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性技术特点分析论文_李辉峰

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性技术特点分析论文_李辉峰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市 450000

摘要: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从土方开挖、地基基础、钢结构、混凝土浇筑等方面,阐述了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并归纳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旨在提升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关键技术;技术特点

1导言

近些年,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越来越快,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大中型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程度。高层建筑既可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又能够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理所当然的被政府和社会接受。但快速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问题。为确保高层建筑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及安全、舒适性能,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文章结合现场施工实际经验,分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期望为高层建筑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高层建筑施工特征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建筑的结构形式也从单一发展成各种复杂的结构。整体而言,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属于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跟其他工程结构相比,高层结构具有以下特点:①高层建筑自重相当重,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很高。如果地基承受力不够,就会影响整个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建筑物的地基与建筑物的高度密切相关。建筑物高度越高,地基承载力要求越高。因此高层建筑的基础一般面积大、深度深;②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一般情况下,常规的多层建筑其施工周期都只有一年左右,而高层建筑少则两三年,多则四五年。一般从结构施工和装饰工作上缩短工期。由于混凝土浇筑是及其重要的工序,通过提高模板质量和作业形式能够较好的缩短工期;③高层建筑施工条件复杂。由于高层建筑功能特点比较特殊,一般都集中在城市的市区甚至是中心地带,其周围建筑物密集,车流量、人流量也较多。因此施工过程中现场的材料、机械、设备既要满足条件又不能过多。同时还要保护周围结构物。比如基坑施工时防止基坑开挖导致路面及建筑物开裂,一旦发现危害迹象或安全事故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3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3.1土方开挖技术特征

在高层建筑项目中的施工阶段需要注重于对土方开挖技术的运用,在这个阶段中,其需要对土方进行破碎、移动、挖装以及残渣运输。在进行逆作法施工活动的时候,通过设置基坑来对立体结构进行处理,使得其可以对地下室的支撑效应产生影响。同时,地下室的箱形结构设计需要满足土体的压力,提高空间的承受力,刚度配比应当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在一般情况下,桩的承受能力需要结合荷载摩擦力、阻力以及自重等情况来认识桩体可能存在的沉降与变形。当地质构造相同的时候,土体压力的承受需要按照多方面需求来进行压力计算,使得其可以小于支护保护系统。其中,支撑柱进行测算的时候,应当围绕着升降情况与具体数值。土方开挖技术主要包括挖基槽(地沟)技术与挖基(地)坑技术,其技术内含及专业计算公式要求如下。

3.1.1 挖基槽(地沟)

基槽指的是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下设计的地槽,地沟指的是运输管道沟渠。整个工程量数计算,需要结合长度与断面积,来将体积凸出的部分进行基槽计算。同时,沟槽深度应当结合不同需求,来开展分别计算。在对土方进行安置的时候,应当将重复的工程量进行计算,不需扣除。再者,基槽长度按照图示的中心线进行计算,内、外墙都需要如此。横截面的计算形式,需要将放坡与不放坡分别进行计算。挖土的深度,其根据设计环境外的地坪高度来作为标准。放坡宽度的计算需要按照坡度系数来进行处理,即 KH。所以,需要保障工人的正常操作,基底宽度应在此基础上将工作面的宽度增加到 2C。具体的计算方式为:

1)不放坡时:V 挖 = L × (B + 2C) × H;2)有放坡时:V 挖 = L ×(B +2C + KH) × H。

3.1.2挖基(地)坑

挖地坑工程量根据图示尺寸以m3为单位计算,按土壤类别、挖土深度不同分别套用相应的定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矩形不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V 挖 = (a + 2c) × (b + 2c) ×H;2)矩形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a +2c + KH) × (b +2c + KH) ×H +1/3K 2 H 3 ;3)K 为放坡系数。放坡宽度 b 与深度 H 和放坡角度a 之间是正切函数关系,即 tana = b/H,不同的土壤类别取不同的a 值,所以不难看出,放坡系数就是根据 tana 来确定的。例如,三类土的 tana = b/H =0. 33。我们将 tana = K 来表示放坡系数,故放坡宽度 b = KH,K 是根据土壤类别确定的。一、二类土的放坡系数为 0. 5,三类土为 0. 33,四类土为 0. 25。

3.2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在对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构建技术配合夯实水泥土桩复合技术,按照构建的实际情况,根据适当的施工工艺,比如,长螺旋钻孔、管内的泵压系统混合材料处理、沉管灌柱的整栋成桩。它的技术指标为: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桩径:宜取 350 mm ~ 600 mm;桩长:设计要求,桩端持力层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桩身强度: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通常不小于 C15;桩间距:宜取 3 倍 ~ 5 倍桩径;桩垂直度不大于 1.5% ;褥垫层:应当选择砂质较为粗糙,比如中砂、粗砂等,不应当选择卵石,它的最大粒径应当小于 30 mm。厚度维持在 150mm~300 mm,夯填度不大于 0.9。对水泥土的地基进行复合构建,它的技术指标为: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来对水泥土桩的成孔设计,需要按照机械成孔与人工成孔的不同原理来进行夯填。技术指标的要求为: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做到:桩径需要保持在 300 mm ~ 600 mm;桩长需要在此设计的要求下,确保人工成孔,深度不应当大于 6 mm;桩距为2倍~4倍;桩的垂直度需要围绕在 1.5% 。密度的设计需要围绕着比例的混合,提高材料的含水量,混实系数应当保持在 0.93。它的褥垫层需要不大于 20 mm。工程活动应当按照地质条件、结构种类、地基承载力的变形情况进行现场确定。它的适用范围,可以围绕着地下水位的情况,开展深度填埋,使其不能超过 10 m。

3.3 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施工技术主要从三方面阐述:安装螺栓、安装钢柱、焊接技术等。首先是安装螺栓。在对钢结构进行设计施工的时候,其往往会将普通与高强度螺栓进行混合使用。高强度螺栓的连接工作,需要提高对螺栓质量的检测,以此来确保安装活动的开展能够让接触面的平整性达到设计要求,降低地面与边缘之间所存在的缝隙宽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选择扩孔亦或者敲打的方式来进行安装,需要选择自由穿入的形式。将高强度螺栓按照一个方向进行固定拧紧,做到逐个安装、逐个检查。其次是对钢柱的安装,即在进行安装工作的时候,需要按照绘制的吊装图来设置缆风绳,进而调整垂直度来发挥临时固定的作用,并且借助于水平仪以及经纬仪等设备来对钢柱情况实时检测,选择螺母来进行必要的微调。

3.4混凝土浇筑技术与施工方法

混凝土的配制需要根据设计活动的实际开展需求来提高配制质量。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应当结合配制材料的实际特性来进行合理搭配,如,在对等级为 C30 的混凝土进行配制时,应当让水泥、砂、石及水这四者材料按照1∶1.18∶2.63∶0.41的配合比例进行配置,确保混凝土的使用情况能够符合标准要求。同时,在进行施工活动的时候,其所能选择的工艺可以大致的分为:挤压、碾压、离心、真空、喷射、灌浆以及泵送等形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技术要求高,环节多,施工工艺复杂。任何一项细节问题都会给其质量造成影响。施工队伍一定要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掌握技术要点。并注意每一项施工技术细节并落实到位,确保每一栋高层建筑顺利建筑完成并质量优良。

参考文献

[1]王忠伟,廖莉. 高层建筑施工的高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江西建材,2016,13:109+113.

[2]耿丽娟. 浅议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建筑特点[J]. 建材与装饰,2016,21:57-58.

[3]瞿伟.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7-28.

[4]张鹤.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1:60-61.

论文作者:李辉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性技术特点分析论文_李辉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