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结构设计常见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颜可尧

分析建筑结构设计常见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颜可尧

汕头市建筑设计院 广东汕头 515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设计环节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当前建筑结构设计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地基以及各部分构件设计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大打折扣,难以在施工阶段中发挥指导作用,影响到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本文就建筑结构设计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在对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如何会对建筑的整体的安全性产生十分巨大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广大的设计师一定要严格的遵守设计时应该贯彻的原则和要求,在科学的指导方法下进行。在一般的情况下,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这两个部分都是相互的限制和制约的,结构设计一般都是在建筑设计完成之后才开始。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对后面进行的结构设计的受力情况等进行充分的思考。而在进行结构的实际时候,也需要综合建筑设计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1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1基础选型不科学

建筑结构设计是否安全、科学、实用与建筑基础选型有关。一些高层建筑基础选型不合理,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建筑变形要求,以至于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等情况。该问题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难以保障,面临诸多安全风险,稍有差池便会使整体工程质量受扰,甚至缩短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也为建筑工程各利益主体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不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口碑。

1.2上部结构设计问题

对于建筑工程上部结构的设计问题,主要集中在纵向构件设计被忽视、过分降低含钢量、连续梁设计方法不当。首先,与横向构件相比,负责建筑结构设计的人员对纵向构件设计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没有认识到纵向构件之于建筑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意义,具体设计工作中对梁和柱的设计原则缺乏把握,配置的钢筋密度过大,致使混凝土浇筑受到了不小的阻碍,变相的证明了纵向构件设计的不合理。其次,在建筑中钢材的用量大,成本高,会让甲方的利益大幅缩水,因此甲方会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大做文章,有些甲方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会要求设计人员走擦边球,过分降低建筑的含钢量,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大大降低,这种做法会危害到建筑的质量,建筑的寿命也会有所减少。最后,连续梁和单梁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都有所差异,在进行连续梁的设计中必须要尊重这种差异性,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裂缝问题也会得到遏制。可是建筑工程中连续梁的数量稀少,荷载较小,使得设计人员对其关注不足,总是将连续梁与单梁按照统一标准设计,不仅梁的承载力下降,出现裂缝的概率也会急剧上升。

1.3缺乏施工环境因素考虑

施工环境对建筑结构构设计也存在一定影响,结构设计中并没有考虑这一问题,工程结构设计仅仅从自身角度来进行优化。这样的工程结构虽然自身具备稳定性,但投入到实用中施工完成后与环境因素可能存在冲突,受环境风险隐患影响,结构仍然可能会出现坍塌甚至裂缝的问题。施工环境因素对于建筑结构的影响长期存在,如果在环境构建过程中缺乏环境因素考虑,这样即使建筑工程能够通过后期验收正常投入使用,仍然可能受环境突发问题影响而出现问题。

1.4 含钢率不合理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住者对建筑工程结构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但仍有一些施工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盲目追求建筑工程低含钢率。前期设计建筑结构时,不考量实际情况,压缩钢材用量,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及稳定性难以保障,甚至面临严重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整体工程效益的实现 。

2建筑结构设计措施分析

2.1合理进行建筑基础结构选型

建筑结构选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考验的是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开展建筑基础选型初期,要全面了解建筑所在地的外部环境、地质情况及建筑外形等。得出设计图之后,要通过建模计算,分析设计图中的建筑外形设计情况及项目所在地地质状况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基础选型工作应有设计单位、技术人员、专家等同步执行,在论证、协调的基础上开展这项工作,从而使其既有理论层面的合理性,又有实践层面的可行性。

2.2强化建筑上部结构设计质量的措施

其一,建筑材料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受力特征、工作环境、质量特性等等,材料的选取要制定多种方案,通过对比择优挑选最佳的材料设计方案,在保证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成本投入。其二,在套用参数时要注意其有一定的范围,一般来说在此范围内取值都符合建筑结构设计标准,但是微小的数值差距都会极大的影响到最终的计算结果,需要设计人员灵活应对,结合建筑所在区域和设计要求来选择数据,确保所选参数的合理性。其三,钢筋的质量和强度都要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配筋要进行科学设计,这样在发生地震的时才能发挥钢筋的延展性作用,此外还要加设温度钢筋,这会降低温度对建筑结构的影响,避免收缩裂缝的出现。

2.3加强工程建设与环境之间的结合

最后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结构与环境之间的结合设计。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构件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建筑物自身稳定性,还需要与所处的建设环境进行结合,考虑投入使用后可能会产生的环境隐患,综合环境因素对结构配合模式做出优化。建筑结构与环境之间保持稳定配合状态时,投入使用后即使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够更好的抵抗,实现剪力与应力之间的平衡。加强环境因素为向导的建筑结构设计,需要技术人员将测量结果作为依据,考虑环境因素对结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并进行综合强化设计。所设计的方案不仅要考虑稳定性还需要考虑可行性,结构构件后施工现场是否具备条件能够达到设计标准,如果施工过程中现场环境不能满足设计方法应用,可以启动预备方案来进行审核,从而达到最佳工程建设控制效果。

2.4科学分配和使用设计材料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不应忽略建材作用。项目负责人要基于建筑结构实际要求,进行建材选购,同时还要综合考量建筑材料的工作环境和受力特征等,优选钢性强、韧性好的建筑材料。以墙、柱为例,其属于竖向压弯构件,应将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为 C30 以上,梁构件为水平向受弯构件。优选强度高、性能好的钢筋应用到梁、墙、柱设计中,计算确定最小配筋率,并在工程实践中留出一定的安全储备。除了考量性能,也要考虑建筑材料的外观特征,以凸显建筑工程整体价值。建筑材料的使用要秉承不浪费的原则,并优化使用效果。设计师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多番对比其性能和经济性能,以保障建筑结构整体质量,实现预期工程设计目标。

2.5对建筑结构的刚度加强设计,以满足建筑的实际需要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建筑材料钢量低的设计会给工程的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建筑工程的坚固性会直接受建筑材料的含钢量影响。故此,建筑企业需要重视建筑刚度的设计,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此同时,由于建筑工程的地质地貌特征不同,对建筑结构的刚度要求也有不同。如,在地质稳定的平原地区,建筑结构对刚度的要求就不会太高,此时,建筑工程的钢含量可略微降低些。而在一些山区和丘陵地区,对建筑结构的刚度要求就较高,故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但要对企业的运营效益进行考虑,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最适合的建筑结构刚性需求。

2.6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

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影响设计效果程度最大的就是设计人员。如果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设计,就能有效地防止一些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设计人员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有必要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对新的内容不断加强学习,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已经完成的设计进行全面总结,要利用考核的方式对设计成绩好的人员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以及能够增强责任心。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基础、科学设计建筑框架结构、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能够保证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与创新结构设计方案,从而保证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得到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赖永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

[2]张颖君.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门窗,2018.

论文作者:颜可尧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分析建筑结构设计常见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颜可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