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转移论文,区域协调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作为彼此独立的两个经济命题,看似关联不大,实际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要完善产业政策,切实解决不合理重复建设与产业结构趋同化问题。[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2] “十一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从全局的角度来看,是新一轮的区域合作。与上个世纪80年代相比,新一轮区域合作从各地方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主导。在这种形势下,地方政府如何为企业跨区域的活动创造条件值得认真思考。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已经初步显现。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东部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中西部吸纳东部转移的产业化技术。根据一般经验,中国的发达省份人均GDP达到5000到6000美元后,必须调整内部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现在,东部已经产生了这种推力,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经过十多年的准备,也已经具备了吸收能力。这一宏观是促使我们对产业转移、区域协调发展内在结合进行理论思考的基本出发点。
一、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分析
(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根据自身客观条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区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在经济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四个鲜明特征:一是各区域经济总量显著增加,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据统计,1995年—2003年,即“九五”以来的8年间,东、中、西部地区的GDP分别增长了2.4倍、2.3倍和2.2倍,各地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2000年—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速分别为12.1%、11.4%、10.6%,与“九五”期间相比,西部与东部中部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二是地区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些经济集聚区基本形成。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已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为核心的三大都市经济圈,上述三大经济圈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巨大引擎,也成为了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以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制造业基地。目前,中西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郑州、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和经济集聚区和以长江上中游、西陇海兰新线、南贵昆为轴线的经济带。三是各区域经济协作日益密切,区际联系明显加强。东部一大批企业到中西部投融资,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输出了大量的劳务和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四是我国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政策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全国形成了沿海与内陆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为重点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架构,各个区域协调互动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将出现以下趋势。第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会不断加快,将出现一些大都市圈。在这个基础上,未来区域间的竞争,不是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以都市圈为基础的区域间的整体竞争。区域经济一体化既会导致递增的生产与产品创新的区域集中,又可能引起不同区域间的恶性竞争。[3][4] 从上述两点看,新的区域关系应该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第二,产业转移将进一步加快。国际产业链向中国转移,由过去转移加工制造业,到现在转移公司总部、市场营销机构、营运中心等整个产业链。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了我国技术进步的步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并由此促进了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和出口结构的升级优化。另外,跨国公司的大规模产业进入,促进了行业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加剧了企业竞争,对国内企业产生了积极的竞争示范效应,一些国内企业从跨国公司的产业和技术转移过程中获得了学习机会,增强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但跨国公司凭借强大竞争优势,在我国部分行业中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垄断,又抑制了国内产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提高。[5][6][7][8][9] 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的产业转移也会加快。[10][11] 第三,区域经济的马赛克现象将越来越流行。现在很多地区,都在重视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就是多个产业群的总和,而且会出现各个地区特色发展的趋势。[12] 第四,地区之间的分工和产品生产链的分工会逐步细化,其中还会出现一些新型的产业分工。分工的深化是财富增长的源泉[13]。从地域之间的分工到产业链本身的分工都会逐步扩展。产业转移也会受这个特点的影响,部分制造业环节的转移可能会占相当大的比例。
(三)“十一五”期间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前景
从上述趋势来看,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前景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规律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市场经济始终遵循非均衡发展规律,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增长速度和GDP比重是不可能趋于一致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也并不意味着我国区域经济将从非均衡发展走向所谓均衡发展。而只能是在顺应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合理处理区域经济关系,提升全国整体经济实力。
2.我国经济重心将继续向沿海转移。市场经济下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存在着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经济和人口的重心逐步从广大乡村向城市转移,这是人们所说的城市化趋势;二是经济和人口的重心逐步从内陆地区向沿海转移,即沿海化趋势。几乎所有拥有较长海岸线,且长期实行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美国、意大利、日本、泰国、巴西等,其三分之二左右的产业和人口,都逐步地集聚在沿海并不很大的区域。我国实行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重心的沿海化趋势同样十分明显:2004年东部11个省市(含辽宁,不含广西)GDP 占全国的比重已达58.5%,比1978年上升了7.3个百分点,比重升得快、升幅大。这一趋势不可逆转,只会加强。
3.国家的区域扶持政策已发生重大变化,由非均衡发展转向了均衡发展政策。无论是给政策、施优惠、搞倾斜,说到底就是国家向某个地区“开小灶”。可是,目前我国的区域政策已经是“全覆盖”: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要振兴,中部要崛起。因此,可认为,中央发展经济的政策已经是一种均衡增长的发展战略了。
二、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巨大。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投资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但总体上看,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改变。在地区发展方面,相对于东部地区的持续快速发展,占国土面积绝大多数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及其增长幅度,仍然处于下挫的境况。在自然环境、能源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的地位,面临着趋于恶化的发展屏障。从东、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来看,1980年东部地区占全国50%,中部地区占全国30%,西部地区占全国20%。2005年,这三个数字已经变为:60%以上和24%、16%以下。从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来看,1980年东部地区人均GDP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4%,中部地区则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西部地区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2005年,这三个数字分别为,东部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58%以上,中、西部则下降为70%、55%以下。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和历史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仍将长期存在。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基本特征。
2.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显。目前,在我国经济布局上,各类经济要素迅速向城市集聚,特别是向沿海大城市集中,这是市场配置资源在经济布局上的客观反映。点和面的发展不平衡,已使城乡差距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核心问题。199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2倍,2000年扩大到2.8倍。近几年这一趋势更加扩大。此外,城乡差距的另一个表现是区域的不平衡性。总体看,发展比较慢的中西部地区,差距扩大更加明显。2004年,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是3.74倍,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收入差距上,消费及生活质量差距也在扩大,广大农村的公共卫生条件、教育整体水平薄弱的问题十分突出。由此看来,城乡差距迅速扩大,也是造成“三农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
3.区域经济不当竞争和重复建设十分突出。目前,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不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以及受传统政绩考核制度的影响,片面追求经济规模的增长,由此引发的地区封锁、条块分割等,极大地限制了经济要素在全国的自由流动。同时,为追求短期利益,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乃至重复建设、不当竞争等问题仍屡禁不止。近年来,开发区热和城市商务区热以及在钢铁、电解铝、水泥、汽车等领域出现了明显的过度投资倾向,而且一些地区在机场、港口和高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功能定位等方面都存在互相攀比、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固定资产规模的过快增长,也影响了宏观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极大地浪费了国家各类资源,降低了社会投资效益的提高。
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重点表现在“欠发达”上;东北三省突出表现在体制和结构的双重矛盾;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不足,资源和环境难负其重,双重约束已显端倪;中部地区则兼有上述杂症。需要说明的是,三类病灶在不同地区重点有所不同,但不排除其他病灶,如广东、福建属发达省份,但粤北、闽西、闽北一些地区至今还处于相对欠发达的状态。[14] 从上述三点看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潜在的风险。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面临的潜在风险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面临着以下潜在风险:
1.西部开发的投入与收益可能相当不成比例。截至2005年,国家累计新开工西部开发重点工程70项,投资总规模9700多亿元。中央累计投入各类财政性建设资金5600多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3100亿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各类转移支付累计7600多亿元。[15] 这么巨大的投入其效益如何值得认真的评估和考察,西部省份不断喊穷倒是个很好的注释,因此,西部存在开而不发的危险。
2.东北振兴困难重重。从各方面看,振兴东北战略主要思路:一是通过政策优惠或直接给东北输血;二是把老企业搞活;三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东北并不缺资金,从人均金融存款和人均城乡居民储蓄看,2004年辽宁省是全国第三富裕省份。[16] 如果还是各省争上大项目的“跑部钱进”而没有民间资本的参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东北很可能“振而不兴”。
3.中部崛起存在不少障碍。[17] 相对而言,中部崛起战略出台时间最晚,而且最没有优惠措施。当前中部崛起的主要障碍有:(1)中部地区国有企业资产及投资比重过大直接导致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缓慢,这使得一方面本来就面临严重的资本短缺问题的中部地区在资源配置上更加低效率化,另一方面,有活力的非国有企业所获资本严重不足。(2)中部地区资源配置过度集中于省会城市导致中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更加突出。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中,中部地区估计占60%左右,资本短缺与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偏向于资本密集型的逆比较优势的产业选择,使人均资本短缺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容量小,最终加剧了工业化、城市化与就业增长之间的矛盾。(3)出口竞争力弱及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低,使经济结构和体制长期处于封闭状态。2002年中部地区出口总额仅为176.1亿美元,仅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42%,出口依存度仅为4.64%。导致的结果是企业缺乏活力,企业成长环境差,产业的市场分工水平低。
4.东部过于依赖对外开放。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达到11547.92亿美元,占全国GDP总量的69.96%,其中东部沿海一线省市(包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进出口总额为10526.02亿美元,占全国的91.15%。2004年沿海实际利用外资为525.51亿美元,占全国的86.67%。东部经济外贸依存度高达70%以上,抗拒未来国际风云突变的能力越来越弱,面临国际风险传递的风险。
从上述因素看,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出路就是推进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可以加速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沿海地区的经济也可以与内陆经济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
三、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尽管当前经济重心沿海化趋势仍将继续,东部产业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已显示出勃勃生机。无论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还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转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东部许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经过二十年的长足发展之后,面临着水、电、原材料、燃料运输以及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投资经营成本节节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而中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产业的生命周期性在客观上要求东部地区将这些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在此过程中,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得以流向中西部地区,中西部的资源优势也得以充分发挥。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沿海地区工业基地的结构老化,改变其高度化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中西部也因大规模的产业迁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发展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二,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各地资本跨越行政区划,进行联合、重组、兼并收购、组建集团公司、参股、控股等产权交易活动层出不穷,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及地区间优化组合加剧。这无形中促进跨区域产权结构的调整,搞活存量资产,使现有大量闲置或利用率很低的资产流动起来,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各区域经济优势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减少重复建设,避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有重要意义。[20] 第三,产业转移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交往更加密切,区域间分工协作观念增强,横向经济联合得以广泛发展。各地区都重视本地区优势的发挥和跨地区协作,以获取分工效益和协作效益,在这个过程中还带动了区域经济的专业化和集约化过程。此外,产业转移产生的企业间接联系效应有利于打破部门、地区的封锁和垄断,突破生产要素流动的行政性障碍,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内在结合的基础要件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统一合理的价格体系是市场机制赖以存在的根本前提,合理的价格体系必然成为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现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很大程度上与现行不合理的价格体系有关。如省区间产业结构过分趋同的现象,固然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短期化投资行为所致,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扭曲的价格体系造成了区域利益的扭曲,区域间不在同一个公平的环境中竞争,追求独立利益的区域主体必然忽略全国性产业规划的宏观目标,而将产业结构调整向符合自身利益的方面。资源价格不能反映其价值时,产业转移难以实现。统一合理的价格体系使得价格波动能够准确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使价格成为产业转移和促进区域协调的有效工具。应进一步改变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平均利润率过低的局面。
2.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对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市场机制很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移中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显得尤为重要。产业政策作为政府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要使宏观产业政策取得预期的调控效果,政府职能的协调,机构的完善是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我国现阶段经济生活中产业、区域不协调现象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产业政策主体间职能范围的混乱模糊。例如诸侯经济所表现出来的市场封闭、分割现象,实质上是地方政府为维护本地区利益,通过种种有形无形的手段而采取的市场保护行为。而地方政府对产业自成体系的追求,不顾市场需求的重复投资建设,产业结构过分趋同,区域主导产业难以科学界定,这些正是地方产业政策主体功能紊乱的直接表现。中央政府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方面。如对全国产业发展重点和发展规划的确定,对经济增长速度、投资信贷规模的控制,重大体制改革方案的制订等。中央政府承担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负责促进各大产业群体的结构关联平衡,通过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与再分配,协调地区间关系。
四、以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
(一)健全市场机制是推进产业转移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消除地区壁垒的设想,明确了要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只有对内对外开放市场,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市场,促进各种要素流动,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地区才能从全国性、区域性市场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
1.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推行现代流通方式。继续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2.中西部地区必须积极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以规划引导、政策导向等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地区发展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创造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3.进一步实施体制改革以促进劳动力的流动,降低劳动力的流动成本,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展来看,劳动力跨企业、行业和地区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缩小城乡及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健全合作机制,推进区域间的横向联合
区域经济间的横向联合,是在平等互利原则下,为获取较高的经济利益,区域间建立的各种经济联系。区域间的横向经济联合是产业转移的一种途径。综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东部沿海地区人力资本不断提高,资源却越发短缺。广大中西部地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例如在能源项目上,采取东部出资、中西部建设,建成后“西电东运”的合资合营方式,就是充分利用了中西部人力、能源方面低成本优势,结合东部地区的资金、市场优势而缔结的经济联合。东部地区充足的资金参与西部企业的兼并、收购,则大大促进了西部企业的改组改造,促进了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产业发展与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合作。区域之间如果缺少信息沟通与宏观协调,无序、盲目发展,很可能出现新一轮的重复建设与结构雷同,当然,在市场经济下,这种竞争不可避免。但是区域经济的有效组织活动有可能将各自的优势充分反映,将其转化为直接的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又可以进一步加强上下游产品的衔接,加强专业化与促进产业分工,选择具有各自优势的主导产业与创新产业并形成区域合力,壮大区域经济。此外,在产业布局和组建产业集团方面,区域经济合作也有很大的空间。
(三)产业政策区域化与区域政策产业化相结合,形成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相协调的机制
一方面将产业政策区域化,即对各个产业,尤其是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在全国的布局,勾划出一个基本框架,按照比较优势禀赋状况和地区分工原理,分解、落实到各个地区,排出各地区支持发展或限制发展的产业序列。国家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应该以产业政策为指导,变地区倾斜为产业倾斜,在加大对中西部投资力度的同时,注重将调整经济空间格局与调整产业结构统一起来,将区域协调与产业转移统一起来。首先,应集中力量加快中西部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对于具有中西部地区特色、易于发挥区域优势的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应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引导更多的外资投向内陆。再次,对于直接利用国家财政投资的改、扩建大中型项目,应优先在中西部安排。最后,应加强全国性财政、信贷政策与产业转移的配套协调,引导社会投资向国家鼓励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将区域政策产业化,即国家在制定、实施区域政策时,需要以国家的产业政策为指导,充分考虑产业发展专业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协调化以及规模经济的要求,通过区域政策的调控,解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14]
(四)遵循空间均衡和生态效率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区域调控
1.遵循空间均衡原则。正确推进产业转移,首先要把握区域协调的科学内涵。区域协调不是要全国31个省区市的GDP都同样大,更不是全国332个地级市州、2860个县、5万个乡镇之间的GDP都同样多;推进产业转移,也并不意味着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要布满工厂、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缩小地区差距,主要不是缩小GDP的差距,重要的是缩小人均GDP和居民收入的差距,最终是缩小各地区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区域协调,要遵循空间均衡的原则,也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促进人口、就业、经济在一定空间协调分布,并与该空间的资源环境状况相适应。其内涵包括:第一,经济与人口在一定空间要协调。第二,经济、人口与资源在一定空间要协调。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与水资源相适应。淮河以北,水资源为全国的19.5%,人口占46.5%,GDP占45.2%,耕地占64.8%。经济与人口是协调的,但水与人、水与经济的分布严重失衡。[19] 第三,经济、人口与环境在一定空间要协调。
2.遵循生态效率原则。过去发展经济、引导经济布局,不太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较多地讲经济效率,较少地讲生态效率。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理念。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不遵循生态效率的原则就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如汽车是很有前途的产业,在开发密度很高的地区布局汽车厂,可能现在是有竞争力的,但工厂过来,就业、人口也会流动过来,水资源紧缺的矛盾、生态环境的矛盾也会加大,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3.遵循因地制宜的区域调控原则。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要求,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明确各类区域的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对重点开发区域,具备经济发展和人的居住和全面发展条件的地区,要引导产业向这里布局,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尽快改善发展环境,形成新的增长极,吸引人口定居。对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的、需要进行整合的区域,要加强空间开发的指导与约束,限制大规模、无节制的盲目开发,保留必要的绿色空间,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防止一些地区出现过密问题。对生态脆弱、天然林和水资源保护地区,以及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区,要适当限制开发活动。要划定主要功能区的“红线”,把经济中心、城镇体系、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地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宏观调控不仅要关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更要关注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对产业发展的调控,也要逐步从对产业总量的调控,转到对其空间布局的调控。
(五)充分发挥中部崛起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纽带作用,推进区域间的产业梯度转移
尽管理论界对梯度发展具有不同的认识,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技术梯度是明显的事实。在实施梯度转移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的高效传递机制是难以形成的。东西部在产业结构、利益分配上仍存在着“漏斗效应”,区域内部经济特性也各有差异,因此转移应当有选择地、有重点地审慎进行。[17] 通过区域间产业与技术推移,将沿海与内地的产业转移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中部的过渡,东部对西部的辐射便成强弩之末,东部的产业转移也就没有落脚之处,我国区域经济互联互动的发展态势就很难形成。首先,没有中部的崛起,西部大开发难以成功。西部大开发一方面需要承接东部的产业和生产要素,而东部产业和生产要素向西部的转移必须经过中部的传递,直接“空降”不是不可能,但不符合梯度转移的规律;另一方面西部发展必须要与周边地区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是中部而非东部属于西部的周边地区,从历史渊源和发展水平等方面来看,西部不是与东部而是与中部更容易形成配套关系。其次,没有中部的崛起,东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受到制约。东部沿海的商务成本越来越高。因此,一些占地多、耗水多、能耗高、用工多的高成本低附加值的产业和企业在东部越来越难以生存,它们惟一的出路就是向外转移。由于中部紧靠东部,显然是中部而非西部应成为其向外转移的首选地。而且,中部而非西部更容易与东部形成产业分工协作关系。
[基金项目]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2005年度重点课题(05jj06)。
标签:中西部地区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城市gdp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江苏gdp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经济学论文; 西部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