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曾晖

曾 晖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3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老年痴呆患者是由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内收治的,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5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只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精神状况、认知能力、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一年时间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常用评定量表(ADL)评分、阿尔茨海默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QOL-AD)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精神状况、认知能力、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老年痴呆患者;个性化护理;临床应用;应用效果;评价

为了研究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内收治的两组共100例老年痴呆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对象,对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对对照组的50例患者只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精神状况、认知能力、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老年痴呆患者是由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内收治的,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50例。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1例、女性患者有19例,各占总数的62%、38%;年龄在52-81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66.5±7.4)岁;病程在1-8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3.4±1.7)年;病情程度为轻度老年痴呆的有12例、中度老年痴呆的有25例、重度老年痴呆的有13例,各占总数的24%、50%、26%。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各占总数的56%、44%;年龄在53-79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67.2±8.1)岁;病程在2-6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3.1±1.3)年;病情程度为轻度老年痴呆的有10例、中度老年痴呆的有26例、重度老年痴呆的有14例,各占总数的20%、52%、28%。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只实施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措施如下:①个性化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充分了解患者的个性、精神状态、认知能力及身体素质等基本情况,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检,并采用相应的量表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分,以便为后续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②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应当根据对患者的个性化评估结果来为其制定一套符合其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并结合患者的个人喜好来为其设计一些趣味活动;③心理护理:心理和精神因素往往会对老年痴呆患者病情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精神状况,尽快取得患者的信任,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精神鼓励,想方设法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不安、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④认知能力锻炼: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认知训练,从而帮助患者提高认知能力和记忆力;⑤行为管理:护理人员应当科学地采用环境控制法和暗示法等方法来提高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⑥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当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和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的规范和整洁,定期打扫病房,注意对病房进行消毒和通风,调节好病房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患者在医院内也能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和安全。

1.3 观察指标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常用评定量表(ADL)、阿尔茨海默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QOL-AD)等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分:MMSE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的精神状态越好;ADL评分越低,则代表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高;QOL-AD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对所有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所有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一年时间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常用评定量表(ADL)评分、阿尔茨海默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QOL-AD)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详细数据对比可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不断提高,这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与此同时,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老年痴呆是临床上一种常见和多发的老年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患者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担。该病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患者病情往往发展较慢,但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可能会引起身体各项机能的进行性衰退。根据有关研究显示,老年痴呆的发病与老年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效的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不过,常规护理因为不够全面,也不够具有针对性,所以其护理效果往往不太理想;而个性化护理则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并制定出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所以其临床效果要更好。

根据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一年时间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常用评定量表(ADL)评分、阿尔茨海默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QOL-AD)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精神状况、认知能力、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1]姜燕,郭萌.老年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16:98-99.

[2]徐卫.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7:104-105.

[3]江皋轩,崔梅,李明秋,黄海华.老年痴呆患者个性化护理及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2,12:126-127.

[4]杨玉蓉.老年痴呆患者个性化护理及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04:114-116.

[5]杜禾芳.老年痴呆患者个性化护理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242-243.

论文作者:曾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  ;  ;  ;  ;  ;  ;  ;  

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曾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