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当代中国辐射域最广、渗透力最强的经济产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旅游业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最广论文,最强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各主要领域的发展水平不同,消费结构和程度不同,会出现发展上的差异,有些产业发展快,有些产业发展滞后,适应形势需要且发展较快的产业中,有些产业甚至成为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有些可能成为先导产业,这些产业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构成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在一定时期内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或成为解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产业,在解决重要问题上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如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汽车、钢铁、建筑业等行业不仅持续快速发展,并成为推动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骨干工业部门,由于汽车、钢铁、建筑业雇佣人数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所以被人们称为支撑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而今旅游业,在当代,就其在国际持续快速发展的分围中存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来看;就其在得天独厚、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具有的丰厚旅游资源和近些年来已建成的产业规模和体系来看;就其在中国产业结构、增长方式转变中解决关键问题的产业优势来看;就其发展的前景和市场的后续空间来看,是当今中国经济中最富活力的增长点。旅游经济体制经过深化改革:集团化、产业化,效益化,现代化,将成成中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中持续发展的产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我们知道,把国民经济的部门按生产过程的特征和产品性质划分的一种国民经济结构分类和统计方法,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是指人类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产品以满足自己最基本需要的产业部门,主要指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狩猎业在内的广义的农业;第二产业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经过加工取得产品以满足自己进一步需要的产业部门,主要指工业,包括采掘业、建筑业、制造业以及电子、煤气、自来水等,简称为第二产业,即是广义的工业;第三产业是为人类生产、生活发展提供服务以满足自己更丰富需要的产业部门,它包括交通运输、公有事业、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卫生、科学、教育、政府及其他服务行业在内的社会服务业。简言之,第一、第二产业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和物质财富的产业,第三产业中除交通运输等部门外,相当多的部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战后,一个鲜明的事实是,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迅速,随之,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增长,第三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而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即战后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物质生产部门所占的比重。
战后二三十年间,西方发达国家中大量采用了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机械设备,大多数农村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和自动化,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每个农业劳动者所供养的人数不断增多,使大量的劳动力被节省下来而成为富余,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和产值绝对额不断有所增加,而农业劳动人数却绝对减少,如美国1950年每个农业劳动者供养15.5人,1982年时每个农业劳动者则供养78人,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者人数绝对值下降,是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与此相应,工业或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经历了一个先增长后下降的过程。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七十年代初期以前,一直是上升趋势,1973年工业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6.6%上升到29.2%。七十年代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传统工业部门所占比重下降了,新兴工业部门所占比重增长了。从战后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工业中就业工人的比重及其职业结构变化来看,整个工业中的就业人数是下降的。以美国为例,1870-1920年大批农业人口流向城市,产业工人的人数迅速增长,1920年以后,工人人数增长虽然仍比较迅猛,但其增长速度落后于服务业,战后,工业中工人的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与服务业人数的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扩大了。1947年是一个主要分界线,这一年美国直接从事物质生产就业的人数比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数仅多100万,自此后,美国服务业中的就业人数超过了包括工业、农业在内的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就业人数,如美国制造业中1947年—1968年的二十年间,就业人数增长30%,而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增长100%以上。本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就业的总人数所占比重平均为30%,战后60年代已增至46%,而到70年代这一比重增加到56%,70年代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服务业就业人数在本国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除联邦德国和意大利接近50%外,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均超过50%,当时,美国为67.8%,日本为53.9%,法国为54.9%,英国为58.4%,加拿大为65.4%。到七十年代末,已经没有一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就业人数在国内就业总人数中的比重继续居于前位了。服务业或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大。战后,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中,服务业发展得十分迅速,1963年,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54%,1980年达到56.9%,看北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
这些又进一步表明物质生产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大大下降了,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急剧地上升了,同时也表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人数。究其原因是在现代科技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发生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
第三产业属于资源占用少、投资见效快、劳动力吸收多的产业,它的发展对促进物质资料生产的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英、美、法、德、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6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而崛起的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发达的标志,在一些国家第三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战后新技术革命和社会分工扩大化的结果,它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三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周期性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给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国际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公共饮食业、旅游业、商业等传统部门持续稳定发展咨询服务务业、金融保险业,等新兴部门发展迅速。
现代科技革命不仅改变了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成,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例:原先只有资产者才能享用的电视机、电冰箱、小汽车、吸尘器、空调设备等个人消费品,战后已经相当普及,也进入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家庭并成为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必须用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时间的减少使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成倍地增长,劳动者收入绝对值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增加、带薪假日的增多,使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从事消费、娱乐、旅游等活动,现代化科学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运用,大大缩短了空间的距离,在上述条件下,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旅游业在一些国家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如西班牙原来是世界闻名的钟表王国,战后却成为闻名遐尔的旅游胜地,其旅游的收入跃居国内收入的第一位等等。世界旅游业发展极为迅速,从1950年到现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除1982年稍有下降外,其余年份的旅游人次都一直在持续增加,如果就全世界的国际旅游总收入而言,则包括1982年在内,各年份的收入总额都较上一年有所增加,如下表所示:
1985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主要工业国家失业状况改观,国际旅游增长速度趋于缓慢,1995年共有5.67亿人次进行国际旅游,比1994年增长3.8%,低于上年5.4%的增长率。但国际旅游支出增长较快,1995年全球国际旅游收入(不含国际交通费)为3720亿美元,增幅为7.2%。这是自1985年以来,连续11年国际旅游收入增长高于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增长。1995年国际交通费约为600亿美元。
1995年,全球国际旅游收入占商品贸易收入的8%,占国际服务贸易的2/3。在全球国际旅游高速增长的份围内东亚又是发展最快的地区。我们可以就国际六大旅游市场份额的变化来看东亚太旅游市场的增长比率:
自90年代以来,全球旅游收入持续增长且增长势头正进一步加快,表明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富活力的经久不衰的经济产业。
多年来,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一直高速增长。近二十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8%,几乎为世界增长率的两倍半,这确是少有的高速度。目前,东亚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的。而发展最快的中国旅游业,“八五”期间被国家列为起步晚发展快、见效快的行业奋起直追:
从总体来看,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长水平。中国旅游业的增长速度又超过同期全球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从前表可见我国从1978年的2.69亿美元到现今的102亿美元包含了我们经济指导思想的历史性转变和旅游生产力的显著发展。“八五”期间我国接待旅游者人数和旅游创汇分别跃居世界旅游业的第五位和第九位。1996年全国旅游总收入达2487亿元,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4%。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中积极发展的新兴产业。这充分说明中国政府顺应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充分重视第三产业并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可见,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旅游业,当代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中国旅游业应该而且能够成为国民经济中跨世纪的新增长点,其基础在于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和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其前提在于我国拥有数量、品位上均有明显优势的旅游资源和极为广阔的国内外客源市场;其保障在于各级政府的有力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与支持。
站在中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高度认识旅游业
世界经济、贸易、服务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中国正处在经济成长的新阶段。“八五”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2.1%的速度增长(同期世界年均增长2%,发达国家为1.8%,发展中国家为5.4%)。1996年我国GDP排位由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7位,在发展中国家中列第一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7795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近6000元(约合723美元)。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中被中国政府列为优先发展的第一序列。旅游业是服务性的产业,但同时带动着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由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转变、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使服务性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成为社会需求新的消费热点。旅游业有广泛的市场后续空间,其市场前景极为广阔,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70年代末期国门初开,大量海外旅游者涌入中国,发展旅游业成为当时的必然选择。强大的国际旅游市场需求带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从1978年—1986年短短六年,接待人次由180万增长到1000万,年均增长38.6%,1984-1986年两年间更以年均41.4%的速度增长到2000万人次;1996年我国旅游业跨上第三个台阶,接待人数达5000万人次。短短18年间市场规模扩大了27倍,年均发展速度20.4%,大大超过同期国际旅游业发展速度,在世界排序由41位上升为第9位。18年间的旅游外汇收入由2.63亿美元上升到100亿美元,增长38.8倍,年均涨幅22.6%,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高出5个百分点。
“九五”期间旅游业发展转入持续高速稳定发展的新时期。已经建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其潜力在于我国拥有数量、品位均占明显优势的旅游资源和极为广阔的国内外客源市场。1992年中国开始了产品结构调整的进程,开发了以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一批度假旅游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并以此为基础,成功地举办以专项旅游为主题的系列产品—旅游年,如:1992年:旅游观光年;1993年:山水风光旅游年;1994年:文物古迹旅游年;1995年:民俗风情旅游年;1996年:休闲度假旅游年;1997年观光度假旅游年。从而实现了我国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初步建立了适应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又如1997年中国旅游年活动将全面介绍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系统地推出我国多姿多彩的旅游产品,包括16条精选的旅游路线、35个王牌旅游景点、48个重点旅游节庆和15项大型旅游活动。“旅游年”的活动安排呈现出产品的丰富多采,成龙配套,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特点,如35个景点中包括举世瞩目的。
五绝:五处绝无仅有的名胜:万里长城、紫禁皇城、秦兵马俑、丝绸敦煌、布达拉宫;五奇:即奇特罕见景观五处,指黄山四景、武陵峰林、长白天池、九寨黄龙、长江三峡;五美:即美好憩地:如三亚海宾、北海银滩、海上大连、绿色青岛、西子湖畔。
中国国内旅游是在市场需求推动下迅猛发展起来的。旅游业在高储蓄稳消费的情况下保持高速增长。我国居民收入迅速增长,1996年人均生活消费比1991年增长1.8倍,平均年递增23.2%,低于按现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增速适度。居民储蓄率增势居高不下,1996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高达38520.8亿元,是1990年的5倍,其中城镇居民增长5.9倍,农村居民存款增长4.2倍。
居民储蓄增多,为银行信贷资金提供了重要稳定的来源,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为抑制通货膨胀提供了可能,为快速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可供支配的支出。
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旅游业的市场需求潜力大、层次多,仅1996年国内旅游,接待人数达6.39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638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成为我国少数几个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这么广大的市场空间,使国内居民旅游急剧发展,形成国内旅游的消费热潮。国内旅游占旅游收入的三分之二,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主体。而人均消费还不到300元,却形成了旅游大浪潮,体现了旅游业对目前社会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性,恐怕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旅游业。
国内旅游需求所引发的不仅仅是市场规模的扩大,更改变了旅游产业的结构。从以国际旅游为主发展到国际国内旅游两个市场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局面,标志着中国旅游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体现生产力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标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进入一个相当的阶段,试问哪一个国家有6亿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市场?哪一个国家能调动一半以上的人口出游?这种强大的市场空间将会伴随“九五”、“十五”等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而更快更好地规模、适量发展旅游业。
中国旅游业具备了现代经济的特征,也具备了长远发展的市场基础。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提高,旅游的内容和质量将日益丰富起来。在12亿人口的国度内,在与国外日益密切的交往中,旅游市场空间无限广大。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从其发展的轨迹来看,旅游业的发展适应了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收入档次,旅游业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这个高度市场化取向的产业具备了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伴随着国家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大踏步的发展中将成为经济中最有潜力的事业。
旅游业是关联芭强、涉及行业广、带动面宽的综合性产业,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展,辐射作用日益增强、轴心作用也日渐鲜明。旅游本身涉及到行、游、住、食、购、娱,覆盖消费领域各个方面,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能够刺激生产诸要素的作用充分发挥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增长。
中国旅游业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1996年中国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7%,全国一半以上的人旅游,可见其影响力之大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国际旅游者102亿美元的消费增加了我国的外汇收入,而国内旅游者1638亿元人民币的消费,也就直接或间接地转移为社会财富,这些财富也就为某些行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某些人找到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人与物的结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农村经济、农林牧副渔业、工业、交通运输、航空、建筑、邮电、通信等等各个相关行业都在为之需求而运行。如每年到桂林的国内旅游者800万人次,国际旅游者40万人次,这么多的国内国际游客所要消费的大量食品和蔬菜,就直接带动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经营和升级;杭州市的旅游者每年有1500万人次,他们的消费对市区种植业和养殖业也产生巨大的需求,对旅馆、饭店业的需求加大,同时对其他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如交通运输等等都增加了活力。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他行业的支持,旅游业也带动了各个产业的发展,给予它们生机与活力。
旅游业还起到招商引资的窗口作用。我国旅游业从1978年到现在,直接利用外资已达到200亿美元,相当于全国引进外资的1/10。一些城市所以把旅游业定为先导产业、龙头产业,其原因之一是通过旅游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一些地区所开展的旅游节庆活动,如风筝节、服装节等基本上是旅游搭台,经济唱戏。
旅游业在开发我国的一些老少、边远地区中也发挥特殊作用。中西部地区或老少边穷地区,如新疆、西藏、云南是边疆少数旅游地区,交通不便、开发迟缓,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后,这些地区充分发展旅游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与当地人们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生产力,特色旅游、专项旅游、旅游产品的开发,吸引大量国内外旅游者,带来了经济效益。由于人们的文化交流,增强了友好往来和对一些地区的开发,不仅使旅游目的地增加财富、经济搞活,也弘扬了民族文化,传播了友谊。有些传统的技术和行业淹没多年由于旅游业的兴旺而又复兴起来,如北京前门梨园剧场,关门几十年后又开放修复一新,每天上演京剧都爆满,观赏者主要是海外旅游者。四川大足石刻的旅游纪念品,也由于海外旅游者的购买使这门近乎绝迹的手艺又复兴,技术不断提高,并使生产规模日益扩大。
旅游业属于资源占用少、投资见效快、劳动力吸收多的产业;旅游业又是综合性强、包含多部门的产品需求、不同科技含量和多层次人才均能发挥作用,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多元化的产业。旅游业是主要提供劳务产品的产业,可容纳较多劳动力,与其他行业相比,提供更多劳动就业机会的优势行业。
九五期间,我国正值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扩大就业、减轻失业的任务极为艰巨。而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基本国情。目前,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需要逐步地转移为非农业人口,而目前,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富余人员约占全部职工的1/3。所以,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在经济结构调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必须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基本国情出发。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必然的,而这种转变不可能一刀切。从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道路看,粗放型经济增长与集约型经济增长不能截然分开,而且往往同时存在。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粗放因素比较多,但也包含有集约的成分,而且这种集约成分正在逐渐增多。旅游业正是这种经济理论的写照。如现代化的大饭店在饭店行业中有星级和非星级之分,其主要区别在于硬件设备和软件的科技含量;星级饭店也由于技术水平和设施条件不同而分为五个星级。旅游业既有高水平科技人员发挥作用的空间又有低层次人员展现才能的舞台,不同素质和水平的人都能在旅游业中找到发挥自己作用的岗位。这是其他任何行业不能取代的。一般情况旅游系统一人就业能带动社会上4-5人就业。目前全球旅游从业人员为2.5亿,而相关从业人员达12.5亿人;估计到2010年旅游业还将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这实际上是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创造就业机会,这正是中国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按现在的发展的速度,到2000年,中国旅游业还能解决250万人的就业问题;这对解决目前大量职工下岗和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过程中的负面因素有积极的作用;旅游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缓解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蓄水池的作用。
中国旅游业已建成了相当规模和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到1996年底全国共有各类饭店4418座,其中星级饭店2349座,客房593696间,客房出租率55.27%,固定资产1344亿元。全国旅行社达4252家,1996年国际旅游业从业人员达120万,间接从业人员达600万。全国现有旅游高等院校和开设旅游系(专业)的院校166所,中专42所,在校生20多万。这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全国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22个省市将旅游业作为“九五”重点产业,其中云南、海南、黑龙江等9省市视其为支柱型产业;广东、北京、四川、天津等6省市作为先导型产业;上海、福建等7省市作为重点产业。在已经成为支柱型产业的六个省市,旅游业的收入已占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5-13%。地方政府将旅游业纳入重点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格局已在全国形成。
旅游经济发展至今预示着更高、更好、更新阶段的到来,经过改革在此基础上让我们把这轮朝阳,托得更加灿烂辉煌。
标签: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经济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旅游收入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工业旅游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