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网智能输变电技术的应用论文_戈泽亮

变电站电网智能输变电技术的应用论文_戈泽亮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电网的运载负荷也在随着增加,为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常常会采用智能输变电技术。该技术是多种技术的总称,其中包括能源转化技术、质量优化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柔性输电技术和智能感应技术等,这些技术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智能输变电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电网中,本文首先阐述了输变电技术和智能电网的概念,然后就输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优化对策。

关键词:输变电技术;智能电网;智能感应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

1输变电技术的概念

输变电技术可分为输电技术和变电技术。一般来说远距离输电都会采用高压输电,这样可以在传输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流尽可能减小,这样电缆所消耗的电能也就相应降低。但发电厂所发出来的并不是高压电,这时就需要采用变电设备将电压增大,而且往往是逐级增大。到了用电区后,电压又经过变电设备逐级将电压降低,最终得到220V民用标准电压供给居民使用。随着输变电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输变电技术逐步转化为智能输变电技术,从而保证输变电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更好的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力。

2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电网简单解释就是电网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它是电网与信息技术深度结合的产物。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如今电网部门可以在室内监测到数百公里之外输电线缆的实际状况,如线缆上的电压、电流,实时的温度、风速等,这都是智能电网所具备的功能。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网中添加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图像采集技术等先进技术,进而使得电网具备一定的智能性,能够更好地进行工作,保障人们用电需求,同时在故障维修时也比传统电网更有优势。

3输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3.1能源转换技术

我国的电能大都是水电和火电,这两种方式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火力发电,更是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在如今提倡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下,低碳能源将成为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它对环境的污染相对减小很多,同时还能够获得更大的综合效益。而要充分利用好低碳能源,就必须提高能源之间转化的效率。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率不到20%,大量的能量被白白浪费了,所以采用先进的能源转换技术可以提高能量转化率,采用更少的低碳能源能够发出更多的电能。

3.2质量优化技术

电网是由输电线路形成的网,上面有很多不同的发电厂,不同发电厂发出的电最终都汇聚这张电网上,然后传输到用户。然而不同发电厂所发出来的电能也有所不同,有的电能质量高,有的质量低。电能质量的高低往往是依据电能持续供应的稳定性来判断的,高质量的电能和低质量的电能如果混合在一起将会有一部分发生中和,造成电能损失。而采用质量优化技术可以充分保障各电厂输送到电网上电能的质量,这样便可以减少电能损失,保证电能的稳定供应。

3.3特高压输电技术

特高压输电可分为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两种形式。对于特高压交流输电一般是指采用超过1000KV的电压输电;而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电压一般超过800KV。上文提到采用高压输电能够降低输电线路的电能损失,同样采用特高压输电更能够减少电能损失,输电距离可以进一步拉长,输电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且运行非常可靠,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3.4柔性输电技术

柔性输电技术也可以分为直流和交流两大类,但一般来说柔性输电技术更多的是应用于交流输电。该技术主要的功能是调节电网中的功率大小,比如说白天用电量大,而晚上用电量少,但往往发电厂一天24小时都在向电网中输送电能,晚上很多的电能便被电网上其他的设备所消耗,造成电能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采用柔性输电技术可以合理调控电网上的功率,保证输电线输电容量接近热稳定极限,减少电能的浪费。

3.5智能感应技术

智能感应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就好比智能电网的“左膀右臂”。实际上,智能电网采用了大量的智能感应技术,该技术能够检测出智能电网目前的运行状况,还可以对电网进行一定的调控,从而保障电网的有效运行。有了智能感应技术,就可以对电网的实时数据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同时对于电网的调度也会更加合理。

4促进输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更好应用的对策

4.1注重技术研究和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如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拥有科学技术便意味着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要想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同时还能尽可能减少电能损失,就必须不断研究和创新,研发出新的技术,从而提高电网运行的各项性能。所以供电企业应当注重技术的创新,提高科研经费,促进更多新技术、新成果的出现,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对整个电网的技术革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无论是输变电技术的创新还是智能电网的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为促进新技术的研发,电力企业的有关部门应当加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确保企业具有良好的研发能力,提升企业的硬实力。对于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而言,国家财政应当设立相关的项目基金,鼓励各高校和企业对智能电网的优化改进进行研究,促进电网整体的技术进步,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做出贡献。

4.3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智能电网和输变电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相关领域的人才队伍,因此要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对于企业而言,要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同时将公司老员工的实践经验传授给他们,尽可能为他们提供知识的沃土,从而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对于国家而言,要在部分高校设立电网专业,专门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和输变电技术的创新展开研究,为国家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从侧面促进了国家电网的发展。

4.4重视日常检查和维修

电网的管理人员应当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电网有关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和维修,要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及时解决故障。而且一般大的事故都是从小的故障慢慢累积而产生的,用一句古语来讲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重视电网设备的日常检查维修,才能防患于未然。如果发现较大的设备故障,管理人员应该做好相关记录,并报给上级部门,然后由上级部门协调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输变电技术在变电站电网的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同时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都应当重视智能输变电技术的研发,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该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电网建设,充分保障电网的运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钟国思.变电站电网智能输变电技术应用实践[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12):291-291.

[2]闫敬东.智能组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J].宁夏电力,2012(1):18-22.

[3]黄新波,贺霞,王霄宽,等.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实例[J].电力建设,2012,33(10):29-33.

作者简介

戈泽亮(1990-11-15),男,汉族,籍贯:江苏宜兴,当前职务:重要用户用电检查,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论文作者:戈泽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变电站电网智能输变电技术的应用论文_戈泽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