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点思考论文_陈明娟

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点思考论文_陈明娟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店子镇昌里中学 266753

一、现行物理教材的特点

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科书设计的栏目有“想想做做”、“STS”、“阅读指导”、“探究”、“想想议议”、“演示”、“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迷你实验室”、“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信息窗”、“请提问”、“实践活动”、“加油站”。这些栏目都很新颖,具有启发性,有助于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标准》不做要求的知识,教材没有给出科学结论;对于《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有些也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得出。

这样的知识在教材中都给出了结论,但是在文字处理上一般都淡化结论和探究过程的直接联系,例如,不出现“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可以得到……”等字样,而由教师在适当时机向学生介绍结论。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材加强探究的特点将有助于推动这种变化。

还有,开放性的问题和实践性课题较多。开放性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需要学生自己寻找所需的资料、数据;另一类则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或在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学会这个问题的答案。“动手动脑学物理”中一半以上的内容都是实践性的问题。以上几个方面充分说明了在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之间出现了一片可以让教师自由发挥的很大的空间,教材不再是有着唯一正确答案的、一字不可更改的经典。

二、教师应具有的一些主要变化

1.育人模式的变化。原来 以知识育人为根本,培养知识型人才,属精英教育模式;现在以文化(综合素质)育人为根本,培养学习型人才,转向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相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培养目标的变化。原来是双基培养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强调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运用;现在是“三维”培养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开发多元智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课程理念。

3.教学方式的变化。原来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单向灌输方式传授知识,强调知识的传承与积累,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现在是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和学科研究,强调理解科学过程和自我探究科学知识,突出了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4.课程理念的变化。原来以积累和掌握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为主,以训练技能、技巧为辅,兼顾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现在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5.教学特点的变化。

原来是单纯的知识学习,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着重学科系统知识的识记和技能的训练;现在是注意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强调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的渗透,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6.评价原则的变化。

原来是集中体现单一性、唯一性、终结性及选拔性原则,重视评价的甄别性、选拔性,推崇纸笔考试(一锤定音)的终结性评价;现在能充分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全面性、科学性原则,强化形成性评价,弱化终结性评价,重视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过程中表现的评价。

三、坚持“动态”备课

从教师本身来说,我讲你听,师道尊严,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所以系统及规范教学无可非议。如教学设计中就有了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环节需要几分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要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几个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如何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等等,都一一记录在案。这种教学形式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的,导致的缺陷就是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准备的通常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备教材、备实验、备学生”。我们把备教材、备实验称之为“静态备课”;而正因为人的思维是漂浮不定且无法预测的,所以把备学生称为“动态备课”。

四、加强物理概念教学

1.注重物理概念的特点。

(1)物理概念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出区别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共同的特征。

(2)定量的物理概念,是可以用数学和测量联系起来的。

(3)物理概念还具有各自的特征。

2.把握好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基本过程:感知、理解和运用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3.注重物理概念教学。

(1)教师应当创造条件,使学生了解、观察大量的物理现象。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达到了解现象、取得资料、发掘问题和勤于思考的目的。

(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找出所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形成概念,用准确的、简洁的物理语言给出准确的表述。

(3)通过与有关相近概念的对比和适当的练习来巩固、深化概念。

五、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维

问题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题才能为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发散思维。

论文作者:陈明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点思考论文_陈明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