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论文_郭智敏

浅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论文_郭智敏

郭智敏

(新丰县和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11100)

摘要:电力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科技文明的发展,对于现今社会来讲,电力资源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主要能源之一,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对于电的需求是越来越大,如何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对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维护管理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电力事业也随之不断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变电站作为电能安全输送的基础,其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变电设备维护对我国电网正常供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保证变电站正常进行电能交换分配,应当加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为我省电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当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基本现状

随着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城市的正常运转对电力的需求就越来越大,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要求更是越来越严格。变电运行工作主要内容是负责对变电站的正常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的监视控制,以及变电站电力设备的操作及维护;变电站正常运转的主要作用是负责电力输送、配送,经过对电力情况分析,对电力生产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将电力输送至不同用户,实现电力合理分配。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运行中任何不安全因素及细节上的误差都将可能造成电网瘫痪,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生产,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电力设备维护工作十分重要。

2.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

2.1运行操作行为不规范

在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操作行为的规范性,对整个电力系统可靠运行有着关键性作用。操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因变电站的设备系统较为复杂,同时变电运行工作较为繁琐,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操作难度加大。此外,不少电力企业在对操作人员进行选择的时候,通常存在着只要求其专业能力,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容易造成变电运行人员存在操作不规范行为,影响变电站运行安全。

2.2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不科学不完善,将造成不少不必要安全事故地发生。

在实际的工作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是造成安全管理工作混乱地主要原因,当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较好地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及能力,合理地制约被管理者的行为,将会出现安全隐患。因为在出现变电运行安全事故的时候,管理者不能及时处理,或者处理的方法不合理,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2.3 变电设备维护不妥当

在电力工程的建设施工中,为节约其建设成本,没有对其质量及性能进行严格地要求,其将造成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变电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零部件等容易出现老化、损坏的现象,一旦工作人员没有对运行设备进行相应的维护处理,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措施

2.1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

定期对变电系统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能力以及各种事故处理能力,并且还应教育和引导职工学会善于总结,吸取教训。变电工作人员要认真贯彻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强化值班管理制度,保证变电站操作人员能够独立完成变电倒闸操作、运行和维护工作,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减少事故的发生率,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

2.2制定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目标

变电站每年都应当结合变电站所连接电网的具体运行情况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制定详细的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目标和保障措施,保证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目标各项工作的实施。

定期对变电站运行进行分析和改进,建立变电站运行情况分析制度,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专题分析以及按月分析。及时处理变电站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确保完成制定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目标。

2.3加强变电运行消防安全管理

变电系统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对用户生活的重要性,变电站内应当配备足量的消防设备和消防器具,同时,加强变电站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能力,定期对变电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并进行变电消防安全事故演习,在变电站发生消防事故时,保障及时灭火抢救工作,保证变电站的消防安全。

2.4 落实变电运行安全生产责任

为更好地保证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变电站安全责任人应亲自监督指导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运行考核机制,及时解决变电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如落实交接班制度。变电系统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时间进行交接班工作,准时到位,并对整个变电运行情况检查无误后,交接班人员签字确认;严格落实设备检查制度。变电站值班人员在值班过程中至少利用变电监控系统巡视变电站一次,认真记录巡视结果。

2.5制定变电运行安全应急预案

变电站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一些自然因素、设备损害以及人为事故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变电站无法正常运行,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当制定详细的变电站应急预案,在发生上述情况时,保证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并要求定期开展变电系统反事故演习,不断培养操作人员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3.加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的措施

3.1强化变电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

变电站应根据季节的不同做好变电设备的检查检修工作,定期对变电站使用的用电系统开展检查和维护维修工作,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加强变电设备日常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设备事故发生。

首先,变电站设备所配备的维护用具需要保证电压等级合格,工具的有效绝缘程度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每6个月定期进行一次电气试验,每年定期进行一次绝缘工具的机械试验,每2年定期进行一次金属工具的机械试验,并做好对实验结果的记录保管工作。其次,要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查及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及时对二次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处理,结合设备运行综合情况,制定检修计划,消除设备安全隐患。

3.2加强变电设备的检测评价机制

为全面掌握变电设备运行状况,要建立设备检测评价机制,在设备投运前、运行中、技术改造后等各时期开展设备检测评价工作,对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发现并改进设备存在的不足。在设备投运前,对设备的设计、选型、采购、安装、调试等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在设备运行中,对设备的日常运行控制进行评价;在技术改造后,对所进行的技术改造效果进行评价,以检验改进的方向是否合理。规范合理的设备检测评价机制是消除变电设备运行安全隐患的关键手段之一,须贯穿于电力生产管理整个阶段。

3.3建立变电设备的缺陷记录体系

变电工作人员在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查,若发现变电设备存在缺陷,应在值班运行记录簿及设备缺陷记录内进行详细记录,在变电设备缺陷消除后应及时对设备缺陷的注销。当发现变电设备存在紧急缺陷后,应及时汇报给部门领导。监控中心或操作队应当对变电设备存在缺陷的内容及现场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采用变电设备缺陷的相关处理方法和措施,保证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4.结语

变电设备健康水平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础,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变电设备的运行安全,在对变电设备进行维护处理的过程中,提高设备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消除变电设备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变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张小莉.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4)

[2] 李云启.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2(20)

[3] 刘红芳.浅析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问题[J].经营管理者, 2012(15)

论文作者:郭智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论文_郭智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