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节奏训练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论文_王叶曼

论节奏训练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论文_王叶曼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省 昆明市 650000)

摘要:音乐可以没有曲调,不用乐音,但永远离不开节奏。人类最初的音乐就是只有节奏或以节奏为主的。可以说,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艺术。正确奏出乐曲节奏,才能正确表现乐曲的性质、情绪、风格、情趣等等。没有正确的节奏,类乎没有骨骼或骨骼比例、结构失常的人体。当一位弹奏者能把作品的节奏特性鲜明、强烈地表现出来时,哪怕有个别音符的错误,我们仍会受到感染和产生共鸣。相反,如若节奏弹得平淡松散,缺乏逻辑和特色,哪怕一个音符也不差,也难以使我们感动。这就是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生命攸关的意义。本文对节奏训练在音乐中的意义和节奏训练的方法作一粗浅的探究。

关键词:曲调;节奏;音乐艺术

节奏,是一个被人们普遍熟悉的概念,这不仅在艺术领域,甚至在其他的一些领域也是如此。相对而言,在艺术领域中.节奏这个词用得最多的还是在音乐方面。节奏是音乐旋律的一种运动形式,是和声的支撑骨架。节奏的运动形态,丰富多姿。但是,要想用简约的语言,对节奏下个定义,却是件不易的事情。因为,广义上的节奏,蕴涵在宇宙万事万物的运动之中。人对节奏的感知应用,乃是对生命律动的一种体悟。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可能会有损于节奏的总体含义和本质,使定义存在某些局限。音乐节奏.是一个比较具象的狭义的概念,它是从声音的角度对节奏的一种抽象升华。可见,从广义的视角切入研究,是有助于我们对节奏本义的解读的。

一、节奏的广义概念及练习方法

节奏有着千变万化的组织形态,各种不同长短时值的乐音有机地进行结合,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节奏型。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认知不同的节奏型,并且能够方便记忆,就需要将节奏型按其组合规律进行分类。常见的节奏型有平均型、附点型、切分型、连音型等,各种节奏型在不同的节拍中有着各自不同的组织形式。首先要掌握单位拍为四分音符的节奏型,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反复练习,熟练掌握一拍和两拍的基本节奏型,看见符号就能反应出读法和名称,听到音响或名称就能反应出符号,达到从音响到符号、从符号到音响的快速转换。单位拍为八分音符的节奏是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对3/8、6/8等节拍的节奏听辨——尤其是听写存在障碍。掌握这类节奏型首先要搞清楚单位拍的变化,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改变,其他音符所表示的时值也随之改变。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四分音符就是两拍,附点四分音符就是三拍,十六分音符就是半拍,三十二分音符就是1/4拍。所表示的时值,才能掌握好节奏型。实际上,很多复杂的节奏型是在简单的基本节奏型上经过颠倒、分裂、加入附点、休止符或连线而派生出来的,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节奏型,再加以变通,其他复杂的节奏型也就能够迎刃而解。在节奏训练中,听、读、写节奏是学生习惯运用的练习方式,但说节奏名称的练习方式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对节奏进行命名时应尽量简洁明确,以便于记忆。在节奏训练过程中,有些学生往往是能听、能说、能读节奏,但不能快速准确地听写节奏。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熟练掌握各种节奏型的书写形态以外,还要重视节奏简写法的使用,以加快记谱速度,提高记谱效率。

节奏的记忆,在节奏训练中,模仿和听写节奏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节奏的记忆能力。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模仿或写出听到的节奏。首先必须要记住,这其中记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按照信息加工理论,记忆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存储、提取三个阶段。记忆以表象的形式保留在大脑中,又以表象的形式再现出来。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觉表象等。表象是记忆的主要内容。当听完一段节奏后,听觉感受到的音响虽然停止了,但节奏的音响在大脑中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听觉表象的形式保留一定的时间,这样就形成了对节奏的记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记忆的前提是识记。按照识记时的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识记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例如,日常生活中在无意识状态下所听到的音乐在大脑中留下的记忆。有意识记是有预定目的、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节奏听写过程中的记忆就属于有意识记,是一种有目的、有准备的对所听到的节奏进行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

重视对休止符节奏的训练休止符又称“默符”或“无声的音符”,用来表示音的时值的停顿。在音乐中,休止符一般起句读作用,表明乐句的分句、换气,但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表达音乐情绪、塑造音乐形象。休止符在音乐中的出现及其长短都是经过创作者精心安排的,它具有特定的表现作用,并不是可有可无、可长可短的,我们不应把休止符简单理解为声音的停顿,而应看作具有一定情感的、内部饱和的沉寂瞬间。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诗来形容休止符的作用最为恰当,那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往往会忽略休止符的存在,视唱时或者不休止,或者不按照乐谱上标明的休止符时值准确进行休止。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违背了创作者的意图,不忠实于原作。

二、节奏训练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为了使节奏的活力得到发展,人们该怎样看待自己的教育进程呢?如果人们了解了总的教育目标,就会重视生理——情感—一智力方面完整的教育演进过程,因为它能使人有意识地,有功效地全面发展。音乐教育除了其特殊的目标之外,也应纳入总的教育行列,它应当提出能显示其实质性贡献的总的目标.以便使人具备应付偶发事件的能力,并抵消各种外在的压力。就节奏的内在含义而言,它是必然和情绪的概念联在一起的。音乐节奏远远超出了时间上重要的一般规律或特殊规律,它应当被看作由节奏引起的感觉和情感的合成。这种感觉和情感的合成能促使人们产生原动的反应,这已为许多生理学家所证明了。今天,在教育方面,人们更注重启迪和开发人的潜在的创造力,而节奏训练的意义则不仅在于能开发人的智力,并且能使人们树立自信心,拓展创造力。大多数人对自己拥有的创造力不甚了解,也不知该怎样开发这些内在的力量。创造力不只是指那种少数人拥有的天才行为,而是指那种人人都有的质朴的潜力,尽管创造力往往带有创造发明的特性。创造性的能力潜伏在每个人身上,通过教育和训练它可以得到升华和发挥。反之,这种潜力会逐渐消退。如上所述,它是以直接的方式诉诸于情绪的。情感能通往创造力,甚至只要有炽热的情感就能创作出某些艺术作品。艺术中的创造过程所追求的目标同现代教育的宗旨也是一致的,它们都力图使人更加均衡完善。现代音乐已不只是单纯的“授课了”,它已变成对人的完整的教育。

三、总结

总之,音乐在不同的音乐中身体节奏运动以灵活的简单的和协调的方式同各种思想、情感取得联系,并互相融汇或排斥。身体的匀称,举止的完善是通过神经肌肉体系的控制和协调来实现的。这一过程是从许多日常生理现象做起的,这样,人的总的身体状况改善了,迅速、准确的反应和没有焦虑的情形使人的神经系统也大大完善了。节奏运动能使人的心理物理方面特有的活力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从而以更积极、更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去面对他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丁丽霞.分步走,让幼儿爱上音乐游戏[J].新课程(下),207年12期

[2]李志鸿、王娟.在音乐教学中游戏,在游戏中教学[J].音乐天地,2017年 06期

[3]徐玲.音乐活动角的创设与指导[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8年12期.

论文作者:王叶曼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论节奏训练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论文_王叶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