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师阅读论文_肖冰月

强化教师阅读论文_肖冰月

肖冰月(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时期到了,各种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努力尝试都如雨后的春笋一般破土而出,各种教学模式都应运而生,老师们都希望自己的课堂能达到高效的境界,于是四处取经学习,搬回了很多的教学模式。殊不知,高效的课堂并不是有了模式就能实现的,它还需要教师师在课堂模式以外的强有力的基石支撑。那么这基石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阅读。

关键词:教师阅读 促进教学 阅读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9-133-01

作为我们新时期的语文教师,阅读是我们修炼好内功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又该阅读什么呢?

一、读教育经典。

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要提高人文素养,并在此基础培养科学精神。在我国,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也要会汲取西方文化的基础上,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从中汲取营养,学会思考。只有如此,教师才能远离平庸和浮躁,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精神生活的指导者,让学校和教师的管理更有效,教育更成功。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立足社会、生存发展的一项基本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不能满足于平衡心理、愉悦生活的层次上,他更要以健全的心理素质去操纵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理智去准确生动地感染学生,以自然真实的情感表达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以形式多样的心理技巧增进教育教学的成效。比如《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著)、《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著)、《语文教学论集》(张志公 著)、《中学生心理学》(林崇德 著)以及《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熊明安、喻本伐 著)、《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等都值得大家阅读和学习。

二、读文学经典名著。

文学经典名著是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它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无与伦比。它影响了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受到读者和时间的长期检验,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它的语言、它的情节、它的人物形象,对读者产生的震撼力,远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学所比得了的。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多么希望我们能在学生面前气质潇洒妙语连珠,而阅读文学经典名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知识面,从而达到腹内有书气自华的境界,还可以静心涤虑,宁神致远,享一份自在自我的世界,当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笔能力——这是作为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要读的二十种著作,《论语通译》、《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复活》、《欧也妮?葛朗台》、《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老人与海》、《谈美书简》、《匹克威克外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教师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常常感染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引领学生也熟读这些作品,在春风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滋生出灵感,感悟生命和理想,感喟人性和人生,然后产生创作冲动,更使人格和灵魂得到升华和净化。然而,不读书,不读文学作品是当今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毋庸置疑,这既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教学质量的改进。

三、要读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认识语文、学习语文、掌握语文、运用和传播语文的最主要途径。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材料,也给我们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本无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的纸张粘贴而成,很多时候我们教学生反反复复地诵读,不知道活用,不知道变通。而新的理念下的语文却是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进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好例子即是说理透彻;用足例子是运用要充分;用活例子是要有创造性。比如,我在阅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的“表达与交流”板块的时候我就预设了在学生中开展“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的活动,让他们提出问题学会立论、分析问题学会运用论据和论证方法、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现行语文教材其自主性、开放性、人文性大大加强,特别是教材的选文,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包括了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导向。就是在语言编写方面,也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人的特征,而在其教材的助读体系,课后的思考和练习,均已不追求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标准答案,让孩子遐想连篇,给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留下很多的空间。教师只有认真阅读教材,才能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才能充分挖掘教材深含着的意蕴,才能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特点,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从而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比如风格各异的古诗,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真正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节选自《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的文章,除了了解故事情节,认识人物形象,还要知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遗产……我想,如果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认真的研读、吃透教材,那么语文教学,再也不是先前简单的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了解文章表现了什么精神,体现了什么思想,而是更注重对语言的品味,更讲究如何让学生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用心阅读教材的老师,懂得什么时机该让学生“圈点批注、摘抄书作”,什么时候该让学生“品词品句、咬文嚼字”;懂得恰到好处地“动情诵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知道“静心默读”地拉长学生的体验过程。总之,在教学中真正达到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的至深、至高的境界,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攻破我们的教学重、难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使教学课堂因解读精辟而变得精彩纷呈。

阅读,是语文教师的精神不断成长、提升的根本途径。什么时候,阅读成为我们语文教师每日必需的“心灵体操”,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就不再“面黄肌瘦”,,高效课堂才会有坚固的奠基石,而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就可以真正超越备受批判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1.关于中小学教师阅读缺失的思考丁雪梅《教学与管理》2007年

2.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行为差异的研究陈沛《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年

论文作者:肖冰月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  ;  ;  ;  ;  ;  ;  ;  

强化教师阅读论文_肖冰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