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丽雯
上海大学 上海市 200444
内容提要:在清末民国时期,随着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以及上海被沦为租借地、作为通
商口岸被迫开放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上海的建筑也随着西方的的文化所改变,
尤其在沿海地区较为明显。由此在上海外滩兴起了如、亚细亚大楼、日清大楼、
上海海关大楼等等具有欧洲特色的建筑群。本文主要对清末民国时期上海外滩在
建筑方面体现的文化的传播作研究。
关键词:欧洲建筑风格、文化融合、沿用、影响
一、亚细亚大楼——折衷主义风格的过渡
亚细亚大楼又称“冶金设计院大楼”或“麦边大楼”,它建成于1916年,初高七层,后于民国28年加盖一层,是当时外滩最高的建筑,因此它也有“外滩第一楼”的著称。
它是由当时上海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马海洋行(Moorhead&Halse)设计的,而马海洋行是1907年由两位英国工程师组建的,这使亚细亚大楼的欧式建筑风格更好的呈现出来。此大楼是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如下图,其大门口的四根大柱子与门廊旁的两根小立柱造成纵深的感觉,附和上大门上的半弧形的突起的浮雕花纹,使大门外形的线条富有变化。
加上门楣上巴洛克式的断山花雕塑、3~5层巴洛克廊式阳台以及给建筑增添立体效果和漩涡性变化的大楼东南面墙角的凹弧形设计,让亚细亚大楼的整体视觉效果形成一种雄奇华丽的景象。大门上半弧形的顶、第5层和顶层的两个倒扣这半圆形窗户造型也使建筑的外形具有统一感,欧洲建筑风格倏然显现。该建筑外观的巴洛克风格辅以爱奥尼克柱式将立面与空间的凹凸起伏与运动感得以展现出来。
观察可见亚细亚大楼的平面呈“回”字形,据了解,它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这与当代大部分建筑物所用材料相当,(以上内容参考了文献对亚细亚大楼的介绍)因此这属于折衷主义风格的亚细亚大楼也为之后的建筑形式作了过渡,推动了当代建筑的发展。
从它的颜色上看,一二两层的墙面采用砖红色,三楼及以上楼层的则采用米白色,同样地也体现了欧洲建筑的风格。随着这样充满欧洲风情的建筑的传入,上海这个城市在艺术方面也悄悄得受此感染,发生变化,同时先进的建造技艺也为上海的现代建筑提供了蓝本。
二、日清大楼——历史奠基
日清大楼位于上海外滩5号,是由英资德和洋行于1925年设计的,它以钢筋水泥为材质,建造了6层,从大体上来看它与近现代的楼房已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而它的条纹却是以横纹为主,具有日本近代建筑的特征。这与上文介绍的亚细亚大楼有相似之处,同样都具有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而在此基础上又具有国外的建筑风格,这与它的设计者是脱不了关系的,日清大楼的设计者英资德和洋行与亚细亚大楼的设计者马海洋行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清王朝受到外国资本家的侵略,民国初年仍处于受支配的地位而形成的。
参照日清大楼的历史背景:1921年日清洋行在中山东一路5号新建大楼;1925年建成,在1907年,由日本邮船会社,大阪商船会社的长江航运部分和日商大东汽船会社,湖南汽船会社合资1200万日元另组一家实力较雄厚的轮船公司,因为也有少量中国股,而日本人为了日清与其他国家轮船公司较量,便于取名为日清轮船株式会社(上海人称为日清洋行),以便更享特权。(摘自百度百科)因此该建筑具有了日本近现代式的风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当时的资金问题,日资航运企业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后于1921年至1925年之间与一个犹太商人合资各建三层楼,一起完成日清大楼。由下图可看出该建筑是分为三段式的,第一段为一、二两层,第二段为三至五层第三段为第六层。从外观上来看,日清大楼的一至三层装饰较简洁,而四至六层的装饰比较讲究,如下图可看出在第五至六层之间设计了较深的挑檐,其中六层有古典立柱和浮雕图案的窗框,加上一二层设计有古典立柱、二楼门上的窗户呈半椭圆形,且抛出的小天井的简单装饰,也让大楼具有了较强的凹凸感。
该建筑在转面处采用棱形切面,这与亚细亚大楼对东南面墙角凹弧形的设计相似,也表现了与中国国内以正方形菱角为主建筑的区别。在这样建筑的筑入下,对于上海这个城市来说无为是增添了多样的艺术文化与思想。在当代的众多建筑中可以看到许多来自这时建筑的影子。如图挑檐、浮雕图案、与古典立柱,这些属于欧洲复古主义风格的装饰,在现在的建筑物中被沿用,也体现了文化的融合。纵观整个建筑,它的立面均用花岗石贴砌,虽然较简洁但各层的房间均高敞开阔,这又契合了外滩其它建筑物,达成了一定的统一感。据了解该楼曾经由海运局使用,后来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入驻该楼,后迁出,于2006年改造成高级餐厅。
日清大楼的内部装修十分精致,奢华的吊灯、彩色玻璃式的天花板、金碧辉煌的内饰让日清大楼整个洋溢着欧洲文艺复兴的风格,成为当时及后世所效仿的形态。而彩色玻璃以及玻璃下围起的墙边上的花纹当时主要兴起于欧洲教堂,这样不论是对于身处于本地的居民还是艺术家都会潜移默化的产生一些影响,对宗教的传播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清末民国时期欧洲式的居民房成为当地人追捧的对象,也成为当时许多有钱人家住宅的标志,在通过一代代的传播,思想、审美也渐渐落实于此,可见建筑这一视觉效果的影响之大。
三、上海海关大楼——文化传播与融合
最早的上海海关是于1845年建造的称江海北关,是一幢典型的中国官衙式建筑,后由于1891年上海海关已由英国人赫德掌权,就请英国工程师设计,于1893年上海开埠50周年时落成,此时沿用了旧址的基础,它的平面与旧关基本相近,为凹字形,砖木结构,中间有6层高的方形钟楼,大门两旁围墙上加铁栏杆等等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建筑的融合。1925年,新的江海北关再一次重建,请汇丰银行的设计者威尔逊设计,它由8层楼和5层辅楼组成,主楼高度约120英尺(合36.2米),钟楼高度约140英尺(合43米),大楼总高度约260英尺(合79.2米)是年12月奠基,至1927年12月9日落成。(本段摘选自百度文库对上海海关大楼的简介)
1893年竣工的教堂式江海北关大楼上安装了一座海关大钟。1928年元旦敲响第一声,逢刻“奏威斯敏斯特乐曲”。钟楼依次分为钟坠、钟面、主机、鸣钟几部分,是一组调音谐和的鸣钟装置,由英国Whitchurch公司设计制造,总造价为5000多两白银,于1927年制成,同年8月从伦敦运到上海,原包装木箱连同大钟共重6.25吨,亚洲名列第一,世界名列第三。此外,钟楼旗杆位置北纬31°14’20.38,东经121°29’0.02,为上海地理的标志点,海关大楼顶部逐级收拢的四面钟楼,每日准确、悠扬的报时钟声也使之与南侧原汇丰银行大楼一起成为当时年代外滩建筑群的核心建筑之一,同时也是外滩建筑中最高、气派最大者。占地面积为572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680平方米。大楼分东、西两部分,东部面对黄浦江,高11层,主体建筑为8层,上面有3层高的四面钟楼;西部直达四川中路,高5层,钢框架结构,底层外墙用瓦岗石宽缝砌就,其他各层用金山石贴面,如上图可以看出。以及顶部的钟楼为整幢建筑的的纵轴线,两边门窗及雕刻图案对称、和谐。(本节上文摘选自百度文库)这种气势磅礴的英式大钟也让中国人开阔了眼界,从而去学习融合西方的文化。如下有图,东立面大门由4根粗壮的多立克柱子支撑,不仅显得庄重有力而且也与外滩其它有立柱的欧式建筑达成了统一感。
根据以上对上海海关总会的介绍,上海海关大楼在民国时期由英国人设计,而建造者为中国人开办的营造厂,这对建造技术的传播也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四、总结
上海的海派文化来源的原因不仅在于传教士与通商口岸设立后带来的各地西方文化、先进思想、科学知识等等,而且也包括西方人在这片土地上潜移默化的影响------那就是蕴含着欧洲风格的建筑。建筑代表着生活的环境,同时也具备着思想,它包含着宗教的传播、先进的思想等等。
论文作者:薛丽雯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大楼论文; 建筑论文; 亚细亚论文; 外滩论文; 钟楼论文; 上海论文; 欧洲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