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力自动化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探讨论文_杨晓兰

对电力自动化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探讨论文_杨晓兰

国网黎城县供电公司 山西黎城 047600

摘要:在电网系统中,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网运行的可靠性。近年来,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变电站控制系统逐渐的实现自动化,但在其运行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问题,影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降低电网的供电质量,影响电网运行中的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对站内实现自动监控、控制、协调等一体化的综合性自动化系统。它主要是利用微机技术将站内的二次设备进行有机组合(主要集:信号、测量、自动装置、远程控制等),并配以优化设计。这种自动化方式将传统的站内各个独立模块集合在系统中,实现综合自动化管理,能有效地防止操作失误、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等。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在变电站中,二次设备的数量比较多,通过微机技术,优化二次设备的结构,充分发挥各二次设备的功能,自动测量、监视及控制变电站的运行,这就是该系统的功能。在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集合了变电站中的各个自动化装置,对这些装置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的管理,包含分析装置运行的状况、收集装置运行的信息、编制图表等。以系统安全和测控控制为划分依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共包含三个子系统。一是保护系统,主要的功能是进行测距和故障录波。二是监控系统,功能主要包含三项,分别是数字量输入、模拟量输出、控制输出功能。三是断路器系统,主要包含两大器件,控制器件和测量器件,变电站内线路和变压器运行时,参数的监视和测量由该子系统负责,并对隔离开关、断路器等设备进行适当的调整。继电保护是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通常,设置继电保护时,各个功能需要相互独立,比如跳闸与输入量、启动及逻辑功能等,保护装置在传送记录数据时,通过通信接口来进行,同时,通过该通信接口,还可以实现保护定值的远程改变。断路器是变电站中的重要设备,通过该设备的闭锁系统,实现防止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错误操作,避免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伤害,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主要特点

2.1 具有快捷全面的信号采集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对站内实现高速有效的系统控制。尤其是对变电站的监控、管理,都可以依靠自动化来实现远程监控和远程操控,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信号能够实现高效率的采集,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2.2 综合自动化的分层分布式结构特点

在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设置中,可按变电站的控制层次与控制对象进行设置控制级。一般分三层:全站控制级、变电站层和就地单元控制级与间隔层的二层式分部控制系统结构。这种分层分布式结构的系统可明显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能,同时,由于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其局部设备出现故障,只会引起当级系统出现故障,站内其余功能不受影响。

分层分布式结构的扩散性与开放性较高,这种控制层设计具有较高的扩散性和开放性,这不仅有利于系统局部层级的工程设计与应用。

分层分布式结构的设计简化了站内系统构造,不仅节约投资,而且整个系统的维护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2.3 较好的安全性能

应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后,整个变电站的运行处于自动化调节状态,能够对变电站的负荷以及电压进行有效调节,而且站内的操作、信息采集、运营管理、监控都是自动或控制或自动生成,降低电站维护人员工作强度,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检修工作,不仅能降低因人为操作而导致的失误、还能有效的提高其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常见安全问题

3.1 技术方面的问题

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运行时,自动化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变电站结构的复杂性比较高,运行时比较容易发生异常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企业会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变电站中,并增加自动化设备的数量,这导致自动化设备的实用性问题未受到重视,从而导致系统运行中,质量问题频繁的发生。第二,对于自动化产品的性能,宣传时的力度比较差,再加上未明确的标示自动化设备性能,从而导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清楚的掌握自动化设备的性能及功能,进而在设计变电站运行时,完善性比较差,降低系统运行时的安全性,并影响到电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第三,关于自动化设备使用时的管理制度,尚未制定完善,由此导致工作人员在使用时,不能很好的鉴定自动化设备的质量,当自动化设备发现异常时不能及时的发现,影响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3.2 结构形式选择方面的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结构形式的选择会依据变电站的实际规模、复杂性、可靠性要求等因素来确定,当结构形式选择的得当时,建设时投资的费用成本可以降低,而且系统建设的质量比较高,功能齐全,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运行时控制性比较好,但如果结构形式选择的不恰当,不仅会增加投资成本,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现阶段,集中式、分散式以及分布式是系统常用的三种结构形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尽量保证结构形式选择的合理性,提高运行的安全性。

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措施

4.1 做好日常运行管理工作

对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来说,巡检工作十分重要,可以及时地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异常,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保证安全性。巡检工作应该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定期开展,并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巡检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巡检工作的有效性。巡检时,设备运行的状况、信号灯的运行状况、设备自检和报告信息、监控机和五防机等内容为检查的重点。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中,缺陷管理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日常巡检工作中,一旦发现问题,值班人员应立即上报,避免造成大的影响,同时,在日常的管理当中,事故预想及反事故演习应该经常进行,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的发现事故和缺陷,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此外,在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中,防尘、防雷、防潮等应十分重视。

4.2 对系统异常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复杂性非常高,系统中所使用的高科技手段众多,一旦系统出现异常或故障,需要及时的对异常或故障进行诊断和处理,避免变电站的运行受到影响,或者即使停运,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以便于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通常,工作人员在分析和判断系统异常时,思路必须保证清晰,首先进行常规检查,检查中,对系统的各项信息密切注意,从不同的信息中获得异常的相关信息,对故障的发生点准确的锁定,并确定故障影响的范围,快速的对故障进行处理,降低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4.3 严格控制自动化设备建设及改造的质量

综合自动化设备建设或改造的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都应该严格的控制其质量。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工作完成之后,要将设备的相关资料交底给维修人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包含设备变动部分、设备性能、设备功能等,以便于维修人员熟悉变电站的各个设备,提升维修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变电站各个设备的安全运行。

5 结语

变电站综合系统运行过程中,设备的安全运行对于变电站及整个电网来说十分重要,通过工作人员技能的提升、注重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等措施,可提升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范祝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日常运行及维护[J].技术与市场,2011(3):66-67.

[2]王明德,郭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148.

[3]樊艳龙.对提高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几点建议[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0):160.

论文作者:杨晓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对电力自动化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探讨论文_杨晓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