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专题讨论)2.学科范式的转变与身份建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目标与对策_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专题讨论)2.学科范式的转变与身份建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目标与对策_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专题讨论)——2.学科范式的转换与身份认同的构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目标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文化产业论文,专题讨论论文,范式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0)08-0005-12

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源于20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主义理论。最初是一个文化哲学的批判理论,到伯明翰学派西方文化研究学派和传媒主义者的中性话语中,它是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再后来成为西方文化经济学派和中国产业经济学者的褒扬对象,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2000年,文化产业方向的硕士点在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设立;2004年,教育部批复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开始试点;2006年,南京大学等高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研究的博士点。至此,文化产业从理论研究进入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阶段。但是,在这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文化产业的身份认同问题与学科建设问题仍然是争议的重点。

一、西方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理论发展

按照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标志就是要形成文化产业的学科范式,即要有标志性的学科理论、明确的研究对象、系统性的理论体系、独立性的研究方法和规范性的人才体系。而按照这个标准来检验,中国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概念、范畴体系和研究方法;还没有构建出理论大厦,鲜明的学科特征还未形成,与其他学科的对话能力还比较弱。

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起源于德国著名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艺术”理论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化产业的元理论研究。本雅明对文化产业理论发展最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他强调了技术对于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艺术与经济活动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他也指出了艺术作品的创意价值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的转向。法兰克福学派所原创的“文化工业”一词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否定性意味,但就在法兰克福学派在对文化工业这种批判中揭示了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文化产业是一种面向先进技术的产业,是一种规模化复制化的产业方式;也是面向市场的一种产业,具有一种商业性营利性的产业目的。当然,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批判理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他们没有看到大众作为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文化产品在创意过程中对艺术价值的不断追求。但这些论述都点明了文化产业至今还颠扑不破的本质特征。

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开始于英国伯明翰学派所开创的文化研究理论对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展开的系列研究,英文名词也从单数“Culture Industry”(文化工业)到复数“Cultural Industries”(文化产业)。无论是雷蒙·威廉姆斯关于文化生产的研究,还是斯图亚特·霍尔文化产品编码—解码理论,抑或是弗雷德里克·詹姆森的大众文化生产理论,约翰·费斯克关于文化经济的研究,这些研究都把重点放在“对文化产品中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探讨,注重研究文化产业的符号生产机制及符号生产原则”。① 自此,文化开始从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两个方面来考察,文化产品价值也开始分为两个层面,即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来研究。法国文化社会大师皮埃尔·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美国文化社会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的“创意资本”,都为文化产业基础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石。与此同时,1998年以来,随着西方各国选择文化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发展,文化产业应用研究开始兴起。西方文化产业应用理论侧重于解决文化产业的实际问题,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实践和文化产业政策紧密相连。无论是英国媒体理论家尼古拉斯·伽纳姆(Nicholas Garnham)的产业价值理论,还是英国文化经济学者约翰·霍金斯(John Hawkins)和美国文化经济学者理查德·E·凯夫斯(Richard E.Caves)的文化产业经济学研究,或者英国查尔斯·兰德利的“创意城市”等,这些应用理论研究都是围绕有关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文化企业的管理和运作以及文化产业的战略与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理论。文化产业应用理论直接面向市场和消费者,是从文化产业的实践中总结和生发出来的,倾向于从经济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的跨学科角度进行研究,所经常使用的词汇包括“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就业、文化管理、文化生产、文化贸易、文化市场、文化战略、商业模式”等。②

通过简单的文献回顾,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对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消费等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石,但还停留在传统学科范式转换的初步阶段。

二、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理论探索

中国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一开始就带有文化复兴和产业振兴的历史使命。随着世界文化经济浪潮的兴起和国际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逐渐形成了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基础理论几乎完全来源于西方,并且主要是应用研究。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以2002年③ 为界,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之前被称为文化产业合法性研究阶段;2002年之后被称为合理性研究阶段。

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开始于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争论,即对“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进行政治维度的批判审视和审美维度的价值争论,这种审视和争论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到1997年发展到高潮,随后对大众文化的支持逐渐占据上风。④ 1998年,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后,学术界更是围绕文化产业身份的“合法性”问题展开讨论。这种讨论甚至超越了学术层面,带有更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社会情结。最终“文化产业”命题进入了中国执政党的最高文件,中国文化产业最早的一批学者完成了文化产业合法性建构的历史使命。

中国文化产业合法性研究最有代表性的学者分为大众文化派和文化产业派。陶东风⑤、周宪⑥、金元浦⑦、尹鸿⑧ 等学者代表了大众文化派,于1991年和1997年六年间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进行了集中探讨,从完全照搬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对中国大众文化持否定性的研究立场,开始进入产业化角度探究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规律。文化产业学派代表学者有叶朗、花建、金元浦、熊澄宇、胡惠林等。北京大学叶朗教授在2001年全国政协大会上发表了《21世纪中国经济与文化产业》,从哲学上和宏观经济学上系统地论证了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他还提出了具体发展的建议。叶朗用了“大审美经济”的概念来呼唤文化产业时代的到来是对于人们审美体验的满足⑨。胡惠林则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来论证中国文化产业的选择⑩。熊澄宇从信息、传媒和文化三者的关系论证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并从趋势、战略和对策的角度指出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出路。(11) 花建提出“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命题(12)、金元浦提出“文化生产力”(13) 的理论研究线索,通过引用西方国家的情况来证明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是一种世界经验的必然。这些学者大多有人文学科的背景,眼界开阔、论证充满哲理和思辨性,具有现实感和忧患意识。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2002年10月中国文化产业得到了“合法性”的身份认同,获得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2002年10月以后,中国文化产业进入了合理性的研究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学者要回答“中国如何发展文化产业”的合理性问题。所谓合理性,包括研究体系建设的合理性、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合理性,如何应对产业发展的实践合理性。具体而言,从国家层面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从区域层面如何结合区域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提出有竞争力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从企业层面如何开发文化产品赢得市场利润的回报,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是这一阶段摆在学术界的理论难题和实践难题。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学者除了前面所涉学者以外,还有陈少峰、顾江、冯子标、焦斌龙、李向民等。相比合法性研究学者,陈少峰更加关注文化产业的战略和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以及中国文化产业的政策体制困境、区域发展难题、企业商业困惑等实际问题。(14) 李向民也从经济学的角度在艺术经济史的研究基础上,以“精神经济”作为理论基石,全面分析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脉络。(15) 冯子标、焦斌龙站在经济学立场,通过历史考察论证社会分工演化与文化产业兴起的必然联系,运用国际分工比较优势理论,指出要从要素禀赋、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他们在研究中还提出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多种重力下,中国文化产业应借助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强劲的文化需求走以资源依托的需求导向型模式。(16) 顾江以产业组织学为理论基础,将传统的S—C—P分析结构和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最新成果结合起来,重点研究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文化企业市场力量的形成和作用、文化市场绩效和规制的表现,提出了文化企业的培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监管的策略与建议。(17)

无论西方的文化产业应用性研究,还是中国的文化产业合理性研究,发展到如今都出现了用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和经济学、管理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文化产业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2004年,教育部在全国试点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更推动了文化产业与管理学的交叉研究和教学的互动实践。这些学者大多有经济学、管理学背景出身,他们沿用经济学、管理学的方法对中国文化产业进行实证和量化研究。中国文化产业的合理化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研究的问题也很深入,但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研究成果还是侧重于宏观领域的规范研究,跨学科的系统研究理论和实证量化的研究方法才刚刚开始,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目标对策

中国学者在进行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中逐渐划分成两种学术目标。一种是将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置于传统学科的分类之下,比照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学科目录,希望将文化产业管理作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管理学科并列,而教育部2004年试点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也是要求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另一种就是将文化产业学科作为一个学科群来建设,可以从传统学科,比如: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任何一个学科角度都可以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可以在传统学科专业下自设方向,比如艺术学专业文化产业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研究方向、经济学专业文化产业研究方向。相比之下,第一种学科建设的目标更加富有学科建设的理论自信和实践勇气,而第二种学科建设的目标更符合目前中国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的实际情况。

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才的文化产业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尤其对于本科人才培养。这种思维不同于文学研究、哲学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思维,也不同于传播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和管理学研究的思维。目前,这种独特的思维在本科阶段很难实现,文化产业的知识谱系和课程设置庞杂、经典著作和师资队伍严重缺乏,这都很难为本科生构建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体系和思维能力。而在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本科专业还要面临能力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平衡,即要使文化产业专业的本科生在经历四年的培养训练后获得职业市场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是高度区别于在传统学科专业下所获得的训练结果。很显然,目前试点的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显然没有办法获得这种优势,所以面临招生市场“火”和就业市场“冷”的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局面。现阶段,要平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综合性(交叉性)与实用性、广博性与专业性的矛盾,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学科建设经验的缺乏,使得文化产业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困难重重。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创意经理人。这种人才是具有文化产业的专业思维,这种专业思维表现在创意管理、符号(象征)价值创造和授权经营模式,因为文化产品满足的是精神消费、创造的是符号(象征)价值、产业价值链式是通过知识产权授权经营来实现的。因此,文化产业的核心能力在于创意领导力,这种创意领导力就是经营管理能力,就是创意管理能力。这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这种创意领导力包括了基础创意管理能力和专业创意管理能力,而专业创意管理能力又包括了文化行业经验、创意价值鉴别力、审美辨别力、创意控制力、文化界人脉资源、文化市场营销力和政策运用力。(18) 显然,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行业的经验和实践的操作,这也是单纯的本科教学所承载不了的。因此,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层次重点在硕士阶段,培养具有文化产业核心思维理论和操作运营技能的硕士研究生。如果要开设本科专业,建议开设本科双学位,在本科学生接受传统学科训练的同时,选修文化产业本科双学位,重点建设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研究、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文化产业版权管理、文化产业法规、文化产业案例研究和文化产业商业实践等核心课程,针对创意管理能力的核心胜任力特征进行训练。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是创设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双重模式,即在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增设毕业作品环节,因此,要建设创意实验室,进行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才的创意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的实践训练。

英国学者迈克尔·曼(Mann Michael)在《社会权力的来源》中定义了社会权力的四种来源,即经济、意识形态、军事和政治。(19) 随着大众传媒的影响,后来发展成为社会的四种权力结构,即宗教权力、政治权力、商业权力以及传媒娱乐权力。而本文认为文化将作为第五种权力,它曾经是一种“隐权力”,要通过前四种权力来表现、引导和推动前四种权力的影响;现在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变成一种“显权力”,成为一种“软权力”和“硬权力”高度叠合的双重力,直接表现在人们的宗教、政治、经济和娱乐社会生活中。这是一种新的身份认同的构建。因此,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将面临塑造文化作为第五种权力的神圣责任。而在中国,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通过后的第二个十年中,文化产业实践发展和学科建设,将具有更深远的文化复兴与产业振兴的历史责任。

注释:

① 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第10页,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② 李怀亮:《国际文化贸易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③ 2002年10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在十六大报告里第一次完整地表述了“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方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论断终结了此前中国学术界和关于文化产业的争论,确定了文化产业合法化的产业地位。

④ 陈钢:《精英文化的衰落与大众文化的兴起》,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⑤ 陶东风:《欲望与沉沦——当代大众文化批判》,载《文艺争鸣》,1993(6)。

⑥ 周宪:《大众文化的时代与想象力的衰落》,载《文艺理论研究》,1994(2)。

⑦ 金元浦:《试论当代的“文化工业”》,载《文艺理论研究》,1994(2)。

⑧ 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判导论》,载《天津社会科学》,1996(2)。

⑨ 叶朗:《文化产业与我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⑩ 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1) 熊澄宇等:《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2) 花建等:《文化产业竞争力》,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3) 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载《瞭望》,2002(2)。

(14) 陈少峰:《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15) 李向民:《中国文化产业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16) 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7) 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8) 向勇:《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素质研究》,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19) [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标签:;  ;  ;  ;  ;  ;  

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专题讨论)2.学科范式的转变与身份建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目标与对策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