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摘要:模因论是近十年来语用研究领域一个新兴的热点。学者们介绍、评论和运用模因论的文章及专著相继面世,然而甚少有文章就模因论对国内的翻译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的介绍。文章回顾模因论在中国近十年的翻译研究,归纳我国学者主要的研究成果,分析此领域的研究特点及存在的不足,以期帮助读者了解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模因论,翻译研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是研究模因(meme)的理论。模因由美国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 在《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意为文化传播单位,任何经过模仿而得到传播的事物都是模因。而最早将模因引入翻译领域的当属切斯特曼(Chesterman)(1997),给翻译理论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气象,将翻译活动视为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近年来我国语言学界也掀起了研究模因论的热潮,为了更清晰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本文对近十年来模因论在我国翻译领域的发展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进行探讨,以期更好促进其发展。
一.模因论在中国的翻译研究现状
模因论在翻译研究领域还是一个很新的理论,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该领域的发展。笔者自中国学术期刊网和相关外语期刊杂志上共收集了2003年以来有关模因论在我国的翻译研究的期刊学报文章241篇,分析发现,发文大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2007和2008这两年,相关文章的数量增长显著。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分析发现,模因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文章占大多数,然后是模因论对翻译的解释,有关归化与异化的文章占一小部分。
7.模因论对翻译的解释
2003至2006年,关于模因论与翻译的研究的文章只有寥寥几篇,且大都集中在模因对翻译理论的影响方面,具体的理论研究稍显不足。王斌(2004)在《密母与翻译》中指出翻译研究应是文化密母研究的一个部分,密母的独立性和超隐喻性有利于我们把概念作为切入点,使翻译研究在微观与宏观、语言与文化、结构与认知上整合起来。何自然(2005)在《语言中的模因》中首先将模因论与翻译学结合起来。他认为,翻译模因库里有各种各样的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前者意味着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信息纵向传播,后者则表现为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信息横向复制和扩散,这对我们研究翻译的等效论和等值论,翻译的变体论提供了一条新思路。随后,马萧(2005)将模因论与翻译教学结合起来,指出翻译教学中翻译史、翻译理论的教学内容的必要性以及翻译技能的培养必须遵循翻译能力的发展规律。同时,还有相当部分的学者从Chesterman提出的翻译模因论出发探讨了翻译与模因的关系。如张光明、杨淑华(2007)对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进行了评述,认为它的独创性表现在作者借助模因这个文化学概念及其隐喻功能,并结合运用波普尔关于知识进化的图式,将各时期的翻译理论和思想贯穿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建立了翻译理论“发展说”。2011年,陈吉荣评介了切斯特曼的认知魔音翻译策略,指出它在翻译方法层面对翻译策略做出了贡献,主要体现在论证将认知模因作为翻译策略的理论形态,对翻译策略过程进行认知行为理论的解释,并且建立起关于翻译策略的三个角度、三个层面及其下三十多个级阶的具体分类;此外,该理论仍存在局限,在策略动因分析、理论解释和译者研究等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拓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马萧和陈顺意(2014)在《基于模因论的翻译规范思考》中重新审视了西方翻译规范研究,指出模因成为规范实际上是一种“扬弃”的过程,为我国翻译规范构建提供有益启示。
8.模因论视角下的归化与异化
国内模因论的翻译研究始于模因论对翻译研究有何启示及模因论对翻译研究有怎样的解释力,自模因论被引入翻译研究之后,学者们开始探讨模因论视角下翻译的归化与异化这一课题,并对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张莹(2003)最早从模因角度谈异化翻译的趋势,从模因的角度谈论异化翻译的趋势,认为归化翻译是通过在本国文化中寻找相似的模因来帮助读者理解异域模因,在文化接触的早期有其存在的阶段合理性,然而只有努力忠实复制源语文化综合体的异化翻译才是传播的最终趋势。尹丕安(2006)则以探讨模因论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为基础,分析了归化和异化与模因传播的关系,指出模因在翻译中的嬗变促使我们用归化和异化的方法灵活地处理源语文本。归化翻译是模因传播初期的必要阶段,而异化翻译是模因传播的要求与趋势。胡艳芬(2009)则从模因论视角探讨了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失落,并指出我们应正确认识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失落的客观存在性,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进行积极的处理,从而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此外,苏奕华(2014)提出,“异化”和“归化”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在处理模因幽默时,需要分别根据译文的语义和语用功能适当地采用“异化法”和“归化法”使读者既领略到异域的幽默风情,又不失译文的可读性。
9.模因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模因论认为,翻译是模因跨文化疆域进行传播的生存载体。模因论对翻译不仅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同时对于翻译实践也具有指导价值。2007年以来,国内学者运用模因论指导翻译实践的研究主要涉及商标、电影片名、习语、广告等多种语言现象的应用翻译。模因论指导应用翻译实践方面的研究具有灵活性,多从模因本身的特性及何自然先生以此为基础提出的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出发,如强势模因 异质模因、模因库等分析。赵湘(2008)认为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往往和不同的语境相结合,组成新的模因集合体。翻译工作着必须与时俱进,依据语言规律将其译成准确、地道的英语。任开兴(2009)从英汉模因差异角度对“托儿”英译进行了多维度思索。梁玉玲(2010)总结了汉语词汇中英语外来语模因的形成、种类、传播、相互影响以及消失等特点和规律。陈晓莉,文军(2011)论证了塑造强势新闻标题模因必须考虑其高保真性、记忆长久和多产生,并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上探讨塑造强势新闻标题模因的具体策略。许明,高云(2012)从模因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化专有项的英译策略,指出译者可以通过音译、借译、直译、以及各种变体模因直接或间接地引入汉语模因,以传播华夏文明。卜爱萍(2014)以模因理论来指导汉语歇后语的英译,适当采取直译、意译、套译及加注法,最终将汉语歇后语的内涵文化模因准确无误、言简意赅地呈现给英语读者。
5.国内模因论翻译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
通观全文,可以看到国内模因论翻译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局限。首先较之模因论作为语用翻译研究的重要理论,目前的研究论文成果数量不足,且被广泛引用的仅限于Chesterman等少数学者的成果,研究的深度明显有待加强。其次,近10年来国内模因论翻译研究的论文研究范围过于狭窄,且呈创新不足的现象,简单重复类的研究较多。再者,研究方法过于单一。近年国内翻译研究越来越多地采用统计分析、实验证明、个案分析、调查研究、语料库等方法对翻译进行研究,然而纵观近10年国内模因论的翻译研究,大多数论文仅采用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最后,目前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创新和应用成果,相关模因的实证性研究数量少,有关模因论的实用性有待证明。
6.结语
鉴于其强大的解释力和包容性,模因论在近10年被用来研究翻译的诸多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模因论对翻译的启示作用、模因论视角下的归化与异化策略的探讨、模因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等。但同时,国内模因论翻译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实证性论文较少,论文独创性不足,研究范围较窄,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广度和深度不够等。尽管国内模因论的翻译研究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模因论的翻译研究仍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劲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Chesterman A. Memes of Translation: 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7.
[2]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 2005(6): 54-64.
[3]胡艳芬. 从模因视角看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J].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2) : 118-120.
[4]苏奕华. 语言模因幽默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 外语学刊, 2014(3):98-101.
[5]尹不安. 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1) : 39-41.
[6]赵湘. 语言模因与汉英翻译[J]. 外语教学,2008(2):89-92.
论文作者:周京京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理论论文; 策略论文; 语言论文; 国内论文; 汉语论文; 化与论文; 学者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7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