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活设疑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励学生勤思、多思、善于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巧设疑难,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首先主要是设疑:教学可以始于疑。讲课的开头方法很多,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巧设疑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可以设疑。如:1.利用教室里现成摆设设疑。如教室座位的摆放,引导学生学习排列问题。2.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设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家里的房屋面积多大,每个人人均占多少平方米,自己的书房面积多大,适合用什么计量单位等一些问题,这样既符合实际,又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利用现代多媒体工具设疑。多媒体的发展为我们提供海量的题型以及形象的道具,能够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能够进一步引起思维,激发学生深入探讨。无论用语言描述设疑,还是用教具演示设疑,都能让学生在设疑中进步。
二、主动质疑
质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独特的见解,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创设一些开阔学生思路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和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求知识。因而在交流应用题解题思路时,学生往往会讲出教师预料之外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多问一个为什么,就会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小学四年级教学了“面积与周长的知识”后,可以进行如下思维训练:红星小学想用40米的护栏在一片空地上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花坛,如果每边的长度都是整数,有几种围法?学生联系有关知识,可以用列表法解决最合适,不仅准确,而且快捷。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有一些什么疑惑,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花坛,主动地提出一些问题,如怎样才能使花坛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和最小面积各是多少?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去思考,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巧妙释疑
释疑: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释疑则是要开窍。开窍就是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灵活掌握知识,这里教师要做的工作是:为学生开窍而创造接受知识的意境,所谓创造接受知识的意境,就是通过教师直观教具演示或语言进行描述,巧妙地进行讲解,把学生引导到接受知识的边沿,让他们打开知识的闸门,提高思维能力,主动获取知识。如家里人的年龄问题,爸爸32岁,儿子9岁,什么时候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这种问题也是学生容易产生极大兴趣的问题,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会很自然地在大脑中进行计算,并且引导学生与自己的家里进行比较,学生也会很快给出答案。这种训练可以增强思维的流畅度,使学生大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开阔学生思路。
总之,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建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按序列进行,灵活地进行设疑,让学生主动质疑,巧妙地释疑,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论文作者:杨南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4月总第1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面积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花坛论文; 《教育学》2017年4月总第1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