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当前电力行业发展迅速,人们逐渐将电力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国家相应颁布和采取了许多关于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监督政策作为辅助电力施工人员的工作,保障其安全施工。不过当前的电力施工现场中,安全人员飞行检查监督模式难以完成全覆盖和全过程的监督,并且浪费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电力企业要多注重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以提高施工操作的安全性。
关键词:电力施工;现场全过程;监控系统
1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电力领域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十分重要。1)一旦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对施工人员的影响最为显著,轻则会出现身体方面的损伤,重则会出现死亡事故。只有加强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高空坠落、触电等事故的出现,才是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性因素。2)为了保证在短时间内更好的用电,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应保证高速度、高质量。若是出现了安全事故,在延误工期的同时,还会阻碍社会各个领域的正常运转。而加强安全管理,可有效避免或者降低安全事件出现,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具有积极作用[1]。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在提升经济效益、企业信誉和形象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若是施工现场出现事故,将会直接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对企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在处理善后事项的过程中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投入。若是施工人员数量锐减,也会造成工期延误,不利于电力行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加强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也是提高电力行业经济效益、维护信誉和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
2电力施工现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2.1监督人员的缺乏
电力施工现场作业的操作人员往往就是施工人员,电力企业没有为其配备专门的监督人员,使得难以做到全过程的监督,这就导致有很多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没有被发现。
2.2安全管理意识不高
长期以来,工程企业看重的是工程质量,侧重于工程质量的管理,不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安全管理意识不高,以至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不断增多,如佩戴安全帽的问题,如果施工作业人员不佩戴安全帽就进入施工现场,就有可能被坠落物砸中。
3电力施工现场全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3.1系统的整体设计
电力施工现场监督工作的不完善就是因为其中会经常出现安全事故,通过对各类的事故加以分析之后,电力企业就可以合理对监控体系进行设计,例如视频监控、红外探测报警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监控系统中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也就是总控制系统、便捷式底座支架、视频传输以及声光报警。第一,总控制传输模块的设计中有集成控制电路板,其能够有效将数据传播出去,接收到命令后自动拨打报警电话,对其正确定位。第二,便携式底座支架模块,工作人员合理固定好支架位置,保证其在安全围栏上,并且一头可以吸在开关柜上。第三,视频传输模块,其中的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施工现场,并且将其做成视频,存储在摄像头内部的存储卡中[2]。
3.2总控制传输模块的设计
设计人员设计总控制输出模板时,由于其中内容比较复杂,设计人员需要合理区分警报、远程传输、无线操作和稳压。总控制输出模块设计的主要原理是红外探测器一旦探测到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就会自动拉响警报,然后通过无线操控合理开关警报,通过远程传输去传输信号。
3.3便携式底座支架模块的设计
便携式的底座支架模板设计过程中,由于支架是伸缩性的形式,因此可用于大多数的施工现场中。而支架的外部和报警器中的支架都是采用不锈钢的材质,施工人员为了固定及保护其与箱底之间的连接,可以运用几何形态的元件来固定,同时将其以成螺旋形态表示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4.1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基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电力工程企业应当结合工程实际,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健全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施工行为,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首先,工程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工程安全问题作出详细规定,明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权责利关系;其次,落实监督机制,协同监理,共同监督施工,杜绝一切不合理、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存在;再者,落实责任制,将施工安全责任落实到各班组及负责人的身上,进而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主动性。
4.2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
制定电力建设施工方案,可有效减少后续施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增强电力施工质量也极为有利。为了更好地绘制电力工程图纸,工作人员应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地下水深度、周围环境、天气情况等进行了解,为了有效增强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应全面考虑施工设计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以确保电力建设施工可以顺利开展。在编制施工现场预案中考虑不利因素,可有效防止施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如在事故问题出现后,迅速对受伤人员开展抢救,为伤员生命安全争取更多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预案的制定应涉及各个方面,如化学危险品的处理、火灾事故处置、食品中毒应急预案、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伤亡事故处理等。
4.3增强施工人员安全责任意识
对于电力施工人员来说,具备安全责任意识和良好的技术水平对于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保证电力施工可以顺利开展,应对现场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增强自身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技能。做好新入职员工的岗位责任、个人操作管理技能能力和岗位安全意识的培训,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更好的胜任岗位工作,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做好老员工的基础技术培训和案例培训,通过引进其他电力企业的安全事故案例,对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在事故出现后正确的预案处理,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只有全面理解透彻这种案例,才能避免日后出现同样的案例或者类似案例出现后,通过采取相关应急预案,降低安全事故损失[3]。
5电力施工现场的全过程监控系统
5.1监控系统的硬件
首先,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其主要以3G无线网络为主要依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监控,并且将内容记录保存下来。其次,摄像头拍照记录系统中,主要是在无线网络和视频压缩等科技上进行的,监督人员可以直接在手机客户端接收视频,实时查看电力施工现场的操作动态。
5.2监控系统的软件
监控系统软件可以直接应用于手机客户端,其能够对电力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监控,借助其中的终端将数据传输到系统的摄像机中,再然后通过摄像机做出相关的回应,最终将数据传输到手机客户端。当然,收集客户端的监控人员可以对电力施工现场进行远程控制,全方位查看。
结束语
在电力工程中,由于工程施工复杂,建设周期长,技术性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管理至关重要,工程企业应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教育与宣传,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从而更好地把控施工安全,促进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曹春光.探究电力施工项目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对策[J].科技风,2015(18):160-161.
[2]李小聪.探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5(13):145.
[3]王善东.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督管理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8):136-137.
论文作者:张莎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电力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监控系统论文; 支架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