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采矿工程对矿井水文的影响与防治水对策论文_崔野

浅谈采矿工程对矿井水文的影响与防治水对策论文_崔野

崔野

七台河市合兴煤矿

摘要:在采矿工程开展中,矿井作业是其中的重要工作事项和开采流程,这势必谁对矿井水文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引发矿井出现渗漏渗水的安全事故。因此工程人员对作业模式和方法对其水文状况产生的影响因素和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目的是为了优化作业流程和模式,减少对水文状况的影响,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并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还要采用合理的防治对策来应对各类风险因素,提高长期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采矿工程;水文状况;影响;防治对策

一、引言

采矿作业一般都会采用矿井作业的模式,随着勘探技术的迅速发展,地层深处的矿产资源能够被精准探测和发现,因此矿井作业已经成为了当前采矿工程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业流程。但是其对矿井水文状况的影响也搜到了工作人员的密切关注,这种影响并非都是消极和负面的,关键在于如何去防范和规避存在的不良影响,这就要通过合理的作业方式和科学的解决对策,来防范由于水文状况受到不良影响从而引发作业安全风险的相关问题。

二、采矿工程对矿井水文的影响及因素

首先我们分析采矿的井下走也对于其水文状况的影响,一方面矿井作业需要做好排水的相关工作,以防止渗漏情况的发生,有效规避水害引发的各类安全性问题,我们可以将这种防水和排水的举措视为积极的影响,可以确保施工作业过程的安全和稳定。而从另一个方面来分析,高强度的作业,以及作业覆盖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势必会对矿井水文及其周围的地质结构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作业会改变地层结构的正常生长发育状态,会引发地下水位出现差异,这样就诱发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会增加安全风险系数,很多采矿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透水、崩塌等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作业本身的问题而引发的。

对于产生不同影响的相关因素和原因的分析,主要是从矿井所处的岩层土质的性质和基本结构出发。地质运动和岩层发育形起的各种地层结构形态,其本身就具有运动和滑动的特性,它们的构造形态和特点本身就会引发各类安全问题,会在岩层和土层中产生大量的曲线和缝隙,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断裂层和褶皱层之中,给矿井作业带来很严重的安全威胁。

三、防治水对策

1.更新测量方法。

在正式的采矿作业开始的初期阶段,工程人员要全面掌握周围地质环境和水文状况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必须要开展科学的地质勘查和测量,来获取精准和完整的地质和水文状况信息,并综合分析各类影响要素和存在的不利因素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很多采矿工程的相关企业都开始采用各种试验测试的方法来进行测量,希望可以获取实时的信息数据,为开采工程的开展和作业安全提供相应的保障和信息支持,但是目前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出作业区域的真实水文和地质环境状况,存在很多错误和偏差,这就给下一步的作业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和不良影响,会加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所以在实际的采矿工程开展期间,有必要更新和优化所使用的测量技术方法和手段,并且要逐步提高技术应用水平,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防范安全风险。

2.底板突水防治。

为进一步研究采矿工程对水文影响,在此基础上寻求可行的防治水措施。

加强对顶板突水防治。首先,井下放探水。根据相关要求,煤层顶板的倒水裂隙范围内,若存在水层,必须对顶板水进行防探。煤层冒落带开采范围内,放水孔要尽最大可能与当地的地质条件结合,并将放水孔安置在疏水效果的最优地带。其次,有效疏通排放十四灰水。如果水量随着疏通没有减缓反而增加,应在附近寻找越流补给的水通道,在源头上将其控制,再进行疏通。在此期间,还要注意安全,将降压疏水的水压降在安全线之下。最后,对奥灰水进行合理的规避。对于已有的奥灰通道与出水部位,应予以调查,在可行性与安全性达标的基础上,对奥灰通道与出水部位进行堵截,解决奥灰方面的问题。

霍宝干河煤矿10号煤层开采前对底板突水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干河煤矿10号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可能性极大,主要分布在矿井的东南部,较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矿井中北部,又结合了已有的突水脆弱性评价分区成果,提出了适合自己的防治水对策。首先,定期对下井员工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判断突水前兆方法,然后将原有的水文资料、富水性探测资料和回采中含水层水位动态资料相结合,进行实时监测。

3.顶板突水防治。

(1)地面防治水。抓紧完善地下水水位监测系统,建立动态监测网,利用水位遥测仪对奥灰、红层等水位进行高精度持续监测。为防止钻孔导水发生,需对相关的地质孔进行启封。(2)井下防治水。在进行采矿工作之前对红层探放水孔,避免之后回采工作中涌水量过大的情况。对回采后覆岩导水裂隙最大高度进行精准的探测,观察与测验所采矿洞的压力,并研究所采矿洞的压力分布状况,为采取正确的防治水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3)利用泄水巷将采空区的积水进行疏导,实现积水自流,做到有水早泄。对所采区的顶板打疏水孔,进行疏水降压,扩大影响半径,尽可能的减少对顶底板的破坏。

2016年25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矿业有限公司202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发生一起透水事故,淹没工作面及部分运输和回风巷道,造成2人遇难、9人被困。经初步分析,该公司202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层顶板上覆洛河组砂岩含水层随直接顶冒落形成离层水体,因顶板周期来压形成导水通道,离层水溃入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被困。这起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对水害防治不重视。2013年该公司采煤工作面曾发生一次涌水量约50000立方米的透水事故,2015年12月、今年3月又相继发生两次小型突水,均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水害防治摆在重要位置,煤矿重大灾害专项整治工作流于形式。二是探放水措施不落实。202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出水点区段位于向斜轴部,岩层裂隙相对发育、易于充水,在工作面煤壁出现淋水征兆情况下,未采取探放水措施。由此可见,顶板突水防治的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采矿工程对矿井水文的影响,能更好的促进采矿工程发展与防治水工程的实施。本文通过对研究采矿工程对矿井水文的影响,提出的相关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原有对砂砾层渗透系数的测量存在的误差,有效的疏通排放十四灰水,合理的规避奥灰水。因此,在今后的防治水过程中可以充分应用这些方案,在促进采矿业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矿井水文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朱顺华. 浅谈采矿工程对矿井水文的影响与防治水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285.

[2]白浩然. 采矿工程对矿井水文的影响及防治水策略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6,10:81.

论文作者:崔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浅谈采矿工程对矿井水文的影响与防治水对策论文_崔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