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毛泽东思想论文

世纪之交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毛泽东思想论文

毛泽东思想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毛泽东思想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毛泽东思想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热潮迭起、成就非凡。未来21世纪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将会在综合性研究、毛泽东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毛泽东思想中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观点等方面倾注更大的力量。要使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还必须尽力拓宽学术视野,积极加强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把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与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研究方法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和时代精神的精华, 对20世纪华夏神州的历史面貌与文化走向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未来的21世纪,它将仍以立国之本的无比威力,给中国现代化进程打上难以磨灭的烙印和标记。处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历程及趋向,做一世纪的回顾和展望,于理论研究,于实践运作,均具有显见的价值和意义。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宣传和研究热潮迭起,蔚为壮观。就纵向观之,大体经历了肯定与确立毛泽东思想及其指导地位、宣传阐释及通俗解说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学术意义上全面系统地研究毛泽东思想三个阶段。

1.对毛泽东思想的认同、肯定及确立其指导地位

1935年,第三国际机关刊物《共产国际》第33、34期合刊登载了一篇署名为赫的介绍毛泽东生平经历及革命主张的文章。这是本世纪最早涉及毛泽东业绩与思想的文献。嗣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7年10月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名《西行漫记》)一书,更为系统地记述了毛泽东的革命历程以及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思考和主张。此书,在毛泽东思想研究史上实居开一代先河的重要地位。当然,对毛泽东的思想和学说从整体与自觉意义上的宣传学习及其肯定性地亮出其旗帜,则开始于党的延安整风时期。此间,伴随着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为全党普遍认同和接受,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其研究学习和宣传活动逐步地由党的高层领导者及理论家发展到广大基层干部和宣传工作者层面,从而有力地扩大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和政治影响。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中的不足和缺陷是,大多数有关论著描述颂扬重于分析研究,彼此间内容严重雷同。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此间出现了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萌芽和苗头,如是,在很大程度上为日后毛泽东思想研究中个人崇拜的泛滥锻造了人们的心理承载力。

2.对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大规模的宣传阐释及通俗解说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毛泽东思想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巨大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根本指导地位,全党全国各个阶层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持续高涨、恒久不衰。此间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偏重于解说和普及基本内容、着力于播扬学习心得体会,并于一度使学习研究陷入非理性的迷误之中。

建国伊始,全社会范围内便兴起了规模空前的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诸多活动。其范围广泛涉及毛泽东思想中哲学、文艺、教育、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中央有关部门于此间陆续展开了系统地编辑出版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活动。《毛泽东选集》第1~3卷于1951年至1953年间相继公开出版。

1958年以后,毛泽东思想研究与宣传在继续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推进的同时,逐渐出现和形成了诸多极左偏差和失误。随着全党范围内公开放弃对个人崇拜所持的批判态度,林彪、康生一伙别有用心者乘机大肆鼓噪,使毛泽东思想宣传与研究于很大程度上陷入教条化、神秘化的迷误之中。“文革”期间,毛泽东思想几乎在所有的论著及宣传品中都被视作万能的神圣之物,对其形式化、绝对化、神圣化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3.对毛泽东思想在学术意义上全面系统地进行探讨和研究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是当代中国历史的一大转捩点,也使毛泽东思想宣传和研究进入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学术探究及学问研讨之境界。首先完成了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评价,以此做为起点和指针,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研究在各个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地普遍展开。此间,宣传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专业刊物与学会相继成立,毛泽东思想研究的专业学术队伍渐次形成。有关的论文和著作,除少量的宣传、阐释及教科书性质体式而外,绝大多数皆具较强的学术性或探索性。就内容看,既有对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研究,也有对这一恢宏体系中子理论如哲学、伦理、教育、文艺、军事、经济等的深层探究;既有通史式的透视、断代史式的剖析,也有就部分专题而展开的纵横结合的考察。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此间苏东剧变、西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等情势,引发理论工作者进一步思索和回顾毛泽东建国以来一系列思想观点和政治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深入人心,使理论界对毛泽东当年为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之建设道路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深入的论述。改革开放大潮激荡而起的毛泽东热,使得诸多研究、探索和叙写毛泽东思想的作品以各种体裁和载体纷纷面世并获致众多知音。

在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科学准确评价之基础上兴起的新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由于学界禁区的不断打破、专业研究者学术心态的日趋自由和宽松,10余年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

毛泽东思想研究,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砥砺而终成一大专门学科。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1.科学地界定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从总体上完成了对毛泽东思想的政治评价

对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科学界定和准确阐释,乃毛泽东思想研究和宣传的首要前提和根本性课题。毛泽东思想研究发轫之初,王明、张如心、邓拓、胡乔木、陆定一、凯丰等人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步努力。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就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毛泽东思想的定义及内容、毛泽东思想的社会基础和理论来源,首次做出了系统的阐述。与此相联系,刘少奇还对毛泽东思想给予了高度的政治评价。

毛泽东思想研究进入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学术探讨阶段以后,理论界对毛泽东思想基本概念重新给予了科学的阐发:第一,再次肯定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第二,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理论体系;第三,明确坚持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第四,明确强调应当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这方面的集大成者,当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全面深刻地概括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构成

在中共七大修改党章报告中,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做出了首次表述:即毛泽东关于现代世界情况与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思想和政策,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嗣后,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思想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如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制度内部的自我调节和不断完善得到解决的理论,关于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步骤的思想,等等。于上述基础之上,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把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理论概括为六个组成部分和三个活的灵魂。

六中全会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概括和阐释,得到了理论界和学界的基本认同。但是,近年来也有论者不断提出,上述概括不足以展现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构架应由三部分组成。对这三部分的具体内容,学者们又各执己见。有的以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表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有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的三条总路线,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构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有的则以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国情思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表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另有部分学者坚持,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构架应由两部分组成,这其中,或认为毛泽东思想体系可以中共在思想理论上的两次飞跃表述;或认为毛泽东思想体系包括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还有学者提出,应按系统论的方法概括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即把毛泽东思想依经验水平、具体政策理论水平、世界观和方法论水平等三个层次加以区别,并由这三个层次之统一而构成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如此争鸣与探讨,既是毛泽东思想研究日趋深入的表征和成果,更是这一工作进一步展开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3.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给予了系统梳理与准确描述

学界在这一领域尽管还有具体提法上的分歧与不同,但就总体而言,于毛泽东思想之产生、形成、成熟、发展等历史阶段和基本特征方面,观点日趋一致。迄今为止,学界一般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过程描述为六个阶段:(1 )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或发端阶段:(2 )土地革命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或产生阶段;(3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与系统化阶段;(4 )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是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阶段;(5 )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曲折发展阶段;(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系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4.对毛泽东思想有关重要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1)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方面。 实事求是地考察了中西文化的诸多流派对早年毛泽东的思想影响,对早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历程进行了深入探究;拓展了对毛泽东思想理论来源的认识,许多学者越来越否定了只承认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唯一理论渊源的观点,日益坚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撞击融合的结晶。近年来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的上述成果,多方位多层面地深化了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认识。(2 )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获得重大突破。明确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科学定义,即“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的哲学概括”。正确说明了《实践论》、《矛盾论》与苏联30年代哲学教科书的关系,澄清了由来已久的若干误传。全面总结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贡献,如在唯物论方面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社会历史观方面阐述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化为科学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把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三者在实践活动中统一起来等等。(3 )对新民主主义理论有了系统的研究。包括这一理论提出的根据和艰辛过程,如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组织革命军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问题及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等,都得到了详尽的阐发,特别是初步建构了以武装斗争理论为基础的毛泽东军事科学体系。另外,还有论者分析研究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价值。(4 )对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与实践之研究日益深入。发掘整理了先前鲜为人知或未曾被重视的若干思想理论,如关于允许一定范围内的个体经营等非社会主义因素存在,以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要发展商品生产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不发达的与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思想,等等。研究者结合近年来改革开放实践使这一方面的探讨具有了强烈的针对性与现实性。在此基础上,学界还深入考察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开拓的历程及其重大成果,缜密分析了毛泽东在这一探索中于理论上实践上的种种失误,并且对所有方面都做出了尽可能公正的评价。

此外,学界对毛泽东的经济、党建、法律、伦理、教育、文艺思想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凡此种种,足以表明当代中国学界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毛泽东学已经创立了起来。

如同毛泽东思想于本世纪影响中国政治文化历史进程一样,未来的21世纪中,毛泽东思想依然是中国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毛泽东思想研究由此而将成为跨世纪后中国学界的一大重要领域。具体详尽地勾画未来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情状是不可能的。这里仅就其大的趋势和主要内容做出若干前瞻性的分析。

1.毛泽东思想的综合性研究必然会进一步加强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丰厚富赡和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目前的研究成果还仅仅局限于对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作分别描述,至于这一体系的综合性全貌以至其对中国社会全方位立体化的积极作用与深刻影响,尚鲜有论者涉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逐步确立,中国社会之转型盛况将是前所未有的。随之而来者,对作为民族精神支柱的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与理解,也将是多角度和多层面的。因此,要求学界加强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构成,即对毛泽东的政治、政党、军事、经济、法律、文化、哲学、伦理、教育、文艺诸方面的理论做出全面分析和综合研究,深刻把握和准确表述这些理论在整个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所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广泛吸取和继承本世纪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所有成果,撰写出版系统总结与全面概括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及其发展史的科学著作。近年来,《毛泽东文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军事文集》、《毛泽东年谱》(1893~1949年)、《毛泽东传》以及《胡乔木回忆毛泽东》、《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薄一波著)等权威性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的推出,也为这一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2.研究借鉴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将会成为学界的一大焦点

如何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够既葆青春又贴近现实、面向现代化,这是本世纪学界一大既令人兴奋又使人深感棘手的课题。跨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日趋加快,它将会再次成为学界的一大聚焦点。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更是马列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相融合的科学产物。传统可以超越,但不可以被省略。对此,毛泽东是极其清醒和非常明确的。他多次强调指出,要以“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的原则,清理汲取灿烂的古代文明。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由此出发和成长的最深层次的根基和文化渊源。同时,毛泽东又在革命建设实践及其理论工作过程中,以马列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思想指导与行动圭臬,自觉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更新、改造以至重建。对毛泽东思想在不同阶段的阐述与发展,代表了20世纪中国文化变革过程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大势。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文明步入现代化的文化标记,是中国传统文化直面现代化进程中于本世纪所形成的最高典范与集大成者。因此,今后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接轨课题的探讨,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和借鉴毛泽东展开这一工作的科学思想和理论方法;另一方面则须全面承继多层次汲取毛泽东思想中对传统文化更新提高的积极成果。当然,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学术意义上的批判超越。

3.对毛泽东思想中有关中国式现代化构想的探究与评析,必然为学界所关注

跨世纪后的中国,努力走向现代化依然是时代的根本主题与历史发展大势。对于中国这一后发型的现代化国家如何走出落后而步入人类先进之行列,毛泽东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积极的实践。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用几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 〕这三个现代化即包容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内容。毛泽东思想中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构想是:第一,发展现代工业,以此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第二,在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上,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实行三业并举、自主发展;第三,于社会文化领域内,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旗帜,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第四,在社会目标上,实现政治平等、言论自由,等等。毋庸讳言,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内容与方式的探索,是在曲折发展过程中完成的,其间的失误和缺陷均显而易见。但是,毛泽东思想中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构想,无论从其科学性层面还是局限性角度说,对于跨世纪后的中国现代化事业皆具指导和借鉴意义。

4.毛泽东晚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探究,将仍为学界的热门课题

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和实践,着重于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这一思想是毛泽东开拓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根本内容与跨世纪后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遇到的重大课题有许多相类似和近乎重合的层面。因为中国的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毛泽东晚年思想,在跨世纪之后的中国仍将引人注目。例如,在新旧体制转轨、封闭开放相互冲突的历史过程中,在持续向现代化演进所必然引发的嬗变和震荡背景下,如何使中国既不断改革开放,又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既不断汲取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又坚决抵御和积极清除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既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发展,又杜绝和消除两极分化、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等等。重新研究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和思想,必将给人们以深刻启迪和帮助。毛泽东晚年理论与实践,是以真理与失误交织、成就和缺陷共生之复杂图景呈现于人们面前的。如此,固然给研究工作的展开造成了困难和障碍,但同时也将进一步刺激起学界研究热情与探讨的积极性。21世纪的“毛学”研究,将日益对这一领域的课题倾注更多的力量。

未来21世纪的毛泽东思想研究,要在上述领域有所作为,必须在研究方法上做出重大变革与积极改进。首先,要尽力拓宽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学术视野。在坚决维护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不可移易的精神支柱这一历史地位的前提下,应该积极地把毛泽东当作杰出的历史人物来对待,把毛泽东思想视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对象,以自由和宽松的学术心态展开研究工作。唯此,才能真正对毛泽东的生平与思想获得更接近本来面目即“原生态”的认识和把握。第二,要加强比较研究。包括进行宏观上的横向比较与微观上的纵向比较。前者即展开毛泽东与马恩列斯的比较研究、毛泽东与中共第一代领袖集团其他成员的比较研究、毛泽东与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比较研究。后者则指抉微择要地进行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方法论研究。如,关于新民主主义时期若干重大理论形成的方法论研究、关于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到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发展研究,等等。第三,要将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活动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实践相结合。积极探讨和深入考究毛泽东思想中那些与现代化事业直接相关的理论和观点,如改革思想、建设思想、执政党建设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的思想,等等。第四,要高度重视毛泽东晚年思想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科学的分析是研究充满着复杂矛盾的毛泽东晚年思想的根本方法。对于包裹或镶嵌在基本错误的理论框架中的有价值的、积极的观点和理论,要给予仔细耐心的“剥离”。要平心静气地、辩证地体认和探究毛泽东此间的思想脉络和心路历程。正确处理好诸如动机与效果、偶然与必然、理论与实践、错误的理论框架与合理内核因素、实践的近期效应与远期影响、特定观点的实在意义与泛化意义,以及抽象继承与具体借鉴等等方面的关系。唯此,才能真正地在积极扬弃中继承毛泽东晚年思想中的合理成分。第五,要大力展开对作为毛泽东思想新发展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讨和研究。通过这一研究既充分肯定毛泽东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又不断明确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于如何在中国特定国情下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构想的科学性。

收稿日期:1996—01—05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30页,第404页。

标签:;  ;  ;  

世纪之交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毛泽东思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