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未必不能再做青霉素皮试的探讨论文_李国梅

关于对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未必不能再做青霉素皮试的探讨论文_李国梅

李国梅

黄岛区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青岛 266400

摘要:目的:探讨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未必不能再做青霉素皮试。方法:对既往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在做好抢救准备的前提下,皮内注入50u青霉素皮试液,20分钟双人观察结果。结果:对门诊300例自述有“青霉素过敏者”行青霉素皮试,皮试阴性者,分别接受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治疗后没一人产生过敏反应。结论:对青霉素有过敏史而不是有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征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可再次接受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阴性者可安全使用青霉素,以便合理选用抗生素。

关键词: 青霉素;过敏史;知情同意;青霉素皮试

青霉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种,具有毒性小,杀菌力强、效率高、剂量范围广等特点。其最常见的副反应是过敏反应,在过敏反应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近年来,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发生率不断升高,不少医务人员被青霉素严重过敏反应所恐惧,为了确保绝对安全和工作方便,放宽了青霉素皮试阳性的判断标准,致使“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大大增多,从而使许多本来可以应用青霉素的患者不能应用,直接影响了药物的临床应用。

1 临床资料:

笔者在2010年8月12日至2013年10月30日期间,对门诊300例自述有“青霉素过敏”者(1-12岁168人,13-60岁102人,61岁以上30人),277例曾有青霉素皮试阳性(1-12岁154人,13-60岁95人,61岁以上28人),其他用药后有药疹、头晕、恶心,或记不清有何反应症状的23人,因病情需要而慎重皮试。结果:有13人皮试阳性,其余皆是阴性,分别接受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治疗后没一人产生过敏反应。

2 讨论:

2.1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制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Ⅰ型(即速发型)变态反应最为严重【1】,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目前一致认为其过敏反应的发生与合成、生产青霉素过程中引入高分子杂质及内源性聚合物的含量有关,其中主要是青霉噻唑基团,而青霉素本身并不是过敏原。这些致敏原可聚合成多价半抗原、或与蛋多肽、多糖等大分子载体共同结合成全抗原,抗原与抗体(主要为IgE)相互作用,导致组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和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而发生过敏性休克等。由此看出,控制青霉素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含量时降低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我国现行青霉素皮试的依据之一是基于不同批号产品的杂质含量不一样【2】。

2.2 临床上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很高,导致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主要原因如下:

2.2.1 人为因素:

2.2.1.1医护人员因素【3】:如护士存在恐惧心理,放宽皮试阳性的标准,业务技术不熟练,消毒时手法不轻柔导致皮肤反应性红晕,酒精消毒液未干燥急于穿刺,酒精随针头进入皮内,导致皮丘隆起红晕;皮试针头过大;皮试稀释液选择不当,皮试液配置过久【4】,浓度过高【5】。有实验结果表明:1ml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为临床正在普遍使用的皮试用注射器,死腔容积为0.08-0.10ml【6,配置理论浓度500u/ml青霉素皮试液,实际浓度是理论浓度的4.52倍【6】;注射部位选择不当,反复接触注射部位,针头刺入不顺利。

2.2.1.2患者体质因素:患者皮试后发现皮试部位红润及认为是过敏表现的心理因素,婴幼儿皮肤娇嫩,接触消毒剂如乙醇,可使局部皮肤发红;皮试的注射部位衣物摩擦、抓捏;不合作致反复穿刺如“拉锯”,容易使局部皮肤发红或肿胀【5 7】;个别患者酒精耐受性差。

2.2.2 疾病因素:如猩红热、持续高热期,使用血管扩张类药物者,心源性恶病质的病人【8】,皮肤颜色病理性改变,导致皮试结果不易判断。

2.2.3 其他因素:晚间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低下,易发生过敏反应【9】;夜间光线不充足;农民在农忙时节双前臂暴露,植物枝叶等划伤皮试区皮肤而致炎性反应;患者空腹、饥饿、疲劳,恐惧心理。

最近,有资料表明:对“青霉素皮试阳性者(曾经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者除外”,在充分做好抢救准备的前提下,皮试阴性者给药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8】主诉青霉素过敏患者的临床再验证【10】,结果246例重新青霉素皮试阴性170例,阳性76例,分别占69.11%,30.89%,说明临床上青霉素假阳性率很高。

所以,笔者认为对青霉素有过敏史者不可轻易放弃青霉素治疗,对不是有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因病情需要,征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可以在做好抢救准备并密切观察的前提下,可再次接受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阴性者可安全使用青霉素,以便合理选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丁雨生.重度青霉素中毒致1型肾小管酸中毒【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2):70

[2]卢丽艳,青霉素过敏预测方法现状【A】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1):78-80

[3]许青兰,贺广文.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分析【D】,包头医学,2008,32(4):197

[4]王国道,王延治,蒲红艳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实用护理杂志,1995.11(1):41

[5]刘云霞.婴幼儿青霉素过敏试验判断标准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5.11(3):4

[6]赵志岩,刘艳菊.3种注射器配置青霉素皮试浓度的效果观察【A】医学创新研究2007,4(15):96

[7]王玉芝.注射用水和生理盐水配置青霉素皮试液皮试假阳性比较.实用护理杂志,1995.11(3):3

[8]庄玉妹,陈淑萍.临床肺科杂志【C】2008,13(5):674

[9]龚佃明,张秀.影响青霉素过敏试验的几个问题.山西护理杂志,1994.8(3.4):57

[10]卢丽艳,赵辉,等.主诉青霉素过敏患者的临床再验证【A】河北医药,2009,31(8):948-949

论文作者:李国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3

标签:;  ;  ;  ;  ;  ;  ;  ;  

关于对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未必不能再做青霉素皮试的探讨论文_李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