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论文_邓善泉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产科 广西南宁 530409)

【摘要】目的:探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中我院收治120例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分娩与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使用徒手旋转胎头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胎儿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率,保证母婴安全。

【关键词】头位难产;助产护理;徒手旋转;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299-02

临床将头先露难产而以手术(剖宫 产、阴道助产)结束分娩者称为头位难产,此类难产的危险系数较高,若处理不当将造成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问题,对产妇的身心健康以及胎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险[1]。因此针对头位难产产妇进行正确识别,此给予优质助产护理是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笔者尝试对2017年度我院收治120例头位难产产妇分别实施常规助产护理与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此次调查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为18~35岁,平均年龄为(25.12±4.17)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9.15±1.16)周,对照组产妇年龄为18~34岁,平均年龄为 (24.65±4.31) 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为(39.12±1.76)周,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足月,产前检查母婴状况良好,均无产科并发症及其他全身系统疾病[2]。收集两组产妇的例数、年龄、孕周及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所得数据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用于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产程观察、产程指导、生命体征观察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徒手旋转操作,具体方法为: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在子宫收缩间歇,右手拇指和四指自然分开,将右手食指和中指伸入阴道内与矢状缝平行,食指与中指成约30°角,指端位于小囟门处,握住胎头,宫缩时,慢慢旋转胎头至枕前位,如为右枕横位(ROT)顺时针旋转45°,左枕横位(LOT)逆时针旋转45°,右枕后位(ROP)顺时针旋转90°,左枕后位(LOP)逆时针旋转90°形成枕前位,调整异常胎方位后,待宫缩2次后,于枕前位,固定胎儿。此间,助产士加强心理疏导,指导产妇向下用力,促使胎儿下降,3次宫缩后,对胎儿衔接情况进行观察,无脐带脱垂等现象,护士可感受到胎头出现下降趋势后,经由阴道,抽出右手。20min后,再次检查胎儿胎头状况,胎头位置仍异常者,可再次徒手旋转,若未成功,以产妇手术指证为准,行剖宫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最终分娩方式,统计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统计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满10分者为正常新生儿,<7分有轻度窒息,<4分有重度窒息[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即[例(n)],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

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产妇头位难产,是由于胎头位置出现异常而引起的难产,是临床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此状态下,胎儿头部在盆底时间过长,容易引发新生儿窒息或窘迫等并发症,并且难产使产程延长会增加产妇的疼痛程度,使其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大出血现象,严重威胁到母婴的生命健康。因此针对头位难产产妇需尽快采取合理措施解决,以保母婴安全[4]。

周广菊学者在研究中认为[5],采用徒手旋转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及时纠正胎头位置,确保胎儿顺利娩出。笔者对此做进一步研究发现: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且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与上述学者研究成果一致。可见,徒手旋转能够对头位难产进行有效纠正,实现阴道分娩,减少产妇受到的创伤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最大限度提高分娩质量。但就此次研究,我们总结出几点在进行徒手旋转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6]:①必要时进行会阴阻滞局麻,以防会阴裂伤;②操作中胎头不可上推过高,避免脐带脱垂;③胎头转正后,应同时用右手食指及中指将水肿的宫颈前唇向上推,宫口即迅速开全;④在旋转抬头时,如发现脐带脱垂或脐带隐性脱垂,应立即停止操作,摇高床尾,帮助脐带还纳,并改用其他方式立即结束分娩。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提示徒手旋转护理操作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优化产妇分娩结局,最大限度地提升其进行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尽可能保护胎儿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莹)(莹).新法徒手旋转胎头在头位难产孕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3):126-127.

[2]葛俊丽,陈必良,刘玉,等.气囊加力助产处理头位难产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46(6):590-592.

[3]罗彩红,李虹,姑再努尔·阿不来提,等.手法处理头位难产在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6):667-669.

[4]刘巧玲,刘辉姐.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4):162-163

[5]周广菊.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9):47-48.

[6]康春.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3):170-171.

论文作者:邓善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论文_邓善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