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开驿动的心灵——培养学生兴趣
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一般都较强,对新事物都比较感兴趣。这一点对我们科学教师来说是“福音”,是优势。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如何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引导孩子形成科学志趣。
例如,我在上《磁铁》一课时,发现很多孩子都知道磁铁能够吸铁,因为他们都有玩磁铁(吸铁石)的经历,所以根据经验知道磁铁能够吸铁。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就问学生“磁铁能吸引铁,那么铁能否吸引磁铁呢?”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接下来的学习效果出奇的好。又如我在教《米饭、淀粉和碘酒》一课,讲到用碘酒检验淀粉,我让每个同学把手洗干净,再把碘酒涂在手指上消毒,随后让各组同学用米饭粒在白色卡纸上摆出花样图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同学们都惊叫起来:“饭粒变脏了,手指也变脏了。”饭粒和手指都变了色,白纸上呈现的是深蓝色的花,这是怎么回事呢?此时此刻同学们都产生了好奇感,要研究的问题竟是如此奇妙,情绪怎能不高昂,精神怎能不振奋?
二、发现身边的科学——拉近与科学的距离
看到“科学”两个字,不少学生就会觉得科学是那么的神秘,那么的遥不可及,从而对科学课产生一种畏惧感。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事情里,就蕴含着许多的科学道理。因此,在平时的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能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创设生活情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景趋向生活化,打消学生对科学课的畏惧感,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打乒乓球是小学生最喜欢进行的一项运动,把乒乓球弄瘪了也是孩子们很常见的事情。在教学《热胀冷缩》这一课时,我拿出一个瘪了的乒乓球问学生:“这个球还能用吗?”学生们都很遗憾地摇着头说:“球都瘪了,肯定不能用啦!”“真的不能用了吗?让老师变个魔术给你们看吧!”我一边说一边把乒乓球放进一盆课前准备好的热水里。“哇!可真神啦!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啦!”看着瘪了的乒乓球慢慢的鼓起来,孩子们都欢呼起来!为什么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够鼓起来呢?看了老师刚才做的实验,学生们的脑海中都浮现出这个疑问。于是,我从学生的疑问引出该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学习《热胀冷缩》这一课去寻找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缩短科学课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觉得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还让学生们意识到科学课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过学习科学,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认识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三、释放实验的闸门——引导学生自主操作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充裕的探究时间,科学地调控课堂,让实验教学活而不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探究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让他们用眼看、用鼻闻、用舌尝、用手摸……去发现各种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的不同,获取丰富的表象;引领实验分析,教师要想办法引领全体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讨论和制订实验方案,并在合作反复实验的过程中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数据,得出实验结论;鼓励制作和创新,教学中如果能鼓励学生把制作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我在教学《比较水的多少》时,引导孩子们猜测不同大小的三个杯子中装的水的多少后,引导孩子们通过实验的方法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我说:“你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呢?”而孩子们思维也非常活跃,提出了许多办法:“用手来掂一掂。”、“用天平秤来称。”、“都放在一个水桶里用秤来称。”、“放在一个瓶子里,然后比一比,画一条线。”、“先在原来的瓶子上画一条线,然后把大瓶中的水倒在一个空杯子中,把小瓶中的水倒在大瓶中,看谁多?”、“把水依次放在一个瓶子里,用尺量一量,看哪一瓶上升的水面要高?”、“用一个针筒去抽水,看哪一瓶中抽到的水要多?”、“用一个有数字的玻璃杯量一量就知道了”等。孩子们回答非常精彩,除了用手掂不太科学外,其余的方法都可以顺利地检验出哪一瓶中的水多,而我却只为孩子们准备了几个一次性的杯子。可见学生积极运用已有认知,潜心探索,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学生“亲自下河知深浅”记忆深刻。
四、保证有效的交流——让探究更有意义
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只不过这种交流带有明显的目标趋向。保证这种交流的顺畅有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准确、凝练。同时,对课堂上学生一些不寻常的举动和发现,要及时捕捉,筛选那些充满灵性、富有创造性的问题。
如在听一位教师执教的《冷水与热水》一课时,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现在我们有一杯冷水和热水,再倒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那该怎么办啊(讨论片刻)?
生:在第一只空杯中,拿热水杯倒一点,再拿冷水杯倒得少一点。这样就有冷热不同的四杯水了(学生上台来边演示边说,倒完后在杯壁上触摸感受了一番)。
师:呃,对他的倒法有意见吗?
生:我觉得四个杯子里应该倒得一样多!
师:对呀,倒得差不多的话,就便于我们观察。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边做边倒)你们说我先拿冷水杯还是先拿热水杯(学生有不同的回答),但是老师还是习惯于先拿冷水杯。你们想想为什么呢?
先拿哪个杯的问题,旨在引起学生注意“拿哪个杯其实是有讲究的”,因为刚倒下去的热水很热。这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不放弃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抓住细节进行有效教学。这样处理,提升了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加有效、更加有意义。
另外教师还要分析教学内容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实教,才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教师的关怀和教育的温暖,才能保证教的效果和达到最终的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也才能让学生以学习为主体,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积极配合好教师的教学活动顺利展开。这种课堂才是充满生机和生命活力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本来意义上的课堂。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结构,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努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使学生想学,乐学!
总之,科学课真正的主人是学生,老师不是教学者,而是助教者。科学课堂是帮助孩子认识世界的一个放大镜,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会观察、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话语权,更主动、更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以人为本的教育,就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优美、和谐、人文化的育人环境,建立为学生服务的团体,关爱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成为新型的高素质的人才。而我们需要做的是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他们的眼界,让他们成为科学课堂真正的主人。
论文作者:刘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学生论文; 科学论文; 孩子们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乒乓球论文; 磁铁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