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诊断胆道梗阻疾病的价值论文_吴科平

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425006

【摘 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诊断胆道梗阻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48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148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记录相关诊断资料,回顾性分析148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148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定位和定性的准确率情况。结果:148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MRCP定位准确为144例,准确率97.3%,良性病变的定性率为82.1%,恶性病变的定性率为84.8%。结论: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诊断胆道梗阻疾病的价值非常高,具有非常高的定位和定性准确率,部分能很好的替代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的作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诊断;胆道梗阻;价值

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简称MRCP)是一种高效的临床检查方法,具体无创伤、多方位成像、勿需造影剂、简捷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影像学检查中,有着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2]。为探讨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诊断胆道梗阻疾病的价值,回顾性分析总结本院148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诊疗的148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胆道梗阻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4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56.2±3.5)岁,14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另外有4例患者进行ERCP检查。

1.2方法

对148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记录相关诊断资料,回顾性分析148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核磁共振仪为GE公司生产的l.5T超导型,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检查,检查前患者需禁食禁饮8h以上,检查时保持仰卧静止姿态,使用躯体相控阵表面线圈,另加呼吸门控、脂肪抑制、流动补偿、图像预饱和等常规技术,采用冠状位快速自旋回波(FSE)的扫描序列。

1.3 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148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MRCP定位和定性的准确率情况。

1.4 统计分析

将所得的全部数据录入设立的excel表格中,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 ±s)对数据计量资料来表明,用χ2检验来表明计数资料,当P值<0.05时为,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MRCP胆胰管检查的显示情况

经检查20例患者未显示出胆囊,占比13.5%,其中10例患者曾行胆囊全切术,6例患者经诊断为胆管和胆囊癌浸润,4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36例患者为肝外胆管显示,12例不显示患者为胆囊或转移癌浸和肝外胆管癌肿,32例患者胰管显像。

2.2.MRCP显示患者胆系扩张状况和形态情况

148例患者均显示出了梗阻部位以上的胆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症状,肝门出现胆管梗阻时,MRCP检查显示为2-3级的肝内胆管,梗阻远端胆管显影,患者扩张的胆管形态为软藤状、枯枝状、腊肠样等。

2.3.148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MRCP定位和定性的准确率情况

148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MRCP定位准确为144例,准确率97.3%,良性病变的定性率为82.1%,恶性病变的定性率为84.8%。见表1。

3. 讨论

胆道梗阻是一种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急性期死亡率非常高,且极易诱发病变。胆管结石、胆管肿瘤等胆管相关疾病,对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3]。胆管结石等胆管相关疾病易引发胆管堵塞,胆汁不能正常排泄,进而出现细菌感染等症状,引发感染的病原菌多来自于大肠杆菌等肠道系统常见病菌,这些病菌可以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途径进入发病部位,从而引起急性感染,从而致使感染的胆管周围黏膜发生炎性病变,胆管阻塞进一步加重,内在压力逐步升高,胆管代偿性的不断扩张,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4]。

MRCP检查显示出的梗阻部位的形态和原发病的关系[5]:MRCP梗阻部位的表现和ERCP和T型管造影表现出的图像非常类似。患者胆管内部结石情况常常表现为官腔内梗阻处为倒杯口状或圆型充盈缺损情况,本研究中,表现为此类现象的患者为8例。其中,肝门部位的胆管癌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软组织阴影或肝门部位充盈缺损,胆管近端出现扩张,远端为正常或变细;胆总管的下段癌的临床表现为鼠尾状或截断症状,部分较小突向腔内部生长的胆管癌肿则表现为胆管腔内充盈缺损;患者胰头癌的临床表现为截断现象和鼠状症状,清晰可见胰管扩张症状;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的患者表现为胆总管下段为细线状或鼠尾状。本研究表明,148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MRCP定位准确为144例,准确率97.3%,良性病变的定性率为82.1%,恶性病变的定性率为84.8%。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诊断胆道梗阻疾病的价值非常高,具有非常高的定位和定性准确率,部分能很好的替代ERCP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丹江,姜燕红,刘敏,等.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结合常规MRI对胆胰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1):2067-2069.

[2]张海燕,宋鹏,郭顺林,等.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联合高分辨率弥散加权成像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0):1616-1618.

[3]郑宁,姜山,齐先龙,等.MRCP联合BTFE序列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6,28(2):135-137.

[4]朱林林,王一平.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超声内镜诊断胆道梗阻疾病的系统评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3):154-159.

[5]张继军,苏明,邱晓丽,等.64层螺旋CT、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疑诊为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6):12-14.

论文作者:吴科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9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诊断胆道梗阻疾病的价值论文_吴科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