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介武
济宁市梁济运河管理处 山东 272100
摘要:本文主要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展开探讨,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河道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河道管理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
1.1河道管理的科学性、完善性不足
在我国目前的河道管理工作中,存在相关部门相互推诿的问题和现象,导致河道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难以得到全面的落实和贯彻,降低了河道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些地区对河道管理的重视度也明显存在缺失,认为河道管理工作应当就是水务部门的事,其他城管、市容、绿化等部门存在相对忽视的态度,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河道管理实践之中,对于河道管理工作的具体协调和沟通也明显存在不足,这就使河道管理内部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缺乏河道管理的完整性。
1.2存在严重的乱占乱建的现象
我国一些地区河道中出现乱建乱占现象,侵占了河道,干扰和影响了河道的正常功能,这些违法建筑出现的原因在于对河道管理不力,缺乏对河道管理的重视。另外,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进程中,大量的城市建筑用地也对河道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一些房屋建造商将目光瞄准了河道两岸,非法占用河滩、护岸地,导致河道的防洪功能下降,影响了河道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3存在严重的围河造田现象
由于河道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对当地地理条件的全面考虑,在缺乏土地复垦相关论证的前提下,自行决定开展围河造田,擅自对当地的居民强行采用搬迁制度、占用护岸地,不断缩小河道内部面积,最终引发河道沼泽化、河滩湿地萎缩的现象。这种围河造田的违法行为也极大地破坏了水域生态环境,扰乱了河道内部的生态平衡,在汛期来临时还会毁坏房屋,影响了河道管理工作的开展。
1.4出现严重的土地沙化现象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费、管理重视度等方面,导致河道两岸的土地处于无序开发的现象和问题,河道管理者没有充分重视对河堤的保护和管理,而是为了满足部分地区的利益需求,将大面积的农田、果园、绿化带侵占用于建造厂房、商业区等,造成河堤两岸植被的大量减少,最终引发严重的土地贫瘠化和沙化现象,降低了当地的河水水质。
2河道管理的解决对策探索
2.1建立健全河道管理责任落实制度
在河道管理的过程中,要全面深化“政企、政事、管办”分开的改革,采用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权责主体,在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体系之下,全面推进河道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根据当地的河道具体情况成立专门河道治理机构,使之精简高效、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管有效。同时,各部门还要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仔细研究和分析当地区域的河道状况,实现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并用一定的激励奖惩措施较好地落实河道管理的制度,切实推进当地区域河道治理的效果。还要建构与当地区域实际相契合的河道管理法规标准化体系和框架,依循“重治本、重机制、重实效”的原则,实现对河道管理的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工作,具体包括如:专家监督、听证会监督、委托监理单位监督等,并且还要完善河道长效管理考核制度,梳理和完善河道治理标准、定额、指标体系,使之形成条块联动、流程互动的网路化管理模式,较好地推动河道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数字化,较好地提升河道管理的效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做好河道采砂的规范化管理
要加强河道采砂的规范化管理,杜绝和严厉打击违章采砂的不法行为,规范管理采砂段划定的限采区、禁采区,还要严格审核采砂许可证,对其进行统一的收取、更换、审核和校验,对于具有采砂许可证的船只要收取采砂管理费用,明确各方的责任,梳理采砂户、采砂公司、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并对所有的采砂船只进行编号,以实现河道采砂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采砂船只的违法采砂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2.3做好河道日常管理工作
(1)保持河道的清洁。要对河道周边的村落实施责任分工制度,依照自己划分的河道地段进行日常清洁与管理工作,做到“谁分工、谁负责”,并在河道两岸种植绿化带,保持河道的日常整洁和绿化工作。(2)做好河道稽查工作。为了更好地加强对河道的管理,要加强对河道的稽查管理工作,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持和维护河道的安全,杜绝河道内乱采乱挖的现象和问题,保持河道的稳定性。(3)做好河道监测工作。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之中,城市工业建设快速发展,产生了难以避免的工业废水、建筑垃圾等污染物,这些对于河道产生了较大的污染和影响。为此,要做好河道的检测工作,控制工业废水向河道内排放,并对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河道附近建筑物给予坚决的拆除,以较好地营造河道的周边环境,保持和提升河道的自我净化能力。(4)做好河道的安全工作。河道管理工作中还要关注和加强自身的安全问题,要重点检查河道护栏、涉河工程等,要及时发现并拆除河道周边的违法建筑物,严格依照涉河工程相关法规进行施工,从河道施工材料、施工流程、施工技术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控制,确保河道的安全和质量。
2.4加强河道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在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战略引领之下,河道管理工作也要进入到管理自动化、数字化的轨道之中,可以建立河道水闸行业的GIS数据库系统,对河道状况进行实时的、动态的监测和控制,使之更好地应用于决策管理系统,为创建“数字河道”、“数字城市”而服务。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河道整治理念,结合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对河道的整治工作,引入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新材料,加大对河道的整治和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生态河道的建构,做好河道基础设施建设的堤岸绿化、河道景观设计、涉河工程设计等工作,以保持河道生态环境为目标,做好河道湿地、水体环境、滩地的改造,可以综合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生物膜除污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较好地恢复和保持河道两岸生态系统、水生环境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确保水体环境的完整和良好生态,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发展而服务。
2.5提升河道管理的全员参与积极性
河道管理工作与社区工作、单位管理工作、村镇管理等内容相链接,形成联动的整体,较好地增强社会民众对于河道管理的认知和关注程度,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河道日常管理和整治工作中来,可以结合“世界水日”开展河道管理与整治宣传活动,增进社会民众对于河道管理的认识,切实感受到河道管理的长期性、日常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产生强烈的“珍爱家园、保护河道、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提高对河道的非法占用、非法污染的警惕性,在日常生活中设置电话监管渠道,使广大民众可以通过这一渠道举报破坏河道的行为,使违法违规的河道占用、污染等现象无可趁之机。还可以在河道附近增设垃圾箱,保持河道周边环境的整洁与有序状态。
参考文献
[1]张安亮.河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00188-00188.
[2]王亚平.河道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大科技,2016(27).
[3]龚煜翔.深圳市市管河道长效管理对策研究[J].水能经济,2017(1):346-347.
[4]周伟,史风军.关于我市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6(15):255-255.
[5]邢兴.分析河道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尚品,2016(2):52- 53.
[6]杨韬.浅谈河道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工业b,2016(8):00185- 00185.
论文作者:王介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河道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采砂论文; 对策论文; 现象论文; 较好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