此消彼长的发展中逐渐确立的。社会存在的矛盾性,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矛盾性。不同的女性群体,其主体意识的觉醒程度也会参差不齐,有深有浅。但是,总的趋势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主体意识将会成为女性的普遍品格和基本素质,在女性的社会发展中起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具有独立自主、积极有为、开拓进取意识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们表现了更加积极主动的自立、自尊、自主、自信、自强、自律的时代精神和善于思索、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时代品格,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使自己处在行为客体的位置,即被动接受别人的旨意,而是试图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加以选择。加强人的主体意识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女性要想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自己,就需要发挥主体意识,主动地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

一个生气勃勃的社会必然是由无数个人的奋发作为构成。社会的未来,将取决于它的社会成员的努力程度。主体意识无疑在教育社会成员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地改变社会现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起重大作用。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发展必定使女性的人生划出新的轨迹,使女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有更加辉煌的作为。

标签:;  ;  

论女性主体意识_社会观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