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1]2001年在《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的研究与教育引导》文中认为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量表法和文献法,分析研究了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及其分布状况和特点,以及进行教育引导的策略和措施。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分布状况是:从总体分布看,社交态度型的分布比例最高,其次是社交感情型和社交理智型,社交情绪型的分布比例最低;从分组比较中看出,社交情绪型在初中生、女生中的分布比率要高于高中生、男生,社交理智型在优生、男生中的分布比例要高于差生、女生。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分布特点是:健康的态度是中学生交往的基础,真诚的感情是中学生交往的纽带,适度的理智是中学生交往的杠杆,不良的情绪是中学生交往的杀手。教育引导的主要措施如下:加强德育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青春期教育,排除人际交往的障碍;精心建设学生集体,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广辟溪径,传授交往知识和技巧。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关于对中学生人际交往和性格及其关系的研究理论,对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中学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小平[2]2002年在《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的研究与教育引导》文中提出本文分析研究了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及其特点,以及进行教育引导的策略和措施。对帮助中学生发展人际交往,建立健康人际关系,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宏[3]2008年在《高中学生性格差异对英语学习及教学的影响》文中提出最近研究表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成功不仅仅源于认知因素,如语言学能,也涉及情感、动机、性格等因素(Carroll,1990;Ehrman&Oxford,1995)。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学习者个体差异方面的研究,正在成为一个增长区域(Bacon,1992;Wen,1996;Wang,1995)。除了年龄、性别、动机和语言学习策略,一个主要的可变的个体因素就是性格类型(Carrell,1996)。研究者们在研究语言共性的同时,也对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性格因素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却又易被忽视的因素,而性格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影响个体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不同的性格类型和特征是学习者个性差异中最显着的特性。每种性格的外语学习者都有其不同的注意力焦点和盲区,一旦性格类型被确定,即可知道每种外语学习者在决策时会关注什么,而习惯性会忽略什么,这一点对做出正确决策非常重要。通过阐述性格差异对英语学习及教学的影响,本文指出,研究学生的性格差异对外语教学有极大的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个人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个人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介了当前语言学习研究的趋势和现状,选题的由来、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世界上常用的几种性格分类方法,并重点从高中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等几个方面,仔细分析了他们的性格特征。第叁部分,对性格因素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影响,作了理性的分析与论述。第四部分,分析性格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同时探讨了在英语个性化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所起到的作用。第五部分,为全文总结。本文认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是语言教学中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韩露[4]2017年在《城市寄宿制学校高中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话题。近年来,城市寄宿制学校成为了一种城市里新兴的办学模式。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逐渐形成时期,因此在寄宿制学校这个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里,并远离家长的监管和教育,这些高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以及人际关系对于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非常重要,甚至还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以及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以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的高一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寄宿制学校高中生的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的现状和叁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结论:1.从总体上看,城市寄宿制学校高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处于偏上的水平。2.城市寄宿制高中生学校归属感在年级、初中是否在本校就读以及性格类型上差异显着;在学校抵触感上性别差异显着。3.从总体上看城市寄宿制学校高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4.城市寄宿制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初中是否在本校就读以及性格类型上差异明显。5.总体上看,城市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总体良好。6.城市寄宿制高中生在与异性交往维度上,男生与女生存在着显着差异;在人际交往的交流,交际与交友,与异性交往和人际关系总分四个维度上,年级差异明显;在交流维度上、交际与交友、与异性交往及总分上,性格差异显着。7.城市寄宿制高中生的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交往叁者之间存在显着相关。8.城市寄宿制高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对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交往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对人际交往也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学校归属感和人际交往之间起显着中介作用;学校归属感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人际关系。
郑淮[5]2007年在《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方社会学理论大部分都从“个体社会化”这一范畴开始的,不同理论流派依据其对“社会”的理论逻辑对个体社会化做出不同的解释。社会化问题一开始就超越了社会学研究的界限,不同的学科根据自身的性质和任务体现出不同的研究角度和重点。然而,大多数社会化研究都是从社会结构或社会文化制约个体的角度,个别研究从个体的角度研究人的社会心理特征发展。20世纪中后期,部分研究者注意到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能动作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力图探讨个体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过程中的因素、关系和机制等问题,而从社会化的场域角度的实证研究可谓凤毛麟角。鉴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在社会化理论的地位,本课题选择社会场域的视角,针对新历史条件下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和场域的变化,重新考察学生社会性的内涵和发展可能性,试图融合实证研究和质性分析的方法,克服传统社会化理论和单纯心理特征的研究局限性,探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新途径。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环境条件的不断变迁,学生在社会生活和教育场域中,不仅面临现代与传统的文化冲突,而且还面临现实与虚拟的社会矛盾,使其社会性发展过程变得更加复杂。而学校教育尚未因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忽视学生的社会化问题比较普遍,导致了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偏差或扭曲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及其学生社会性发展理论研究落后的现状,本研究的目的是依据当代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和人类文化学等有关理论观点,试图以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视野,运用整合的方法论,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特别通过分析中学生所处的学校、社区、家庭因素和具体社会场域,探讨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维度、影响因素、发展特点及其存在问题,为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解释框架和策略参考。作为教育社会学的一个研究课题,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涉及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化过程、学生的身份角色、生活世界和社会场域方面的研究。在社会场域的视野下,人的社会性是以人固有的生物特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属性的整体,是在个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建构的产物。学生的社会性不仅表现为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也体现在学生现实的社会网络和场域中,具有独特的建构过程和动态特征。学生处于一定的社会网络中,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身份,通过与社会群体或他人的社会交往进行社会化,而每一种社会化途径都有各自的一套规范、期待以及社会环境,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环境因素、关系网络和社会活动就构成了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社会场域。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是通过个体与社会互动的实践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特点、承担社会角色的能力和整体行为特性的发展过程,其形成和发展标志是个体的社会性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合。本文认为,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出发,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问题置于社会场域之中,考察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化条件的变化,分析学生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场域的关系,既全面和深入地分析社会变迁中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条件、机制和基本途径,也依据人的发展规律性和教育目的,分析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和可能性,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策略问题。根据研究主题和基本假设,按照经验研究的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问卷调查、田野考察和分析研究,探索学生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和制约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外因素,结合社会和教育条件及其学生社会性发展场域的分析,我们对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问题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结论:学生的社会性是指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通过参与群体生活和与人交往而形成的那些社会特性和社会参与能力的系统,基本成分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对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的认知、体验、交往和适应。社会性在现实结构上是由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等四个维度构成,基本涵盖了中学生大部分的社会生活范畴,而且内涵比较明确和具有操作化特性,评价指标也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在现实社会场域中,学生角色是一种多元的社会角色,影响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条件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系统。学生在多重社会体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学生的社会角色和身份对其社会性发展有明显的影响。学生以某种社会身份参与一定社会场域中的反应类型主要有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社会身份学生在社会性维度的表现强于被动型社会身份的学生。社会性发展与学生的家庭和社区背景有关,由于学生所处的社区文化背景和学校生活实际的不同,其社会性发展也表现出相关联的特性。社会性发展是人的社会属性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参与能力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考察和比较学生社会性的发展程度的依据。根据发展不同的特性分别衡量学生社会性的各种表现和发展程度,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表现出学校类型、年级和性别的主效应。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存在差异;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存在着年级的差异性,但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提高,初二学生的成绩比其他年级学生明显高些;中学生社会性发展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社会情感和社会适应的维度上的差异。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与学校社会生态和教育措施有关,不仅学校的教育环境影响着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学校的社会文化生态和课程也制约着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处于良好的学校社会生态系统的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优于社会生态环境欠佳的中学生。新时期学生的虚拟社会化、群体社会化和崇拜偶像等现象对社会性发展有特殊意义。培养学生社会性的教育原理,包括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发展机制和培养策略等几方面的探讨。确定社会性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社会性的重要前提,根据学生所处的社会场域和特殊社会身份,按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涵及社会现代化和公民社会的发展需要,提出具有适应性、超越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培养目标。探索学生社会性的建构和发展机制,是充分利用教育环境条件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基础,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融合社会性各要素和建构整体功能的特性,主动地协调社会性系统的内外因素的影响以及社会身份与社会场域的互动,通过社会建构与个体建构的互补性,实现了自身的社会性发展。而研究培养学生社会性的策略可以为培育学生社会性提供有效的参考途径和方法。学校教育要以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为核心,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整合社会性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拓展学生的社会场域,改善学校文化生态,开发和利用学校社会性课程,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配合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和学生群体等社会因素,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吴淑芳[6]2013年在《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文中认为1996年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在全世界掀起了社会变革的浪潮,进入21世纪昭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作为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渗入领域之广和影响程度之深,是人们无法否认的。人类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高度“知本”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知识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主要反映在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根本的因素。人的创新素养发展成为当代新课题。这种趋势也影响了大学对人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在国内大学教育情境下,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的实际情况怎样?促进或抑制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方面分别有哪些,有待进一步考察和探究。统观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研究的情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值得肯定,但同时也有许多方面的不足,比较突出的有:第一,核心概念的解释缺乏统一性;第二,在大学教育活动的微观层面探讨大学教育内部活动方式对学生创新素养发展影响的产生原因及结果的系统研究比较少,使得人们无法准确推辨和了解大学教育中的哪些方面以怎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产生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考察的方面;第叁,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之间的衔接与互动程度相对较低。一方面,与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相对丰富、系统,而另一方面,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现实性问题相当突出,相关的实践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无法满足解决诸多现实问题的需要,且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之间的互动、衔接不够;第四,对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创新素养发展关系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不多见;第五,关于大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研究在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上都是不均衡的,对于有些问题过于关注,研究水平相对成熟,而有些问题在研究界很少受到关注,致使对有关的重要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探究相对滞后。本研究将以大学教育对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影响作为研究和考察的目的,以组织、学科、话语作为理论分析视角,考察大学生活以及大学生活中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问题,以内在逻辑关系的解读、考量为研究重点,突出社会学研究的理路,旨在揭示在既有的大学育人机制和育人活动中,对人的创新素养发展产生影响的方面、影响结果及存在的现实性问题,在这样的考察基础上对当前的大学教育活动进行反思,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及策略。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访谈、参与观察、话语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等社会学方法。多方法相结合,调查结果详实有效。研究中,所涉及和讨论的主要论题有:探讨创新及其理论谱系;归纳构成人的创新素养的各因素及其特征表现;分析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关系;从大学发展历史脉络中形成的学科传统、育人传统与文化传统中找寻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相关的分析要点;在组织、学科规训和话语的理论框架下解读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活进行社会学的考察;参阅历史、借鉴不同学科回应当下大学教育中人的创新素养发展中的问题。每一个论题便是一个分析单元,对每一论题的分析和讨论最终构成本研究的逻辑框架。研究的分析脉络由两个部分连接,一是,从横向结构关系的角度梳理出人的创新素养构成体系,以这一体系为比照,并在组织、学科、话语理论分析框架下论述在学科层面、学校培养层面、学生日常交往层面本研究的考察焦点,对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的关系及影响的结果进行现实考察;二是,从实效性的角度考虑,由指向未来发展目标的将来状态转回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诊断出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中的症结,为大学教育改革发展以及育人活动中的诸多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现实依据。本研究是由现象考察转向内部关系,由指向未来培养目标转向问题情境的探秘过程,全景式地分析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最终为调和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做出理性回应。基本结论:在大学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学生的主体性未被重视;②既定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学生创新性素养的有效养成;③学科制度导致通才教育与专业训练的分化;④大学学科制度与学生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魏彬[7]2005年在《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文中研究表明人际关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建立的可觉察到的直接而稳定的心理上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关系之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他们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许多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令人担忧,且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起的。对中学生人际关系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和教育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教育的角度来探讨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加以教育引导,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本研究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访谈法、文献法,对目前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当代社会中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1)友谊占据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2)交友标准上,强调思想认识和追求目标的一致性(3)团体现象突出(4)师生关系有所削弱。(5)易与父母产生隔阂。教育引导的主要措施如下:(一)形成有益的社会环境。(二)发挥高效的学校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叁)重视良好的家庭教育。(四)加强学生的个人修养,培养学生主动交往的意识,提高其交往技能。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关于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理论,对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中学生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晓莹[8]2013年在《“熟悉的陌生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往是人的本质需求和生存方式,通过反思交往异化实现人的自我复归和人与人关系的复归,才能解决伴随工具理性而来的种种现代性问题。然而教育实践中的交往教育却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学校中学生交往异化的问题比较严重,一些极端事件持续刺激着社会大众的神经。我们不得不走入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深刻地反思学生在与同辈交往中的异化问题,认识到教育者的责任所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学生交往的复归,建立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而努力。本研究立足于学校中实际学生同伴交往异化现状,以上海市某中学的个案调查为基础,试图以实际的调查数据、观察和访谈资料作为佐证去探讨学生同辈交往的异化问题。本论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直接的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中分析当前学生同辈交往中存在的异化问题,包括人际疏离、关系表浅和唯乐是图,展开论述各种异化问题的具体表现,并通过不断地返回交往的本真,反思直接的原因及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各种影响。第二部分:试图在学校和教师层面寻找导致学生交往异化问题的原因:一为教育者不重视学生交往;二为交往指导的缺位;叁为忽视对学生文化和精神成长的引领。第叁部分:重建学生同辈交往,主要是观念上革新——让交往成为学生成长的一课;为学生同辈交往营造自由、温馨、理性、有文化的学校班级氛围——让班级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以公共舆论培养学生的公民精神和交往理性,引导学生文化的自主发展和多元融合;最后增加直接的交往指导,将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学生同辈交往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育者只有不断返回交往的本真,反思并消除交往异化,为学生交往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提供系统、个性化的交往指导,才能拉近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平等、信任、深厚关系的建立,使学生自觉自立并相互关爱,为民主共同体培养更多理性、相互连结的公民。
耿彤[9]2016年在《促进初中生提升同伴交往质量的教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同伴交往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高质量的同伴交往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还是发展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必要条件。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初中生的同伴交往在具备丰富教育价值的同时,更需要学校教育者的引导与启发。而促进初中生提升同伴交往质量的策略,需要对现有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自主交往、主动发展的方式、方法。这对于学校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初中生的同伴交往特征和相关作用机制,并通过教育策略更好地发挥同伴交往的教育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于同伴交往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内容,在实证研究工具和实践应用研究方面均有所涉及。但通过大型主题活动促进同伴交往质量提升还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基于前人研究的成果,探讨大型主题活动中促进同伴交往质量提升的教育策略,这对于同伴交往和相应教育策略的研究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构建了大型主题活动与同伴交往质量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以下问题做出研究:初中生同伴交往质量的现状如何,哪些问题需要改善?大型主题活动是否能够促进初中生提升同伴交往质量?大型主题活动中的哪些方面能够提升同伴交往的质量,需要什么条件?基于大型主题活动的促进初中生提升同伴交往质量的教育策略有哪些方面?研究发现:初中生的同伴交往质量整体水平较好,但交往质量的层次差异明显、内部维度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呼吁着相应教育策略的出现。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到,大型主题活动对同伴交往质量确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初中生参与活动所形成的体验、活动内容的设计、满足初中生对活动的期待这叁个方面,对同伴交往质量的提升有着显着的影响。此外,初中生在同伴交往中所形成的交往圈子、学校内部形成的和谐氛围,对于同伴交往质量的提升同样有着关键作用。因此,促进初中生提升同伴交往质量的教育策略可以从叁个方面展开:第一,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同伴交往圈和学校文化生态的培养;第二,在活动设计上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选择有时效性的大型主题活动方案;第叁,在活动实施上关注交往体验,通过创造交往情境、深化交流反思、形成循环体验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体验。
沈贵鹏[10]2003年在《心理教育活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理教育是以增进学生心理成长为宗旨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形态,它是一种张扬人性的教育、发展性教育和幸福教育。心理教育的核心是活动,学生的心理成长植根于活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组织相应的活动是开展心理教育的关键。心理教育活动研究是一项直面现实的探索性研究,本项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以实践研究为主,以理论研究为辅。基本研究方法是:综合实践考察、案例研究、专题访谈和文本分析,等等。心理教育活动运作的基本依据是活动文本,现行心理教育活动文本在编制的视角、呈现的形态、文本的结构等方面都体现了“百花齐放”的特色,体现了以活动为中心以及全人教育的指导思想。在活动文本的教育理论底蕴、活动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等方面则有待进一步深化。心理教育活动过程是物质的与精神的、认知的与情感的、行动的与反思的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过程,论文系统考察了情境、交往、自主、体验、行动等活动要素,在实践考察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心理教育活动过程的基本原理。心理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叁种:集体活动式、小组活动式和个别活动式。集体心理教育活动集中体现为专题性活动和融合性活动;小组心理教育活动主要表现为心理训练活动和心理矫正活动;个别心理教育活动则包括个别咨询活动、自我教育活动、网络教育活动。叁种活动形式共同构成心理教育活动体系。心理教育活动方法与评价也是论文着力探究的问题之一。心理教育方法主要有六大类,即:指导—内省式、过程—体验式、践履—训练式、角色—内化式、沟通—对话式、主体—自助式。心理教育活动评价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评价的新型评价方式,其发展趋势是:从认知性评价到综合性评价、从书面性评价到情境性评价、从定论式评价到对话式评价。
参考文献:
[1]. 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的研究与教育引导[D]. 王小平. 西南师范大学. 2001
[2]. 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的研究与教育引导[J]. 王小平. 教育探索. 2002
[3]. 高中学生性格差异对英语学习及教学的影响[D]. 李宏. 西南大学. 2008
[4]. 城市寄宿制学校高中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 韩露. 四川师范大学. 2017
[5]. 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 郑淮. 西南大学. 2007
[6]. 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D]. 吴淑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7]. 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 魏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05
[8]. “熟悉的陌生人”[D]. 赵晓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9]. 促进初中生提升同伴交往质量的教育策略研究[D]. 耿彤.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10]. 心理教育活动论[D]. 沈贵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标签:心理学论文;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性格类型论文; 中学生论文; 人际关系论文; 人际关系理论论文; 人际交往能力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