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论文_霍光辉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论文_霍光辉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姜楼镇联五中心小学 251700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发展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因此,在教学中要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创新、去探索,给学生更多的想象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探究能力。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将总目标表述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可见,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要把学校教学、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勇于探索,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的自觉性,使学生提升素质和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一、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有些内容理论性、系统性较强,要把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向学生讲清楚,难度较大。对我们教师来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而恰当的教学手段的方法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常在公开课后听到学生们说:“王老师,你在‘平安走天下’一课中让播放的篮球女孩的视频让我们永生难忘!”“王老师,你在那节品社课上给我们补充的资料,我真是开阔了眼界……”一次次看到同学们兴奋的面容,让我明白了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会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所以我在日常教学中尽量多使用多媒体设备,使学生从最不喜欢品德课,变成非常喜欢的一门学科。如,教学五上《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这是一个远离孩子学习与生活的历史性话题,我通过再现当年的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学生在目睹这场战争的残忍与罪恶的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了爱国教育的目的。

二、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每节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是一个好故事的开头。如果故事的开头能生动、能悬念叠出、能异彩纷呈,就很容易引人入胜。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要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兴趣。例如,在教学《战争,人类的灾难》一课时,我又采用了谈话交流的形式:同学们,说说你们心中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紧接着播放战争中的场景,通过对比,你认为战争是怎样的,对人类意味着什么?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地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氛的效果。

三、语言要生动和简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纵观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不是一组组的图片,就是一些理论上的道理,背诵理论内容对学生来说,都成了一份苦差事。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生硬、平铺直叙式的教学语言,要用彩色的语言、动感的语言融合积极愉快的情感来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例如我在执教《灾害无情人有情》一课时为引导学生们感受灾害的无情,我通过出示的画面用语言引导渲染:“同学们,这是一个多么热爱学习的孩子呀,咱们看此刻这只伸出废墟之外的小胖手里,还紧紧地握着一支铅笔,他多想再写一次练习,他多想再写一篇今天快乐的日记,查是什么让他如此简单的愿望化为乌有,此时,你觉得地震是什么样的?”有时在上课时,我还充分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和情态语言来传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强调,表达我们自身对知识、对学生、对课堂的情感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语气上,通过轻重、缓急、抑扬、快慢等变化进行教学,在语态方面,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很容易赢得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然而然地就发挥出来了。

四、利用学科整合优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增强学生对相关的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例如我在执教四年级上册《海峡两岸盼统一》时,通过运用文学诗歌——《七子之歌——台湾》和《乡愁》来引导学生体会两岸我们对于统一的渴望;而上《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中与音乐学科相整合,采用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血染的风采》、《五星红旗》等歌曲体会人们对国旗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又达到了教育目的,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教材观点。当然,利用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对教师自身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多汲取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才能真正发挥优势,达到好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艳 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6年12期。

[2]仲红 自主性学习及其在学科教学中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论文作者:霍光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论文_霍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