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建设要注重规模效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建设论文,效益论文,注重论文,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规模效益,就是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整体效能,取得一定投入的最大产出。这一理论应用到小城市建设中来,也同样是适应的,并且在新时期的城市建设中是十分必要的。
一、提高规模效益要坚持多形式进行
1、旧城改造的连片开发。在城市建设以旧城改造为依托的城市中,这是一条基本途径。小城市城市化进程短,城乡混杂,旧城改造的任务十分繁重。旧城换新颜的最好方式就是资金集中使用,整路改造,连片开发,改造一片,美化一片,切忌满城开花花无果。在这一方面,平度市吸取过去的教训,从1992年开始把连片开发贯彻于旧城改造之中,连续投资2亿多元,实施了几个关键路段的整路改造和旧城区域开发,成效非常明显,在新改造和开发的路段和区域中,由于规划科学、设计先进,建筑档次较高,呈现出生机勃发的现代化城市气息。
2、抓“牛鼻子”工程建设。抓“牛鼻子”工程,就是要抓住事关城市形象的重点工程。在城市建设中,针对水、电、路、讯、热等各个环节,从滞后因素抓起,集中财力、物力消除“瓶颈”因素,就像木桶一样,补最短的板块提高其总容量。具体到一个区域,也要抓住妨碍区域形象的单体建筑、关键地段,弱化区域功能的单项设施进行重点突破,突破一点,改善一片。
3、抓标志性地段建设。就小城市有限的财力而言,在短时间内建设一座城市或者改造一座城市都是非常困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住最能体现城市形象的一条道路或一个区域,集中力量进行开发建设,把城市形象集中体现在这一载体上,让外界由此对城市有直观的认识。这样的地段可以选择途经市区的交通干道、城市的中心地段、“窗口”部位以及城市的落后区域进行开发建设,也可以实行中心迁移进行带动。
二、规模效益中的政府行为
1、强化规划的导引作用。要实施有效的规模化建设,首先必须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一个区域或路段在开发建设前,要先将区域布局、区域功能、设施配置等规划设计好,不能边建设边规划,更不能先建设后规划。对已经确定的开发区域,可以利用规划引导和规划约束,让建设单位将项目向规划区内集中,形成连片开发的局面。即使不搞连片开发,在规划定点上也要将项目向“窗口”部位、重要路段适当集中,以便为将来规模开发做好准备。
2、建立全方位开发体系。规模效益就意味着规模开发。规模开发必须有全社会开发做保证。必须大胆改革创新,敞开城门求发展,改革以往政府注入式的单一投入机制,积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建设,形成一种国家、集体齐上,内资、外资并举,多渠道投资,多形式开发的建设体系。有了强大的建设力量,也就有了城市建设的规模效益。建立全方位的开发体系,必须以严格的建设管理做保证,通过建立健全健康规范的建设管理秩序,推动城市建设向高水平迈进。
3、健全政策激励机制。政府要制定有关优惠政策,想方设法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各类建设力量来得了、留得住、用得上。对各类建设力量,政府必须一视同仁,让大家在同一起跑线公平竞争。对规定的开发区域,政府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就开发费、配套费、水电增容费、各类保证金及其他有关税费予以免缴或缓缴,通过减轻开发负担调动开发单位的积极性,使区域开发尽快形成气候。这样,政府可以在不投入或少投入的情况下,较大限度地获得城市建设的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