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新儿 福建沙县翠绿小学 福建 三明 365050
中图分类号:G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1-132-0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当其冲,是重头戏。而怎样把孩子领进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让祖国的语言丰富他们的思维;让祖国的文字净化他们的灵魂;让经典优美的篇章在他们的心灵里生根。为此,笔者就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改变阅读教学观念、开拓阅读教学资源及阅读教学等几个方面作了些思考。
一、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它标志着人对物、对自然的超越。它的诞生说明人具备自我意识,标志人的觉醒,表明人的存在不再是自在的,而是自觉的;超越自然则意味着人开始有了自由一一创造的自由、生活的自由以及享受的自由。新颁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年段提出了不同的阅读目标,这受制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受制于他们参与认识了解社会的深入程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高品位的文学作品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语文阅读教学是“人”的教学,应该专注于人的世界、人格的世界,倡导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对生命个性的关怀,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它必须使学生能敞开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成为灵性、有鲜明个性的人,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
二、改变阅读教学观念
过去语文阅读教学,把阅读当作认识、了解、观察、感悟、思考人生社会,获得间接经验的手段。现代阅读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现代阅读在传统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思维,明确了获得审美体验的要求。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情意发展过程,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体系传播过程,教师要把阅读对象作为一种生命主体对待。现代阅读在此基础上还要求通过梯级阅读,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目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的范围逐渐广阔,思维逐步发展,阅读的内容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社会人生。同时还引领学生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他们体验作者的喜怒哀乐的同时自己也乐其所乐,与作者同乐。现代阅读特别强调学生与教师与作者共振。阅读实现了他们自我设计,自我构造,自我完善。对阅读的新认识,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帮他们描绘他们的人生理想。阅读教学就是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文精神,让师生共处于一种植根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之中,充分激活本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文化情境,从中体会语言的妙处,学会语言的本领。
三、开拓阅读教学资源
(一)挖掘教材人文内涵
我们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自古以来,我们的教育界就很重视人文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在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通过充满艺术魅力的文学形象和崇高深远的思想情操,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现今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编,大都立足于鲁迅先生所说的“真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这个基本立场,因此,它们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范本,同时也是学生立身的范本。打开教材,就如观赏一道道独特而瑰丽的人文风景,从不同的方面陶冶学生的情趣,升华学生的灵魂。范文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并且在涵养性情,陶冶健康个性和审美健康情操上有特殊作用。
(二)拓宽语文学习渠道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以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学习资源主要有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课外学习资源则非常广泛,包括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
(三)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课程的重要因素,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养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课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取向,将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中能否正确引导,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中汲取怎么样的精神食粮。由于知识基础、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对文章人文内涵的理解,难免会产生偏差,这就要求教师这位课程的构建者、组织者适时的点拨和引导。教师的情感就是对于发展主体所具备的“爱心”,是对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行为、问题的情感和态度。“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不再是“唯我独尊”的圣者,而是把学生作为学习语文的主体,自己则作为指挥的启迪者,情感的传递者,知识的指导者;也不再是讲解员,而是以情激情,以情启智的教练员、陪练员,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学语言,即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精神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训练语言即训练精神,“垫定人的精神根底,是语文教育的本体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即“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学生语文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志,不应该只是考分的高低,而是能否把汲取的知识内化为自己一生成长的甘泉,使自己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有思想深度的、脱离低级气味的有品位的人。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教师只有具备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丰富的人文底蕴,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积淀人文素养,才能唤醒学生潜在的爱憎、美感和情趣。
(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搭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体会、抒发情感;在朗读、理解、体验、交流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其间,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体验,珍惜学生的独有体验。
论文作者:官新儿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学生论文; 人文论文; 精神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他们的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