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桥 湖北省孝昌县小河中学 湖北 孝昌 43291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2-026-01
历史课堂提问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若干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其历史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提问,教师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使教与学达到一种和谐的交流状态。
一、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
教师的提问要适度、适量,提出的问题要有教学的价值,问题设计要合理。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优化历史课堂提问的方法,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
1、提问要有层次性
提问的层次性是指在问题的设置上应该重视分层提问。历史知识本身是有层次的,学生对知识也是分层次理解和接受的。因此,设计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初步的引导中如剥茧一样明白问题的实质进而总结规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的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1)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2)战争的结果如如何?这两个问题,学生阅读完课文后直接可以从书本中找到答案。然后,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3)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把学生带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当然,上好历史课紧紧依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教师要围绕核心问题,提出一系列层次分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层次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更广、更深的层次延伸。
2、提问应有针对性
在历史教学中,要问的灵活性很大,但不管怎样设计,都要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提问应有针对性。
首先,要针对教材的重难点提问。众所周知,课堂提问的出发点是为了进一步分解、简化、解析教材的重难点,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接受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做到层层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其次,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基础、能力习惯都存在着差异,学习成绩自然就有好、中、差之分。况且每个学生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消化吸收知识的程度和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同样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所以,提问必须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出发,分层次的进行提问,让问题能够切合他们的实际情况,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享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的内容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①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针对基础差的学生)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针对学习中等的学生)③如何评价洋务运动?(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这样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各尽所能、各有所得,从而使各类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3、提问应有启发性。
启发性的提问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探求”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才能得出答案。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质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对“问题”是处在“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例如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虽然这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但缺乏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用不大。如果把问题改为“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情况就不同了。学生经过对比、分析认识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就对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认识更深刻了。
二、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问题的度
一般来说,再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难度适当,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设计出一些“若隐若现、可望可即”的问题。问题太简单,不利于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会养成学生不求甚解甚至敷衍了事的坏习惯。问题太深奥,使学生无从下手,势必造成“冷场”,或者出现“胡答乱猜”的情况,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提问的难易度应当以全班1﹨3到2﹨3的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回答为宜。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小问题。力争让学生在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情况下,“跳一跳”便能摘到果子。
2、要注意问题表达的准确性
表达清楚的提问,能够提高学生正确回答的可能性。在实际教学中,提问的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简介、清晰,使学生一下子就能听懂,知道该怎样回答。同时要给学生暗示思维方向,使课堂教学在教师有计划的设计中顺利进行,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思考问题。避免在课堂提问中出现徒具形式、为问而问的现象。
3、要注意留出思考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不宜“连珠炮”式地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是达不到启发思维的效果的,也就失去了提问的价值。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生从理解问题,提取加工信息,形成答案到准备回答,至少需要3—5秒钟的时间。所以,在问题提出以后,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做可使更多的学生能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减少卡壳现象,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论文作者:江春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学生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 层次论文; 课堂论文; 洋务运动论文; 知识论文; 历史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