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具体信息对学习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单纯告诉学习者刺激材料中含有潜在规则,与告诉他们有关这种规则的具体信息,会有不同的作用吗?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实质,而且还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首先,它可丰富完善教育理论,为在教学中如何向学生传授高度复杂的知识提供依据。其次,它可为某些特殊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依据。例如,Carmody、Kundel和Toto[1]发现,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断技能提高的过程中,学校传授的具体知识与他们已具备的内隐知识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再者,它可能助于解决专家/新手方面的问题,或者为这类问题的研究另辟蹊径,因为专家/新手的研究迟早会遇到与内隐学习相关的问题。早期研究专家/新手问题的学者们曾认为,若想了解专家知道什么,要他们口头报告便可。现在看来,这个想法过于天真,因为他们的许多内隐知识是无法直接表述为某种具体的规则的。
Reber等[2]用人工语法学习范式研究了提供具体信息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给予外显训练的时间越早,它越有效。这个结果似乎是在人们意料之中的。Berry和Broadbnet[3]采用调控任务范式,研究发现给被试提供明确指导,没有提高他们任务操作的水平,但提高了他们在实验后回答问卷的得分。Stanley等[4]验证并扩展了Bertr和Broadbent的研究,他们给被试各种不同的明确指导,发现明确指导对被试随后的操作稍有提高作用,但是,不同形式的明确指导之间,其作用无显著差异,而且,所有接受明确指导的被试组,其操作成绩都远远低于先前进行过任务操作的被试组。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人们对教学法的各种研究,都是在探讨提供具体信息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这个问题是一个看似简单,但由于内隐学习的潜在影响,极难给出确切答案。我们在这项研究中,拟采用多重分离程序[5],对提供具体信息在学习中的作用加以探讨。
2 方法
2.1 实验1:预备实验
2.1.1 被试
华东师大心理系、中文系、化学系和历史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16名(其中男生7人,女生9人),英语为第一外语,视为或矫正视力正常,年龄19-25岁。每次实验2-3人同时进行。
2.1.2 仪器和材料
IMB586兼容机一台,显示器型号为Axion1464。
四组英文字母,每组40个,是从2套英文字母中轮流无放回地随机抽取而成。
四种不同的A型和B型问卷,问卷中填充字母的位置是以行为单位,从1-20数字中随机抽取而定。四组英文字母和四组问卷分别用于四轮实验。
2.1.3 程序
实验共进行四轮,每轮实验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构成。
2.1.3.1 学习阶段 用显示器呈现指导语20秒:“在视屏上将呈现40个字母。呈现时间为2分钟。请注意字母的形状特征。这些排列的字母是有一定规律的,请您寻找这些规律”。接着呈现“预备”字样,5秒之后呈现40个随机字母。40个随机字母同时呈现,分为上下两行,每20个字母为一行,每5个字母为一单元,单元之间间隔一个半角空格。呈现字母的高度为1厘米,被试眼睛距视屏0.75米,单个字母构成的垂直视角为0.76°。
120秒后呈现结束,发给被试问卷,开始测验。
2.1.3.2 测验阶段 测验用问卷进行。问卷发给被试时沿虚线折叠。首先要求被试填写姓名、系别、年龄和字母排列的规律。40秒之后,要求被试暂停填写字母排列规律,进行后面的测验,半数被试使用A型问卷,先进行包含测验,后进行排除测验;另半数被试使用B型问卷,先进行排除测验,再进行包含测验,包含测验的指导语为:请您在20个下划线处填上符合规律的字母。如果您对呈现字母排列的规律没有把握,凭直觉填上符合规律的字母亦可,勿留空白,时间为1分钟20秒。排除测验的指导语为:请您在20个下划线处填上字母,但不要使之符合呈现字母的规律,以便我们准确了解您是否真正找出规律。时间为1分钟20秒。包含和排除测验各限时80秒,进行一个测验时不得翻看另一测验的内容。
一轮实验结束后,被试观看VCD,40分钟后开始下一轮实验。16名被试四轮实验的顺序完全平衡。
实验结束后,向被试简要介绍实验目的。
2.1.4 结果
被试在各实验轮次的包含和排除测验中,填空使用正确字母的比例可见表1。由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成绩计算被试在外显学习指导语条件下,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对正确填充字母的贡献,结果见表2。
我们用SSPSWIN6.0-Regression-Linear对第2-4轮实验的包含和排除测验成绩(P[,i]和q[,i])及外显和内隐记忆贡献(a[,i]和b[,i])进行回归分析,Methed选项为Backward,POUT=0.10。
回归分析的结果,只有一对参数p[,4]和q[,4]能够依据前面的实验建立有效的回归方程;
因此,我们在正式实验中,只能把第四轮实验作为实质实验,依据第三轮参照实验中被试包含和排除测验的成绩,通过回归方程估计出被试在实质实验的学习包含测验和学习排除测验中,记忆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并进而分解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2.2 实验2:正式实验
2.2.1 被试
华东师大心理系、中文系、化学系和历史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16名(其中男生7人,女生9人),未参与过有关实验,英语为第一外语,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年龄18-23岁。每次实验2-3人同时进行。
2.2.2 仪器和材料
IMB586 兼容机一台,显示器型号为Axion1464。
四组英文字母,用于四轮实验。第一、二、三轮参照实验呈现的英文字母与预备实验相应轮次呈现的英文字母相同,第四轮为实质实验,呈现形状有规律的英文字母,其构成规则在于字母的形状,上行第一,四单元的字母都由直笔构成,第二单元的字母由直笔和曲笔共同构成,第三单元的字母都由曲笔构成;下行第一、四单元的字母同样由直笔构成,第二单元的字母由曲笔构成,第三单元的字母由直笔和曲笔共同构成。制作呈现材料时先将2套英文字母各分3组:直笔组、直笔加曲笔组、曲笔组,然后从两套字母中轮流随机抽取所需特征的字母。
四种A型和B型问卷,用于四轮测验。每轮所用问卷与预备实验相应轮次使用的卷相同。
2.2.3 程序
实验共进行四轮,每轮实验均由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构成,前三轮为参照实验,第四轮为实质实验。除第四轮实验呈现的英文字母不同外,其余一切均与实验1相同。
2.2.4 结果
三个参照实验的记忆包含、排除测验及外显、内隐记忆贡献的统计结果见表3,第四轮实质实验为学习测验,以是否符合规则为指标。R取被试在三个参照实验的记忆排除测验中填空使用符合规则字母的比例的均值。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在实质实验中对作业的贡献(A和B)通过回归方程,由第三轮参照实验的参数估计p[,4]和q[,4],然后分解,作为A和B的估计值。最后,由P、Q、R、A、B五个概率值,计算出在提供具体信息条件下,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对作业的影响,结果可见表4。
3 讨论
从表4我们看到,被试在提供具体信息的条件下,对于具有一定规则的字母系列,表现出极显著的外显学习效应(Z=11.391,P<0.001)和内隐学习效应(Z=3.706,P<0.001)。而且外显学习效应大于内隐学习效应,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差异极显著(P=0.000)。
杜建政和杨治良[5]曾用同样范式研究过内隐学习指导语(“这是一个简单的记忆实验。请您记住呈现字母及所在位置”)和外显学习指导语(“排列的字母是有一定规律的,请您寻找这些规律”)条件下的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效应,其结果见表5和表6。
从学习的内隐一外显维度来看,由内隐学习指导语到外显学习指导语,再到提供具体信息,指导语的外显程度逐步增高。外显和内隐学习效应在三种不同指导语条件下的变化见图1。ANOVA检验的结果表明,三种条件下外显学习效应的差异非常显著(F=28.529,P=0.000)。在具体信息指导语条件下,外显学习效应极显著地大于在外显学习指导语条件下的效应(独立样本T检验P=0.000),而后者又极显著地大于在内隐学习指导语条件下的外显学习效应(独立样本T检验P=0.008)。
表5 在内隐学习指导语条件下的各项参数及计算结果
ANOVA检验的结果表明,三种条件下内隐学习效应没有显著差异(F=0.189,P=0.828)。
我们将学习包含测验进行比较(见图2),发现在三种不同的指导语条件下,其差异极显著(ANOVA检验F=7.033,P=0.002)。在提供具体信息条件下,被试包含测验中符合规律字母的比例极显著地高于其他两种指导语条件下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P值分别0.004和0.008),而且,在内隐学习条件下,被试填出符合规律字母的比例极显著高于在外显学习条件下的比例(独立样本T检验P=0.036)。我们之所以对学习包含测验成绩进行比较,是因为这种测验更类似于我们的教学测验。从我们的研究结果看,如果采取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且所学规律也能较好掌握。
有些研究者推测[6.7]:人们似乎有一种对规则进行内隐表征的倾向,无论他们是否使用外显的加工策略,只要预先集中了注意力,或者只是简单地学习了有关材料,就必然会采用一些内隐的表征方式来掌握材料所包含的规律。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此相符,在不同的实验情境下被试都表现出显著的内隐学习效应。Reber[6]和杨治良[7]认为:外显指导的效果依赖于它所提供的信息与被试对规则的内隐表征之间的协调程度,当提供给被试的具体指导信息和被试从经验中得到的内隐知识相一致时,才会产生最好的作业效果。我们的研究也部分地证明了这个观点。
图1 外显和内隐学习在不同条件下的效应
图2 实质实验的学习包含测验成绩
标签:字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