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 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
□刘松敏
【内容摘要】 目前,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研学旅行相关文件的出台,研学旅行成为眼下最热门的香饽饽。众所周知,研学旅行主要面向中小学在校生群体,是“旅游+教育”的产物,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完美诠释。研学旅行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教育和社会意义,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是对研学旅行熟悉并能够操作的行业人才却不尽如人意。因此,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意义,研学旅行及研学旅行人才的现状,是面对研学旅行热火朝天局面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符合国家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的政策导向。从《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相隔仅一年半的时间。随后,教育部发文,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并在2017年发文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将中小学生的校外实践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可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研学旅行已经成为教育旅游市场的热点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教育+旅游”的研学旅行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共同点。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需要借助旅游业。国家相关文件显示,研学旅行的发展,可以由具备教育服务能力的旅行社承担。为了使研学旅行健康发展,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下面简称规范)行业标准。规范中明确指出:研学旅行指的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在研学旅行中涉及到研学导师、研学营地,主办研学导师是指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方、承办方和供应方。其中,承办方是指能够提供教育旅游服务的旅行社。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基地,开展研学旅行人才的培养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是顺应市场需求的行为。
(三)符合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高等教育要“服务需求,优化结构”,职业教育要与产业需求相结合,“促进教育和产业的联动发展”。研学旅行作为“旅游+教育”的产物,是旅游市场新的充满活力的增长点,但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多局限于旅游行业传统领域人才的培养,对研学旅行这一旅游新领域从业人员的人才培养极少涉足。因此,进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结合的必然要求,是符合我国深化产教融合人才供给侧改革要求的。
(四)符合地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研学旅行不同于一般的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也不同于亲子旅游,它是一种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课程。研究学习是核心,旅游是形式。研学旅行通过旅游这一载体,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场所——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逼出中小学生对问题保持兴趣的能力,最终实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具备提供教育服务能力的旅行社作为研学旅行的承办方,其产品设计必须符合研学旅行的特点和要求,实现研学旅行的目标。对于旅行社来说,面临着一个产品更新换代的挑战。同时,对于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来说,挖掘当地具备教育功能的所有资源,进行设计包装,焕发活力,对当地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一个极好的转型升级机会,也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机遇。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之下,大力发展研学旅行,加强与港澳的在研学旅行方面的合作,加大教育合作和交流,实现教育和旅游的双丰收,也是各地市加入粤港澳大湾区有意义的路径。但是,面对此市场前景,研学旅行人才的支撑是关键。笔者在对旅行社关于研学旅行产品的调研中发现,目前最缺的就是真正的研学旅游产品,即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这也是研学旅行从业者的核心能力。然而,此项工作,不是普通的计调导游可以完成的,需要对研学旅行课程精通人士去完成。因此,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地方旅游产业的创新及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二、国内研学旅行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者对“教育+旅游”的研究,主要是以来华修学旅游的学生为对象,对修学旅游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关研究,提出“修学旅游”。直到国家相关文件中提出“研学旅行”,此领域相关研究的关键词开始由“修学旅游”转变为“研学旅行”或“研学旅游”。郎咸国提出要深挖儒家文化资源内涵,要把儒家文化资源与研学旅行发展结合起来,在曲阜市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现状基础上,通过开发出更有针对性的研学旅游产品来适应研学旅行的发展。陈非从潮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及教育意义入手,谈潮文化与研学旅游的融合与发展,结合潮文化在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潮文化研学旅行大有可为。上述与研学旅行产品相关的研究,主要从教育性、针对性、文化内涵、主题化、体验性等研学旅游产品的特性方面出发,对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提出建议,但是这些研究对研学旅行产品标准的形成还有一段距离,尚未形成有效的研学旅行产品标准,多是结合具体资源用实例进行个案解说。学者对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研究,研学旅行的对象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将视角扩大到了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等领域,但是不难发现,这与国家目前政策主推的针对中小学研学旅行相比仍有不同。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暂无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方向。一系列支持研学旅行发展政策的出台,为研学旅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研学旅行在我国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从试点到逐步推开,还处于摸索阶段。关于研学旅行人才的培养,广东省大力发展研学旅行的文件中提出要在中小学教师中培养研学导师,要与旅游部门合作,开发研学旅游基地。但是从各项文件中发现,忽略了作为“旅游+教育”的产物,如何充分发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结合研学旅行的要求和特点培养研学旅行导师、研学旅行产品设计师等人才,是大有可为之事。但是,缺乏研学旅行方面的理论书籍,缺乏研学旅行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设置,尚无研学旅行相关课程的开设,是目前面临的现状。研学旅行的发展,需要从业人员从对研学旅行的认知开始,只有明确概念,能够区分研学旅行与其它旅游类别,才能真正将研学旅行落地,而不是打擦边球。这一切都需要研学旅行方面的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另外,在研学旅行的概念、研学旅行政策规范等方面,有些学者也进行了研究,但是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研学旅行结合的研究非常少。梁刚在《研学旅行市场细分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一文中指出,研学旅行细分市场规模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研学旅行细分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条件具备的高校可面向这一旅游细分市场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可考虑设置研学旅行概论、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地方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研学旅行实务等四大板块,培养“旅游+教育”的跨学科复合型旅游人才以应对研学旅行细分市场对旅游人才素质的新需求。这一思考,将研学旅行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但是,也仅限于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面。
西安作为首批研学旅行试点城市,研学旅行成为西安市所有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后,2016年出游人数达到70多万,90%的适龄学生参与出游。国内有相关研究表明,虽然我国研学旅行发展势头不错,但是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待提高。关于研学旅行的合作模式、核心要素的研究虽不多,但却抓在点上。刘璐认为目前国内关于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研究存在旅游管理研究视角多,国内外对比研究不足,对国外研学旅行的认识不清晰,理论多,实证研究少的问题,建议从课程与教学视角、实证视角、中外对比视角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为研学旅行的真正落地做好准备。在研学旅行发展的合作模式中,以陶友华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校企结合的模式应当成为研学旅行发展的主流,二者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一方面,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对各个年龄层次的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及应达到的素质教育的目标认知清晰,但学校在对建立于国情、省情及本地资源基础上的研学产品设计、活动组织及管理上都很难达到旅游企业的专业性。另一方面,旅游企业虽然熟知各种资源、拥有优秀导游人员,但在研学方面却不是专家,无法有效地结合课程要求、素质教育目标来设计研学旅游产品。因此,校企结合是最为理想的开发模式。
其次,莫扎特创作的作品都是用古钢琴演奏的,这也使得很多钢琴奏鸣曲需要通过弹奏古钢琴来还原当时的演奏效果,由于古钢琴是没有踏板的,所以在钢琴奏鸣曲的乐谱上并没有出现踏板标记,所以我们在用现代钢琴进行乐曲演奏时就需要分析作品来明确踏板的具体使用方式。
三、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3) 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新竹株数、产量会有所增加但差异并不显著,而平均胸径出现下降,即林分质量下降。这说明,在保证林分产量的前提下,低林密度林分的毛竹质量要优于高密度林分。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定期对林分进行择伐,保证林内卫生并可获得经济收益。
(1)将几何要素映射为欧氏空间中的点,将装配特征几何要素变动转化为T-Map欧式空间点的坐标变换,利用T-Map几何关系表示几何要素变动关系,可直接建立装配特征偏差波动的空间域。
(二)旅行社积极参与研学旅游,但符合要求的研学旅行产品严重不足。从目前市场推出的研学旅行产品来看,大多数研学旅行产品存在“挂羊头卖狗肉”、“新瓶装旧酒”现象,将原来的观光产品进行简单包装,摇身一变,成为研学产品,典型的换汤不换药,原因在于:第一,对研学旅行概念模糊;第二,研学教材、基(营)地建设滞后,研学导师、经费等非常紧缺;第三,外部监督机制尚未形成,内部管理创新动力不足;第四,对研学旅行存在“怎么研”、“怎么学”的困惑,难以做到教学做合一;第五,尚未建立多维、动态、开放的评价体系,研学效果缺乏专业评估。在这些原因之下,看着研学这个蛋糕都想吃一口的旅行社纷纷进入市场,能否提供符合要求的研学旅行产品就不敢说了。
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学者对从研学旅行的从业者培养方面进行的研究还不足,因此,如何搭建平台,如何进行研学旅行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如何形成生态化的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机制,是本文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三)旅行社缺乏进行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专业人才。研学导师不等于导游,传统计调也不一定能够做好研学课程的开发,研学产品的设计。目前,真正具备提供教育服务能力的旅行社也是少数,大多数旅行社面临着研学旅行产品断档的现状。在对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合作旅行社进行调研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已经介入研学旅行当中,除了东莞青年国际旅行社有数十年研学旅行产品打造的历史和较完整的研学旅行产品外,其他大多数旅行社存在研学产品不足的现状,尤其是粤西欠发达地区的旅行社。这些旅行社经营管理人员表示了对研学旅行人才的渴求,特别是具备研学课程开发能力的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人才。
(四)旅行社导游不能完全胜任研学导师一职,研学导师队伍存在较大的缺口。研学导师是指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由此定义可知,研学导师的职责和功能远远大于导游这一职业。笔者曾在对东莞开展研学旅行的旅行社研学项目负责人调研中得知,带队研学旅行的旅行社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导游证,最好还要有教师资格证,这是从教育领域任职资格对研学旅行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由此可知,研学旅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此方面仅仅是职业资格方面的要求,真正的导师工作能力,还是有待于提高。比如,能否胜任指导学生开展体验活动的职责?是否对项目中的研学内容了如指掌,起到一个导师的作用。目前,大多数旅行社以导游等同于导师,这种做法,完全丧失了研学导师的作用和配备。究其原因,是精通研学人才的缺乏。
四、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未来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知,研学旅行的发展,需要精通研学旅行的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出现,这就需要重视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学旅行是“旅游+教育”的产物,因此,依托旅游教育进行人才的培养是最快速、最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同时,如果能够将教育加进来,实现旅游教育相结合的跨专业人才培养,将是研学旅行人才培养中的绝妙组合。笔者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结合研学旅行人力资源的现状,探索高职院校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路径,通过调研和实践,发现研学旅行核心能力打造的方法及其效果,从而为“旅游+教育”这一人才供给侧改革方面提供一些思路。
“促”即是“促考核”“促机制”“促建设”。肇庆海事局成功推动市政府将渡口渡船安全管理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先后推动市政府印发《肇庆市险情应急预案》《肇庆市处置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关于加强自用船安全管理的通知》等文件;推动将“智慧西江”建设作为智慧管理和服务相关的重点工程纳入到《肇庆市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规划》;推动市政府将桥梁智能防撞预警系统建设纳入市2018年十大惠民实事。2018年德庆县政府出资35万元打造县级溢油应急设备库,成为广东省内河首个县级财政建设的设备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Z].2013-2-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4-8-2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Z].2016-12-2
[4]国家旅游局.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054-2016[S].20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Z].2017-12-5
[6]吕可风.话题讨论式教学——来华修学旅游学生教学方式探讨[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6,1:60~61
[7]陈素平,梅雨晴.近20年我国研学旅游研究综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7,9
[8]郎咸国.儒家文化资源与曲阜研学旅游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9]胡晚.重庆留学生修学旅游市场开拓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10]陈非.潮文化的修学旅游开发刍议[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0(2):46~50
[11]沈晓春.广东修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11,10(2):65~68
[12]刘璐,曾素林.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反思[J].教育探索,2018,1:8~12
[13]陶友华.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地域文化修学旅游[J].科教文汇,2014,12:166~167
[14]林杜鹃.合肥市中小学修学旅行市场特征及开发策略[D].安徽大学,2014
[15]刘桂芬.东莞国旅青少年修学旅游产品设计与推广研究[D].中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刘松敏(1980~),女,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专业教学
标签:研学旅行论文; 复合型人才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