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就是关于音乐的理论,是学习音乐的入门课程,也是学习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介绍了有关音的性质、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问题。乐理教学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和声、配器、曲式和复调等课程的先修课程,也是作曲、指挥等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基本乐理教学和歌唱、音乐欣赏、视唱练耳、器乐、创作等教学活动相互渗透,并具有其他教学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应该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课堂,并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兴趣品质,这一点,对音乐教学中的乐理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改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观察、发现、解决问题
在音乐教学中应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民主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发展为中心”。在乐理教学中,我较看重的是学生学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注重他们对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改变原来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注意师生角色的转变,在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改变旧的教学方法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以一名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学生乐理的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均不能自主识唱简谱,而只知道“do re mi fa sol la si”这七个唱名。就这样的情况,先让学生认识简谱,显得尤为重要。上课时,我们可以先用两个唱歌跑调的视频,以及一个学生身边的例子,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将学生课本上的有各种注释的谱子在课件上展示出来,由于有标注,学生们很快就能知道一首歌曲的简谱包含的信息,接下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音符上来,将七个基本音级的音名、唱名对应进行板书,并通过小游戏先按顺序指认板书中的音,之后再随机抽取某音让学生演唱等,使学生能掌握这七个音。除此之外,速度、力度、拍号、调号、装饰音等乐理知识是同学们经常遇到但又很少注意的,怎么可以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呢?在上课前,对学生们提出要求:找出课本中自己不懂的音乐符号,提出来,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共同解答,并通过奖励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大家的积极性加强了,学习的兴趣也来了,同学们纷纷翻阅起课本,仔细地观察起来,不一会儿提出了大量的问题:比如:在音符上方加弧线是什么意思?大于号“>”、小于号“<”在音乐中是什么意思……有些问题一提出,其他同学马上给予回答,同学之间无法解答的问题,由老师讲解、点拨,这种情况下对乐理的讲解,学生非常愿意接受,且注意力很集中,效果比由老师不停地讲解要好得多。
二、转换术语,巧用比喻,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乐理知识
比如:在给学生们讲解音符时值的时候,按照“二进制”的方式进行讲授,学生们感觉十分枯燥而且不少学生“听不懂”。这时,可以将学生手中的草稿纸比喻为音符的时值:以音符“5”为例,一张没有折痕的草稿纸比作一个四分音符“5”;将纸对折后,出现一根折痕,那么相当于一个四分音符平均分成了两份“ 5 5 ”,每一个则演唱一个四分音符1/2的时值……这时,再顺势引导学生观察谱子,发现了“ 5 — ”和“ 5 — — — ”,之后用上两张、四张草稿纸来说明。学生可以从草稿纸的大小,判断出比例,进而掌握音符时值这一内容。
三、发掘学生个性,使其升华,成为共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同时将其不断推进,整体提高水平,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会向学生讲一些培养音乐兴趣方面的知识或小故事,多让他们欣赏一些优秀的歌曲或乐曲,有了兴趣就能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以音乐为背景,整个课堂呈现出宽松、自由、民主的情景氛围,学生模仿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即兴的创编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各自不同内容的歌词;嗓音好的用歌声表达美好情感;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用故事、朗诵的方法表现音乐情境;想象力丰富、擅长绘画的就用简笔画“画出音乐”;节奏感强、乐器演奏能力强的,请他们配合老师为集体的表演伴奏、指挥,丰富音乐效果。体现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在课下,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组建各种不同的兴趣小组,如喜欢唱歌的成立声乐小组,喜欢舞蹈的成立舞蹈小组等,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带动他们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这样,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大家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和聪明才智。而没有十分拔尖的学生,则会主动地向有特长的同学请教,补齐不足,进而使学生的个性,逐渐升华为全班学生的共性,整体提高音乐学习的水平。
我们发展学生音乐方面的才能,任务应该是:“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形成对艺术的才能。”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发展听觉和记忆力、想象力,获得音乐表现手段和有关音乐语言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深入推广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并非将知识技能“淡化”、“舍弃”与“割裂”,而是在寻求乐理学习与审美学习的完美结合点,将乐理教学作为一个音乐感知和审美探索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在一种乐于接受的心理状态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真正地掌握审美的工具及手段,音乐学科才能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其“审美价值”,展现其“审美魅力”。
论文作者:于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学生论文; 音乐论文; 乐理论文; 音符论文; 知识论文; 兴趣论文; 老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