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处理论文_柳荫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对策。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心血管内科患者中选择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对应的处理对策。结果:调查发现并发症、实施有创治疗、住院时间、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患者年龄等因素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感染危险因素。168例患者中共有15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几率为8.9%。结论:为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感染率,积极调查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感染危险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十分重要。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处理对策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也有明显上升。心血管疾病不仅会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可能诱发其他脏器并发症,为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心血管疾病临床多采取内科疗法治疗,但有时也需要为患者进行有创治疗。心血管内科接诊病患较多,就诊环境复杂,临床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有统计发现心血管内科发生感染的几率约为12.8%,不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危及患者身体健康[2]。为此本次研究将以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心血管内科患者中选择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对策,现将结果做下述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心血管内科患者中选择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81例。患者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为(50.6±4.7)岁。患病时间:1-25年,平均患病时间为(10.4±2.3)年。住院时间:2-26d,平均住院时间为(10.6±4.1)d。其中15例为先天性心脏病、47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50例为肺心病、56例为心肌病。168例患者中113例接受有创治疗,55例未接受有创治疗。参与此次调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知晓此次研究目的及具体流程,均均经慎重考虑后自愿参与研究,并承诺可配合完成此次调查。

1.2方法

调查并分析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基础治疗,同时对患者合并症、心功能指标、是否进行过侵袭性操作(如气管插管、鼻饲等)、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方面等进行调查并分析,将调查结果汇总,依据调查结果查找常见的感染危险因素,提出并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对策,统计感染几率。

2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感染危险因素如下:①并发症、②实施有创治疗、③住院时间、④患者年龄、⑤抗生素的使用。分析感染发生几率以及感染发生部位发现,此次研究中共有15例发生感染,感染的发生几率为8.9%,感染主要发生部位为呼吸道,其中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1。

表1 感染部位的分析

3讨论

心内科接诊病患较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的情况,感染的发生不仅会为患者带来额外痛苦,而且也可能对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产生不良影响,致使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甚至可能诱发患者死亡[3]。感染的发生以及发展与多种危险因素存在较大关系,如侵入性操作、年龄较大、患者免疫能力低下以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等等均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同时危险因素的增多也会使得感染部位以及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4]。

心血管内科接诊病患的患病种类相对较多,临床发病多较为突然且病程进展较快,临床猝死几率较高。另外心血管疾病多见中老年人,加之近年来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多使得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也有明显上升,也因此临床心血管内科接诊病患数量大大增加,且呈现出高龄化的特点。与中青年人相比,高龄病患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差,机体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这也是导致心血管内科感染率一直高于医院平均感染率的原因之一[5]。此次研究调查发现168例患者中共有15例发生感染,主要感染部位集中于下呼吸道,感染率为8.9%。调查常见危险因素发现并发症、实施有创治疗、住院时间、患者年龄、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等是导致心血管内科病患发生感染的主要诱因,为降低心血管内科感染几率,现依据调查结果提出如下处理对策:①有创性治疗会导致患者皮肤或者黏膜屏障遭到破坏,因此较易引起病原微生物侵入,诱发感染。为避免该种情况的发发生临床应准确把握侵入型操作的适应证,为患者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消毒规范以及无菌操作原则。②对有合并症以及年龄较大的患者要进行重点看护,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及疾病进展,定时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如有必要则要为患者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以便预防感染的发生,另外也要注意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③长期为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能会诱发菌群失调、增加耐药菌株,从而导致感染几率上升。对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应依据患者的耐药情况以及细菌谱等为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用药前要做好试敏,并依据结果为患者进行用药干预。④住院时间的延长会导致院内交叉感染几率上升,因此应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尽可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便减少院内感染几率。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感染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为降低该科室的感染率、促进患者康复,积极调查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感染危险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十分重要,临床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刘艳玲. 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应对策略[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5):69-69.

[2]关乐林. 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处理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4):286-287.

[3]何志刚. 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疾病预防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161-162.

[4]王仁森. 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用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处理探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1):2582-2583.

[5]符红军. 试析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应对措施[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6):130-131.

论文作者:柳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处理论文_柳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