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在门诊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宋芳

慈利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张家界 427200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门诊妇产科手术当中应用丙泊酚、芬太尼以及咪达唑仑进行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收集门诊妇产科手术患者共12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药物为丙泊酚和芬太尼,观察组则联合使用咪达唑仑,将两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门诊妇产科手术患者的麻醉过程中,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的复合麻醉能够获得更佳的麻醉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复合麻醉;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门诊手术;妇产科

门诊手术通常时间较短,因此手术中的麻醉应保证起效快、操作简单、恢复快以及清醒迅速且彻底,并且在手术后患者不会出现呕吐、恶心、疼痛等不良反应[1]。目前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使用丙泊酚及芬太尼等进行复合麻醉,但是有研究发现这两种麻醉药物复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术中低血压、呼吸暂停的发生率[2]。在本次研究中,对门诊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了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麻醉,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门诊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0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2±6.3)岁;8例患者接受宫颈锥切,9例患者取节育环,11例患者接受清宫术,32例患者接受人工流产术。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0岁-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9±6.5)岁;9例患者接受宫颈锥切,9例患者取节育环,12例患者接受清宫术,30例患者接受人工流产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

1.2 方法

手术前患者禁饮食8小时,并常规开放外周静脉,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药物为丙泊酚和芬太尼,患者取截石位,对其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等进行常规监测,鼻管持续吸氧4分钟后开始进行麻醉操作,丙泊酚剂量为1mg/kg-2 mg/kg,芬太尼剂量为1μg/kg,经静脉缓慢注入。观察组则联合使用咪达唑仑,剂量为0.02 mg/kg。在患者无睫毛反射后立即进行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追加丙泊酚剂量。若患者在术中出现心率异常,可使用0.25mg阿托品进行治疗;若患者在术中出现低血压,可使用6mg麻黄碱进行治疗。

1.3 评价指标

统计对照组的丙泊酚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与观察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其标准为:若p值低于0.05,则提示最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若p值高于0.05,则提示最后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但提高,目前门诊妇产科手术的数量和类型也不断增加。相关的研究报道称,妇科门诊手术在操作中容易引发迷走神经兴奋,从而加剧患者的疼痛感,并对其循环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心率变缓、低血压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恶心、心悸、昏厥[3]。妇科门诊手术需要进行术前麻醉,再加上门诊手术的特殊性,因此对于麻醉药物以及麻醉方式都有着更高的要求[4]。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门诊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了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进行复合麻醉,经对比分析研究我们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为(70.6±20.8)mg,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8.5±18.3)mg,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为(2.2±0.6)min,显著快于对照组的(2.8±1.2)min,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为(2.6±1.3)min,显著早于对照组的(3.2±1.7)min,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与对照组的18.3%相比,差异不显著,X2=0.058,P=0.810。丙泊酚属于常用麻醉药,具有强效镇静、脂溶性强、起效快、不会在机体内蓄积、术后患者意识能够迅速恢复等特点,但是镇痛效果较差,大剂量使用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等严重后果[5]。而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较好,而且起效快,但是持续的时间较短,通常在临床手术中将两种药物联用,虽然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是患者血压下降或心理减慢等并发症的发生却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6]。因此在复合麻醉中,加用咪达唑仑能够发挥出安眠、镇静、抗焦虑的作用,而且起效更快,用药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在门诊妇产科手术患者的麻醉过程中,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的复合麻醉能够获得更佳的麻醉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永健,靳惠云,杨志强,等.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在门诊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1):155-157.

[2] 银登琼.妇产科治疗中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 静脉麻醉的应用探析[J].医药前沿,2015,05(12):62-63.

[3] 黄倩洁.丙泊酚、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在门诊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20(23):408-409.

[4] 吴建平,程英莉.丙泊酚、芬太尼、咪哒唑仑复合麻醉在门诊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05):664-665.

[5] 王文萍.丙泊酚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46(20):2747-2748.

[6] 梁旭东.探讨丙泊酚、芬太尼、咪哒唑仑复合麻醉在门诊妇产科手术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3,18(21):543-543.

论文作者:宋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在门诊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宋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